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各种媒介如雨后春笋肆意生长,在被信息包裹的社会环境中,信息诈骗、虚假宣传等有害社会发展的事件频发,使得人们对于“真实”的感知越来越远。这样的认识难免片面,我们需要用成长的眼光对新媒体发展情况下的“真实”进行重新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语境中,重新认识由传播者传播和受众接受后再认知的“真实”,对未来媒介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信息传播;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230 -03
新媒体在市场经济的洪流推动下快速发展,“三网融合”和电子科技的共同进步创造了更多的人际“联系方式”,人们由过去较为单纯的线性联系发展到了如今的网状联系。看似更多的连接方式似乎将更多的个体联系在一起,但是由于资源的丰富性和选择的多元化,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反而营造了个体间相互割据的分化空间,人与人间的差异性得到更多的表达。由于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不同个体的特异性越来越强,过去“乌合之众”的旧势已逐渐消解,以物质利益为单向度核心的“小时代”在高度分化的态势下逐渐显现。在市场经济的运转之下,经济认识和物质诉求越发充盈。
人类对于“真实”的定义绝非完全客观和绝对统一的,在最新第六版修订的《新华字典》上对于“真实”的解释高达五种之多(包含佛学解释)。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并非狭义的“真实”概念,而是建立在大众认知基础之上的“真实”。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件事,可能有不止一种的“真实理解”,角度不同、立场各异,绝对狭义的“真实”并不存在与大众日常生活之中。
在新媒体“小时代”的环境之中,“真实”本身的意义逐渐被人们忽视,被主观意识影响而传达出的“真实”并不是绝对的“真实”,却在当下成为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真实”最主要的形态。与其说在新媒体时代下大众离“真实”是近是远,不如说在新媒体时代下我们改变了“真实”。
一、新媒体环境,人与人间的割据影响着事实的传达
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充裕的物质生活使得个体的个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人民对于个体意识传达的诉求日益壮大。在过去那个“集体组织”至上的年代里,人们被“共产主义”的至高共同理想掩盖了个体差异的表达。而在改革开放颇有建树的当下社会环境中,个人的追求和个体意识的传达在以经济运转为核心的市场环境下得到了加强,冲破了“共同理想”的洪流,个体的差异性受到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梦”的解释更加说明了个体之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梦”就是让每个中国人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由于个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与人间的差异性有了呈现的空间,奠定了人与人之间割据的前提条件。
各式各样的媒体虽然随着科学进步发展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但是在政治意识形态强烈的中国,媒体的传达与发展一直在无形中被意识形态牵引。中国当下的媒体环境对于个体传达的引导进一步加剧了“割据”的形成。网络流行语“宁愿丑的别致,不愿美得雷同”虽说有夸大之嫌,但也在某种程度上点明了个体差异性在媒体环境下受到的重视。无独有偶,类似如此与过往不同的“异样发声”似乎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更加搏得媒介关注:江苏卫视王牌节目《非诚勿扰》曾今创造了收视神话,在被广电总局勒令改版前,“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女马诺就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拜金”现象的广泛争议。再比如致使江苏教育台被改编为江苏教育频道的“干露露发声”,无一不是异样发声搏得了媒介关注的例子。除此之外,各大选秀综艺节目对于选秀的倾向性也对个体特异性的传达产生了促进。从《中国达人秀》和《中国好声音》等选秀活动对于人物个体“特殊经历”的重视可见一斑,甚至有许多网友戏谑:当今的“选秀”就是在“比惨”。不管这个“惨”是否真实,但是个体经历作为个体差异性的重要体现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这毋庸置疑,人们加重了自身某些“事实”的程度变得数见不鲜。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有了表达的空间以及受到媒体环境影响得到了重视促使了“割据”的形成,真正建立起“割据”环境的是互联网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就拿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的电子商务为例,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大众的生活习惯。在C2C(个体对个体)、O2O(线上对线下)、B2C(公司集体对个人)等等众多商业模式的洗礼下,淘宝、天猫、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等等的壮大使得大众对于物质生活的选择大大丰富,在丰富多元化的可选内容下,个体的个性化诉求得到了满足和表达,更多的人在众多选择之中无形的完成了“私人订制”的过程,众多的“DIY”项目致使人们的个性化诉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加强了人与人相互割据的空间,每个人都希望与众不同促使了彼此之间的差异和割据。那么,人们对于“事实”的表达除了“事实”本身之外,就会渗透进更多的主观和个性化的内容。再比如网络通讯的发展,QQ、微信、微博等等的交流方式看似增加了个体间的沟通,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个体在媒介上传达的尽是真实个体的“部分”,而对于这“部分”不同的受众有着不同的选择和表现,网络上形象传达的越具有典型性,真实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割据与差异性就更明显。
二、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小时代”使事实更加主观
“小时代”一词源自于著名青年作家郭敬明的作品《小时代》,结合郭敬明和不少学者的阐述,对于“小时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个性化的追求,在过去“伟大”的时代里。社会整体的“共同理想”和“伟大精神”的光辉被市场经济的洪流洗刷。在社会法制的前提下,人们的行为只存在不可界越的“下限”,在“下限”之上,旧社会中的“伟大理想”逐渐消解,物质利益成为了核心主题。也即是说,经济利益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为了发展经济,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民办教育、个体创业等等形式的私有体制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个体在社会中呈现的样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个体的特异性在经济体系中得到了很大的体现,由于社会的丰富多元与个体间特异性越发明晰,过去“几大帮派”的历史被不计其数的个体传达尤胜的“小时代”取缔。现在中国的首富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的成功创业是最好的例证,淘宝、天猫的火爆也正是“小时代”里人们诉求的表达。因为“需求”所以“发声”,伴随着经济利益的引导,人们的主观意愿表达越来越多的糅合到了事实的阐述中。拿现代“成功学”的心灵鸡汤课程来讲,成功学讲师往往会引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证,在举例的过程中被强化的艰难处境和被突出的“咬牙坚持”形成了强大的“成功学语境”,加之后来成功所获的丰硕成果,给予无数受众“心灵鸡汤”的作用,并刺激受众产生经济活动(或是创业、或是投资等等)。不难发现,在举例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细节被淡化,所谓的讲座不具备任何客观商业指导意义,反而因为讲述人对于事实的主观叙述偏向缩减了受众对于成功的“距离感”,变成了具有较强传播效能的“激励”,从而大大的刺激了经济活动(不管是有计划的,还是“一头热”的冲动)。似乎具有主观偏向的“事实”描述更加具有传播效能,反过来说,先在社会中“事实”的流通更加具有主观色彩。
自1895年法国著名传播学学者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出“个体一旦融入集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小时代”环境下的个体分化使得原始“群体”中的异样发声越来越多,新媒体时代对于“异样”的包容性使得更多的个体有了自我意识的传达,反过来这样的意识稀释了“群体”的存在。媒介成为了个体表达的呈现平台(微博、微信朋友圈、博客等等),为个体意识表达提供了便利。拿网络爆红的“Hold住姐”谢依霖为例,现在的网红“Hold住姐”早已不是因为“一秒钟变格格”逗趣观众的“小丑”,伴随着谢依霖的走红,大量的影视作品和商业活动席卷而来,谢依霖成为了影视银屏上的一朵奇葩。在无数的电影宣传活动中,艺人对于影片的描述大量的趋同,大多是“克服艰苦后的惊喜”和“和谐融洽”一类的不同描述,谢依霖也不例外,在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小时代》的宣发活动中,谢依霖对于拍摄过程里的“事实”描述充斥着各式的搞怪与妙趣。我们姑且认为所言非虚,但是对于事实的选择性讲述显然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产生的必要选择。对于“奇葩”的走红,正是个体得以体现并被市场选择的最好例子,事实的主观表达也成为了不少商业活动的重要内容。
经济水平发展的迫切需要成为了“小时代”形成的动力,逐渐被消解的“乌合之众”在新媒体时代形成了新的媒介环境与格局:
1.媒介上的资讯不在细枝末节。随着微博话题讨论和微信朋友圈话题讨论以及贴吧话题讨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媒介资讯向“话题”转变,细枝末节的具体内容被“留白”式的概念或者抽象描述所取代,这样的资讯处理手法增加了个体主观传达的空间和可能性。
2.小众异样的发声焦点化。不管是《非诚勿扰》的马诺,还是“干露露上电视”,与众不同的发声往往容易变成传播中的焦点而备受关注。
3.“大媒体”向“众媒体”的转化正在发生。各大媒介越来越“平台化”,媒介本身的咨讯内容越来越多的被个人资讯湮没,越来越多的个体发声变成了不少媒介的主要资讯来源。例如微博和微信个人对公平台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在市场环境中自己运转的小媒体,不同个体的资讯交互成为了构建媒介信息网络的重要力量。
4.信息传播的经济意识明显增强,经济效益的需求明显膨胀。抛开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广告不讲,在现在的社会里由于资讯而产生的经济活动越发兴盛。
私有制经济也好,个体表达也罢,甚至是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环境新格局,不难发现,“事实”和“资讯”的主观传达往往受到了经济利益的引导。正是这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氛围,反过来更加促进了“事实”的主观传达。
三、“真实”被受众改变
“真实”的确切定义在《新华字典》中有五层描述:1.跟客观事实相符,不假。2.真心实意的。3.确切清楚的。4.真相境界,真相的实际内容,突破虚幻,真实的觉受。5.如所说者,皆是真实(源自佛学理解)。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真实”显然不是狭义客观的绝对定义,从以上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之于“真实”的定义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比如真心实意和确切清楚都在于传达者本身的描述,事实的再现必定受到个人经历和知识认知的影响,有哪里来的绝对客观?更加不要说所谓的真相境界和佛学解释了。我们讨论的真实应该是在大众共同认识下的“真实”,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除了事件本身之外,更多的是主观认可后的“共识”。例如我们觉得“多喝水有益健康”,这话在大众的“共识”里是绝对的“真实”,但是就事实本身,饮水过量是会造成中毒死亡的,那就不是“真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似乎约定俗成认定的是“共识”情况下的内容传达。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对于“真实”的认识就不是狭义的理解,而是建立在主观认识上的“事实”内容,即受众接受的“真实”含义发生了变化。
“真实”含义的变化受到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对“事实”产生影响的影响。随着媒体的发展与壮大,与旧社会不同,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由亲身经历更多的变成了通过媒介获取,也就是我们获得的资讯随着媒介的多元和丰富可能是“二传手”、“三传手”甚至更多。之前分析过的人与人间的割据和个体差异性的表达使得信息经过的“传手”越多,咨询中所夹杂的主观成分越重,与其说我们通过媒介看到了事件发生的时空,不如说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由主观感受和感知搭建的“亚现实时空”。因为“事件”的构成除了客观事实的框架外,个人的主观成分和认知成为了还原事件、粘合线索和事件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等)的主要构成。所以严格来说,我们通过媒介获悉的所有“事实”都是可能无限贴近与客观事实的“亚现实”。
更重要的是,新媒体的发展致使人与媒介的交互性明显增强,人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正是由于如此,信息的传播不再是以往的至上而下单线性式传播,而变成了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的网状传播结构,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上下之别。正是复杂的信息传递结构导致主观内容更加容易得到加强和改变,本来贴近现实的“亚现实时空”在大家的“共识”之下被加强、被隐匿,使得“亚现实时空”与“真实时空”难以区分,“以讹传讹”和“三人成虎”在新媒体时代下变得尤其常见。
人和人的关系脉络是建立在个人单位基础之上的,人与人间的割据使得每个人的情感倾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存,由于网络媒体的冲击,现在人的阅读习惯大多是碎片化的,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下,人们对于事件“全貌”的关注逐渐淡去,而对于“兴趣点”的喜爱如日中天。举个例子,日本核电站核辐射泄漏的新闻大众皆知,但是大众对此的反应却很奇怪,似乎很少有人想要知道究竟为何发生了如此大的泄漏事故,而对于莫虚有的海水污染引发的“食盐危机”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进入当地的超市“囤盐”。民众的兴趣点无非是自身的安危(本我的自我保护意识)、新奇猎奇的奇闻异谈、涉及利益得失等等。很显然,民众对于此事件关注的更多的是他们在意的“兴趣点”而非事件真实的“全貌”。
“民众囤盐”的闹剧表明了民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倾向,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囤盐”行为与经济利益相挂钩,才会促使大众反常的购买行为。也就是说,在现在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经济效能的,或者是有较大潜藏经济效能的“事实”会被放大,并拥有更大的传播效能。
受众对于“真相”的选择具有以下特点:
1.符合受众口味的被接受,不符合或者符合较弱的被一定程度的忽视。比如著名影视明星黄晓明和影视明星杨颖(Angelababy)的大婚受到了各大媒体和民众的大量关注,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医学家屠呦呦却相较之下被冷待。
2.主观感性的表达和道德伦理的呈现(具有煽动性的话语)比客观理性的阐释更受欢迎。例如教科书总是没有小说和故事那样吸引人。
3.市场经济的无形推手推动“真实”经济化。“红薯含有独特的生物类黄酮成分,能促使排便通畅,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生;能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也可以有效治疗肝炎和黄疸”以上描述是百度根据生物学家和营养学家的研究给出的介绍,就科学研究本身它是“真实”无疑。台湾冒牌营养大师医学博士林光常曾经被称为“地瓜(对红薯的另一称谓)王子”,他四处宣讲“红薯抗癌”理论,他所说的红薯抗癌在科学上是有根据的,由于现代人对于健康长寿的急切需求,“林博士”走到哪里,哪里的红薯就会涨价,当然这个现象有夸张和戏谑的成分。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这样的“真实”在一个骗子手里如此具有传播效能和煽动性,很大程度上正是这样的“真实”背后蕴藏着经济效应的可能,所以才会致使这样的“真实”在市场上被大肆传播,即“真实”的经济化越发明显。当然,还有好多餐饮行业,打着养生食疗等原理制造经济效应,这已经司空见惯,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四、新媒体时代“真实”被改变的影响
从“真实”的现在意义来看,它包含着个体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倾向,“人民幸福,国家才能昌盛”这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真实”影响下的社会环境强调着对于个体的重视和关注。《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评选》全是真人真事,找到的都是个体行为感动了社会大众的个人。利用个体真实经历和确切的事实“真相”引发受众之于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中华人民生活状态的思考。在奖项的评定中,除了正确的引导民众之外,更加突出了个体存在的特异性。
由于蕴涵着经济效能的“真实”会具有较大的传播效应,那反过来想,现代社会的“真实”也一定某种程度上刺激着经济的发展,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创造价值变成了是否值得广泛传播的重要参考依据。例如水资源污染对于净水器、塑料污染对于可降解材料等等。
如果一定要问,“真实”的改变是好是坏,就个人的看法,在传播学中间,信息的传播本身极少具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还是不适合传播。法律确保了底线,道德在无形中进行着约束,经济物质发展指明着社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真实”更像是现代人适应社会生活的结果。
新媒体时代,我们被各式各样的媒介环绕,个体获得的资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我们改变着“真实”。“我们到底距离真实有多远”这个命题本来没有个定论,与其用永远不会有结论的“距离”来解释,还不如用成长的视角看“真实”。新媒体时代,我们改变着“真实”,“真实”也随着人类的活动和进步一起成长。
作者简介:王乐星(1993-),男,汉族,湖北宜昌人,学术型研究生在读,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学艺术与传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