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逆作用

2014-05-30 22:39杨瑞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杨瑞

摘要:大众传媒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了逆作用。准确把握问题的症结,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正是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担负的职责。

关键词:大众传媒 思想政治教育 逆作用 对策

大众传媒时代,多元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既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同时让人们看到了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消解。

一、逆作用的内涵

大众传媒大量出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各个领域中,使大学生对其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也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是消极影响。大众传媒的逆作用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大众传媒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的负面影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甚至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二、逆作用的表现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及教育情境等因素产生与教育目的、方向相反或者抵抗的一种反应态度。某些媒体为博人眼球,往往会报道一些被包装过的、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新闻事件,其所传播的不良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成强烈对比,由于猎奇心理作祟,大学生往往更容易选择相信媒体的宣传报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思想政治的意义产生质疑。

2.忽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当下鋪天盖地都是收入差距拉大,贫富两级分化,党群矛盾、干群矛盾、群体事件的负面新闻报道,主张西化、淡化意识形态的声音不绝于耳,直接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分化。价值观念的分化必然聚积为意识形态的分化。大众传媒进一步消解了对于权威、传统的信仰,侵蚀和削弱了国家意识形态。

3.信息污染

网络给人类的交流与通讯所带来的便捷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但也带来了十分严峻的信息污染难题。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和社会传媒等渠道获得信息日趋增加,互联网和社会传媒传播内容复杂烦乱,大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和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极易产生道德冲突、道德价值取向错位、道德相对主义盛行以及社会责任感弱化等不良现象。

三、逆作用产生的原因

现代大众传媒的逆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容回避的。我们应深化对逆作用的认识,加强理论研究,分析逆作用产生的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在大众传媒时代,特别是手机、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复杂性、资源的共享性与开放性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不能背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生活形象。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没有及时更新自我的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导致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不够完善,缺乏与时俱进。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封闭

大众传媒逆作用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单一、不够开放。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居象牙塔之内,他们的逻辑思维往往是单向的甚至是封闭的。由于大众传媒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促进了多种媒体形态的融合,以往封闭的社会被网络世界所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这就必然对原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巨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者如果仍然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习惯于用传统思维来分析和解答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学生往往缺乏说服力。

3.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一方面是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生存在这个时代中的“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资讯信息”。特别是互联网、智能手机的运用,大众传媒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来源和更为自由的思考空间,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从而降低了教育者的权威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表现为强制性、灌输性的特性,用“必须”、“应该”、“不要”等绝对化的语言,把抽象的思想政治观念从外部注入于教育对象身上,而往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现状和接受程度。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日显滞后,导致了大众传媒对学生的影响胜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产生逆作用。

三、积极应对大众传媒逆作用

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量是以往任何社会所无法企及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走出“象牙塔”,以积极的姿态应对逆作用。

1.关注当下

大众传媒时代,教育客体主体化、现实与虚拟共存,人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教育者要善于利用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捕捉第一手的资料,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及行为特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程时,教师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搜集普遍关注的热门事件,通过课堂讲授或者名师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科学看待各种新闻事件,化感性认识为理性思考。

2.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大众传媒时代,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变化,特别网络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要求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学校、家庭、社会、第二课堂等方面联系起来,形成“传播的合力”,联合整个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抵制大众传媒逆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党的组织、宣传部门要做,党的其他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都要做。要充分发挥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工作者和教育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作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覆盖全社会的工作机制。”

3.发掘大学生主体性

改变传统的以灌输式教育方法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注重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对话意识。以美国为例,美国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是通过鼓励大学生建立各类型的社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高校要为大学生社团提供一系列支持,包括学术指导、制度管理及经费等。通过这些支持措施,使大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最终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新.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07.

[2]张耀山.思想政治教育前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