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梅
摘要: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加,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及环境, 给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带来了消极影响。高职外语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同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 显然处于不利地位, 而面临巨大的就业心理压力。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并力图从社会、学校和个人的角度, 试图找到有效帮助高职毕业生化解就业心理障碍, 顺利就业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途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就业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也更严格。高职毕业生由于学历低,跟本科生相比就业机会就更少。因此,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 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高职毕业生因就业心理定位、成长经历及心理品质的差异,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差异。根据笔者所接触到的毕业生就业材料,将其就业心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1.焦虑心理
焦虑是毕业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在确定就业岗位之前,高职外语系毕业生常表现出焦虑的心理。对于他们而言,毕业步入社会,适应全新的生活,是新的挑战。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何面对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这些都是他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毕业面对社会上各种复杂的考验,不少学生感到焦虑不安,他们这样的焦虑心理若持续太久,就会影响日后的正常就业。
2.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 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面对目前激烈的就业竞争,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把自己跟本科生做比较,这样的比较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不如本科学生, 尤其是社会对他们的负面评价会加剧其自卑感。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 高职毕业生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 而是以消极的态度面对,觉得自己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
3.自我认知不良心理
与自卑心理相反, 一些毕业生充满盲目自信, 单方面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 要求用人单位各个方面都完美, 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是否也把他们考虑在选择范围内。由于缺乏正确的就业定位,从而产生过高期望值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不少毕业生与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二、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不良心理的原因
导致高职学生就业不良心理障碍的原因诸多,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和社会等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职毕业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 心理发展迅速,趋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 理想化特征尤为明显。他们对未来产生种种设想, 这些设想多数可能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由于生活阅历有限, 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在思考就业问题时,不能十分切合实际, 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 这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概念不相协调, 可能会成为就业的障碍。
2.学校原因
学校管理模式僵化,从而导致自理能力差,另外学校就业指导不到位,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一时难以适应,产生就业心理壓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介于高中与大学之间,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充当着重要角色。为了保证学生不出事,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许多事情交由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代为处理,学生可自主解决的事情,学校都要求辅导员或班主任做工作。最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一些学生甚至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事情都指望辅导员帮助解决,这种心理会延续到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因此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独立性较弱。
3.社会原因
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定位偏差,社会上还存在着对高职教育的误区与偏见。人们对高职教育、高职学生缺乏了解,缺乏认识,常常片面地认为高职院校是末流的高校,高职学生是素质最差的大学生。这样,学生及其家长就不情愿选择这类学校,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用人单位也低看这类学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抬高门槛,导致高职毕业生相对过剩,造成就业难局面,因此学生产生消极的就业心理。
三、解决高职学生消极就业心理的策略
总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既有社会和学校的因素, 又与学生个人因素有关。因此, 面对高职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心理力沉重的现状, 如何帮助高职毕业生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已成为现代高职教育必须面对和着手解决的问题。
1.社会角度
从社会而言, 应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 为毕业生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努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完善就业法规建设, 使就业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合理优化配置毕业生资源, 保证就业市场公平竞争。
2.学校角度
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拓宽专业口径, 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全面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充分发挥专门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 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学生个人角度
正确认识自我, 提高就业能力,用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自己。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同时, 高职毕业生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 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 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的安稳观念。
总之, 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才能有效地帮助高职毕业生排除各种就业心理障碍, 顺利就业, 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水生.好高骛远——高职生就业的心理障碍[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4).
[2]李万兵.影响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因素及其产生原因[J].乐山师范学院报,2005,(11).
[3]汪瑞林.就业:在困难中坚定前行[N],中国教育报,2004-12-15.
[4]赵春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年级调查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