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护理干预

2014-05-30 11:41杨志联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内窥镜护理干预

杨志联

【摘要】 目的 针对实施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实施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病例,总结护理措施与效果。结果 52例患者中26例Ⅰ型患者的痊愈率为92.31%(24例),20例Ⅱ型患者的痊愈率为85%(17例)。6例Ⅲ型患者的痊愈率为66.67%(4例),52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护患之间纠纷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内窥镜;鼻窦手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78-02

鼻窦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治疗鼻窦炎的方法是通过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它在治愈鼻窦炎的同时还保留了鼻腔内鼻窦的功能,并且对鼻腔内组织损伤性较小,复发情况较低[1]。目前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术后的护理干预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院针对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效果,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实施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52例患者,选取标准为:①进行保守治疗后无效;②通过鼻内镜检查发现鼻道中有脓性分泌物,并且窦腔中出现浑浊等。其中29例患者为鼻息肉,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范围17-72岁,平均年龄为(34.5±5.7)岁,病程范围6个月至27年。23例患者为鼻窦炎,男性患者为12例,女性患者为11例;年龄范围18-70岁,平均年龄为(35.7±4.8)岁,病程范围1年至25年。主要临床症状变现为流脓鼻涕、反复鼻塞有时还伴随头疼等。依照海口制定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1997年)[2],其中Ⅰ型患者为26例,Ⅱ型患者为20例,Ⅲ型患者为6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提高患者在术后的常规护理,同时增加术后的病房巡视次数,使护理人员能够了解患者的基本生活情况,并根据患者术后的自身情况调控病房中的湿度与温度。护理人员还要督促患者经常卧床休息,并且需要吸入充足的氧气。还需要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清洁,定期护理患者的皮肤,同时对患者的肠胃保持通畅。术后患者需要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或水果,禁止食用刺激性较大的食物。患者进行手术后当天护理人员需要用冰袋或者冷毛巾对患者鼻部进行冷敷,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出血、肿胀及疼痛的情况发生。

1.2.2 心理护理 很多患者在术后会情绪波动情况比较严重,时常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血压与心率的稳定。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同时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到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的解答患者心理的疑问,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消除心理压力,从而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充分得到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接下来的护理工作。

1.2.3 并发症的护理 ①鼻出血。因鼻腔血管分布丰富,术后易出血,可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鼻部冷敷,进清淡温冷软食,忌烟酒。观察出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②感染。每天对术腔进行彻底的清洗,首先用麻黄碱收缩鼻腔黏膜,然后用吸引器凝血块、分泌物和脱落的小结痂,再用加入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腔,直至术腔完全清洁、创面黏膜光滑为止,以防止伤口感染、黏膜污秽及窦口的闭塞。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并发症有脑脊液鼻漏、眶内血肿、纸样板损伤、视神经损伤、颅内感染等,因此,术后要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要特别警惕脑脊液鼻漏的发生,若发现有持续水样分泌物流出,低头时加重,应警惕脑脊液鼻漏的可能,还应观察有无眶周淤血、肿胀、球结膜充血、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复视等眶纸样板损伤症状,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及时處理。

1.2.4 安全护理 对于患者术后的安全问题需要进行加强,尽量安排经验丰富、资历较高、操作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随时准备急救的药品与器材,确保可以进行正常的抢救工作。对于有急事需要外出的患者,应提前与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尽量陪同患者一起,防止发生意外情况。

1.2.5 出院护理 对于将要出院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出院前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且指导患者自行清洗鼻腔与滴鼻药等操作方法,嘱咐患者出院后要定期回医院进行检查。出院后每两周进行一次复查,3个月后可以将复查时间延长到每月一次。若患者在出院后,发生鼻塞或者鼻腔内出现分泌物情况,患者需要立即回医院就诊。

1.3 疗效评定 痊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并且半年后无复发情况。好转: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一年后病情复发一次。无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无变化,并且术后经常复发。

2 结 果

术后52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其中26例Ⅰ型患者的痊愈率为92.31%(24例),20例Ⅱ型患者的痊愈率为85%(17例)。6例Ⅲ型患者的痊愈率为66.67%(4例),52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见表1。

3 讨 论

内窥镜鼻窦手术在临床是治疗鼻窦炎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但很多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会出现很多并发症,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针对术后的护理干预进行研究发现,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本组实验,不同类型的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恢复效果,其中52例患者总的痊愈率为88.46%(46例)。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后,无一例患者出现血肿与出现感染情况,患者进行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后,抑郁焦虑的情绪也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同时也减少了护患纠纷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苗华云,黄晓青,庄明元.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2011,13(29):566-567.

[2] 杜文静,冯正仪,张平平,等.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前患者焦虑状况调查与护理[J].上海护理,2011,5(12):234-235.

猜你喜欢
内窥镜护理干预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基于FPGA的胶囊内窥镜图像采集系统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