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2014-05-30 10:48:04林盛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灵感

摘要:翡翠玉器在我国流行了上百成千年,人们喜欢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通过雕刻技术刻画在翡翠玉器上,以求祝福和庇佑。随着时间的洗礼,雕刻技术也越发精细,题材也越发丰富。每一件令人感到震慑的作品都是具有灵魂的,只有有灵魂的作品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和难忘。作品的灵魂其实是雕刻师傅思想最深处的反映,因此雕刻出好的具有灵动性的作品是需要雕刻师傅个人思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翡翠玉器 雕刻工艺 灵感

最近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的舞台,翡翠玉器的身影都十分活跃,吸引了无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目光和青睐。翡翠玉器除了自身温润而儒的质地和娇艳的颜色令人着迷外,其附带的雕刻工艺也让人叹为观止。

翡翠玉器在我国流行了上百成千年,人们喜欢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通过雕刻技术刻画在翡翠玉器上,以求祝福和庇佑。随着时间的洗礼,雕刻技术也越发精细,题材也越发丰富。最早的雕刻技术是石雕和骨雕,后来延伸至玉雕。最初的玉雕只是简单地雕刻一些象征吉祥的图案,如人们常见的:龙、凤、祥云和梵文等等。后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对物品欣赏程度的提升,雕刻师傅越来越注重扩展雕刻题材,越来越注重对细节的要求。

作为一名雕刻师傅,深知雕刻求学之路并不是一马平川,需要经过多次失败的积累和经验的累积才能有所提升。一开始接触雕刻,必须从最简单的基础入手,简单而枯燥、日复一日的工作令很多学徒会觉得浪费时间,半途而废。有多少人能够在枯燥中学会自我感悟和自我领略,并且,这是一个寂寞且漫长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就会有质的飞越,慢慢就能从事复杂且需要技巧的工作。在外人看来的风光,其实是需要付出不断的努力和日以继夜的汗水,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当别人对你的作品称赞不绝的时候,只有自己知道雕刻求学之路的辛酸和无奈,但其中的成就感也在不断鞭策着你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每一件令人感到震慑的作品都是具有灵魂的,只有有灵魂的作品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和难忘。作品的灵魂其实是雕刻师傅思想最深处的反映,因此雕刻出好的具有灵动性的作品是需要雕刻师傅个人思想的不断提升。上文说到雕刻求学之路是十分简单枯燥且孤独寂寞的,这样很容易导致思想上的萎缩,视野的狭窄,情感的缺失和灵感的迷失,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创作出唯美且具有灵性的作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到自我的提升呢?雕刻师傅需要学会从点到面的思考方式。正如仓央嘉措所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从一朵花中你能看到一个小型的世界,从一片叶子中能看到一佛祖。看似飘渺虚幻,看似难以捉摸,但是却能带到雕刻师傅的逻辑思维启示和散发,让雕刻师傅学会点到面的思维方式。

那到底需要怎么做呢?在书本中找底蕴,在生活中找灵感。绝大部分雕刻师傅是在模仿和参照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创作,很少会有新的突破,雕刻出来的作品很容易让人有视觉疲劳的感觉,完全刺激不了人们的视觉和触摸不到人们的心弦,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吸引力。能够引起人们注意和共鸣的必须是有灵魂思想的,这就需要雕刻师傅有深刻的人生领悟,书本是其中一种提升的方式。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使如今的世界科技多么发达,但是人们依然离不开书本。希望提高自身修养和含蕴的人都如吸血鬼般贪婪着书中流淌的血液。在书中不仅能够回望过去,活在当下,也能够展望将来。前车可鉴,在书中能了解历史中的成败,也能感知未来的动向,让创作的灵感贯穿古今,让思想层次有了提高。那是不是就是不断读书就足够了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大家都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懂得沉迷书海的只会是书呆子,空有思想却与实际无关。因此,除了通过读书来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外,还需要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古今中外的艺术文人都认为灵感是源于生活的,创作也是需要回归生活的。不难发现,一般能触动人们心灵的作品都是生活的写实,就好像之前勇夺金马奖的电影《桃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现实,能抓住人们的心,这也是它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回归到雕刻之路上,在现实中有很多形形式式的生活题材,能够融入到雕刻题材中,致使雕刻出来的作品能够紧贴人心,富有震撼力。就像著名的雕刻作品:白菜,也寓意百财,生活与思想结合,致使它成为了经典作品。犹如牧牛童子,出自诗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再结合农村牧童形象,形象且富有代表性,同时加之经典诗句辅助,让人印象更加深刻。除了通过阅读提升自身涵养和思想水平、通过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之外,旅行也是雕刻之路修行的必要课程。眼界决定层次,开阔的眼界有助于提高创造的积极性。走的路多了,见得人多了,见闻多了,思想的领域也宽了,雕刻出来的作品自然而然就会展现一种大气之风。

正如屈原所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雕刻之路充满了各种辛酸和各自汗水,只有不断坚持和不懈努力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很多人还没有入行的时候都对雕刻充满热气,但是却没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寂寞和枯燥的工作,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很少人是给对手打败,通常是败给了自己。耐得住枯燥和寂寞只是通往雕刻之巅成功的第一步,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和自身涵养,才能雕刻出让人震慑,具有大师之风的好作品。希望准备从事雕刻工作或者已经从事雕刻工作的人都能为自己热爱的雕刻事业孜孜不倦地坚持下去,共同携手创造雕刻业的新辉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无论在雕刻过程中,还是在雕刻求索的道路上,都愿大家带着这种心境去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

林盛太,四会市东城区畅意玉雕工作室。

猜你喜欢
灵感
如何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灵感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16:18:41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23:09:42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灵感
浅谈生活实践与艺术构思的重要关系
戏剧之家(2016年18期)2016-10-27 12:33:42
论动画剧本的选题与构思
戏剧之家(2016年17期)2016-10-17 11:29:06
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浅谈即兴编舞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14期)2016-08-02 12:21:12
挠自己的痒
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