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信 文芳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多种介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CT引导多种介入(经皮肺穿刺 微波靶向消融、无水乙醇靶向消融)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结果25例不愿或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7个病灶(直径2-6CM)接受了介入联合化疗治疗。31个病灶完全坏死,坏死达83%,6个有部分残留的肿块均为直径较大且贴近或侵犯纵膈、心包或者肺门的。无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少量咯血,少量气胸,少量胸腔积液,低热,给予对症支持处理后均缓解。所有病人均行GP方案化疗。治疗后1月增强CT显示瘤体缩小,31个完全坏死病灶无强化。6个病灶部分强化,显示残留。3月后,瘤体进一步缩小,一年后完全消融病灶部位仅见少量纤维化影。未完全消融坏死者部分病灶增大。随访3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结论多种介入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疗效可靠。
【关键词】介入治疗;靶向消融;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008-01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之首。从全球来看,发病率最高的3中肿瘤分别是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发展中国家则为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肝癌1。吸烟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流行病学中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其他相关因素包括:石棉,砷,铬,镍,氡和其他环境因素,如被动吸烟和空气污染2。
许多年以来,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放疗,化疗治疗为主。由于各种原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诊时在多数已属中晚期,且患者年龄偏大,已基本失去手术根治机会。近年来在众多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中,消融治疗成为新的热点3。
相对于介入心脏病学来讲,人们对介入肺脏病学( 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的概念要陌生得多,这主要是由于介入肺脏病学,无论是起步、发展还是普及的程度,均滞后于介入心脏病学。追溯其历史,真正将呼吸系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来加以定义和研究也不过10年时间。4然而,正是因为肺部介入的快速发展,为肺癌的治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方法:我院从2005年开始,将介入治疗(主要是CT引导经皮穿刺非小细胞肺癌无水乙醇消融及微波消融)结合化疗治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我院2010年-2013年因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不愿外科手术的用该方法治疗的2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37个病灶进行回顾。
本组2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其中鳞癌15例(高分化8例,中分化5例,低分化2例),腺癌8例(高分化4例,中分化2例,低分化2例),鳞腺癌2例(均为中分化)。病灶<3CM的7个,3-5CM的10个,>5CM的8个。
25例37个非小细胞肺癌病灶肺内分布情况如下:
右上肺外带5个病灶,右中肺10个病灶, (其中4个病灶侵犯纵膈、肺门),右下肺 9个病灶,左上肺7个病灶(其中1个病灶侵犯纵膈),左下肺6个病灶(其中2个侵犯心包)。
分期情况:I期3例,II期8例,III期10例,IV期4例。
所有患者均行微波消融及化疗,9例患者因肿瘤侵犯纵膈、心包或者距离肺门太近,为避免微波消融伤及心包或纵膈,于肿瘤侵犯纵膈、心包侵犯处行无水乙醇注射,而离纵膈、心包、肺门稍远(约1.5CM)的肿瘤部分行微波消融。
过程:所以患者治疗前首先获取病理学诊断,行增强螺旋CT扫描,确定肿瘤的性质及部位,大小,与血管、肺门,纵膈,心包的距离及缺侵犯情况,制定治疗计划。术中,螺旋CT扫描,选择合适的穿刺途径,一般取最短途径,如果最短途径上有肋骨或大血管、肺大泡遮挡,则应该选择能避开这些结构的安全途径,尽可能避开重要脏器。患者仰卧、俯卧或侧卧于扫描床,定位后在体表做好标记,固定患者,消毒,铺巾,进消融针,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及病灶大小选取适当的功率(我们一般用30-80W,5-20分钟,多点消容),无水乙醇用量一般3-10ML,无水乙醇内加入少量显影剂以便于追踪,消融范围超出肺部肿瘤组织1CM,如肿瘤侵犯或邻近重要脏器,邻近部分消融尽可能不伤及重要脏器。
结果
31个病灶完全坏死,坏死达83%,6个病灶有部分残留,均为直径较大且贴近或侵犯纵膈、心包或者肺门的。无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少量咯血,少量气胸,少量胸腔积液,低热,给予对症支持处理后均缓解。所有病人均行GP方案化疗。治疗后1月增强CT显示瘤体缩小,31个完全坏死病灶无强化。6个部分残留病灶存活部分强化,显示残留残留肿瘤组织有活性。3月后,瘤体进一步缩小,一年后完全消融病灶部位仅见少量纤维化影。患者症状明显减轻。6个未完全消融坏死患者部分病灶增大。随访36个月,2例存活10个月,5例存活15个月,9例存活21个月,7例存活24个月,2例存活3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0.16个月。
注意事项
1、 术前谈话非常重要,一定要慎重的跟患者及家属谈话,告知手术风险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前常规使用止血药,我们的经验是术前半小时肌注蛇毒凝血酶1U,维生素K110MG。
2、 术中注意的地方:依据术中CT扫描确定的进针部位、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将消融针快速穿入肺肿瘤部位,消融针头端超出肿瘤约0.5-1CM。术毕常规CT扫描,进一步了解消融效果及有无血、气胸。术中应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术后平卧或患侧在下卧床24H,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常规使用止血剂、抗生素等。
4、常规术后一周开始GP方案化疗。
25例非小细胞肺癌,消融治疗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术后体质、食欲等均有明显改善。通过影像复查,患者看到肺部局部病灶消失或者减小,能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增强自身抵抗力,结合化疗能明显延长生命。
讨论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我们的难题,手术,放疗,化疗一直是其传统方法,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等近年来成为医学界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之一,介入结合化疗为不能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的新的治疗方式,对于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介入治疗可作为首选的局部治疗方法,如能将介入治疗及化疗,靶向治疗,放疗相结合,相信一定能将肺癌的治疗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中国肿瘤死亡报告—去过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月第一版,P2)
[2]美国RAEZ,L.Z,美国SILVA,O.E著;戴为民,焦顺昌,杨博译,《非小细胞肺癌实用指南》[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第一版,P7)
[3]尹爱群 、任永才 CT扫描在肺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肺杂志 》[J]2007年5月 12卷5期,P473)
[4]李强,我国介入肺脏病学在呼吸疾病诊治中的應用现状及前景,《中华内科杂志 》[J]2005年12月第44卷12期 P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