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唐家弘 王义利
摘要: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凸现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系统地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通过素质拓展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就业理念的引导,耐心细致对学生进行个体指导,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沟通等五个方面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以达到全程化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规划;个体指导;全程化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当前国家和社会充分认识到了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每个相关家庭的民生之本。因此,近几年来,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作为学生良师益友的高校辅导员如何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大学生活中全程化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到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首先,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可以看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在整个社会的就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及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212万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280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338万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495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59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10万人,2010年达到630万,2011年达到660万,2012年达到680万,2013年达到699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由此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每个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与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的稳定程度、国家的发展速度等密切相关。因此,关注大学生就业现状在当前社会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大学生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将自己的所学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众所周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充分就业,必然会间接提高企业的竞争势力,提升企业的人才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从而为国家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最后,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学校的生源状况、声誉、发展前景、教学改革的方向都与大学生的就业密切相关,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必然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的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认清辅导员自身在服务大学生的就业中的责任
第一,辅导员是大学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朋友,也是指导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朋友,因此,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
第二,就业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每个学生思想状况稳定与否,间接影响到学校、社会和国家的稳定。高校辅导员应该做到教会学生就业的技巧,帮助学生就业,把国家和社会的相关就业信息及时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以便让学生掌握企业的用人需求,利用网络、人际交往等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凸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目标引导、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大多数处于相对孤立地开设课程的阶段,结合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实践就业指导的相对较少,难以有效形成学生职业生涯的体系化教育过程。
二是学生在课程的体系设置上,大多以班级为单位的全体同学开设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大学生就业课程,忽视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体指导。
三是大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大多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满意,但是在就业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满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是大学毕业生在应聘中缺乏长远的眼光,对于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产品特色以及招聘要求了解较少,需要负责就业的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五是大学生的就业理念还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做到不断更新,需要学生工作者加以引导。一方面可以看到,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可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解决相应的就业岗位。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中认可创业教育的很少,不愿意从事发展前景更广阔的创业就业。
六是大学生基层就业和西部就业的理念需要不断改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的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而很多学生宁愿不就业,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从而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四、全程化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根据近几年来的就业工作经验,辅导员要想高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就需要从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引导、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素质拓展、就业理念教育、就业指导以及个体教育、用人单位的体现化构建等几个方面开展全程化的的服务工作。
1.系统化地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所谓系统化地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就是分年级有重点地开展各种相关的职业规划教育。在大一阶段,重点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目标教育。大一学生的特点是对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气质类型、智商、情商等自我个性缺乏了解,那么,就要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根据大一学生进入大学后职业目标的缺失,重点开展职业目标教育,逐步改变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处于没有目标、无所事事的状态,从而逐渐了解自我,形成自己职业目标。在大二阶段,围绕着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名师讲堂、科技创新项目、实践技能的培养等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在大三阶段,重点突出专业教育特色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通过引导学生重视实践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实用技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大四阶段重点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通过礼仪指导、模拟面试、人际交流、与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面对面地交谈等方面了解企业的文化、管理理念等所必须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2.通過素质拓展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计划的体系化的素质拓展工程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经典的心理游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各种舞蹈、美术、美育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培养学生幽雅的艺术修养和具有个性的气质,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学术活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为将来就业所必须具有的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和科研机构,收集有关学生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近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积极地加以学习提高,达到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第三,突出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意识。通过“国庆节”、“母亲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做事。通过社会上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通过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踏实、认真、求实的求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问素养。
3.重视学生就业理念的引导
当前学生就业理念方面存在的两大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不愿意到用人需求量大的基层单位和西部地区就业,二是学生不愿意以自己创业的方式进行就业。为此,我们应一方面加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明白基层就业的好处和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让学生通过基层就业和西部就业的典型人物事迹看到所面临的广阔的发展机会,实现自身与基层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创业的成功案例让学生看到创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同时学校将在技术、人力等方面尽可能多地提供帮助,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达到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帮助他人就业,从而实现“双赢”。当然我们必须明确就业理念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耐心地给予引导和支持。
4.突出对学生的个体指导
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应该看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理论值得我们学习。因此,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通过突出个体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个性[2]、就业意向,从而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注意采用“一对一”的工作方法与毕业生进行谈心,详细了解每个毕业生在毕业中遇到的难题,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帮助学生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就业。
5.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沟通的长效机制
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水平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3],并争取建立长期合作的长效机制,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大力开展与用人单位在校园招聘、网上招聘、科研合作、学术合作等方面合作交流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展示自身才能的舞台;二是通过与用人单位建立实习基地、青春创业基地、就业见习基地等多种有效的合作形式,为学生的日常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让学生一毕业就能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三是通过校友、朋友等各种联系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定期回访和意见反馈机制,通过了解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人才。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达到双方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沈阳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56-158.
[2] 王清,丁可可,范乾坤.促进大学生发展的个性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71-72.
[3] 刑智强.高职学生全过程就业指导过程的思考[J].中国
成人教育,2009,(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