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发糕等是中国人爱吃的面制品。但这些食品中都可能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添加剂使用范围做出调整,从7月1日起,面粉制品不得加明矾。
部分添加剂7月起禁用
按照规定,从7月1日起,国家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制作馒头、油条等食品时常用的明矾,就是硫酸铝钾。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分析,之所以要对含铝食品添加剂动刀,是因为中国人吃进去的铝已经偏多。在我国,含铝食品添加剂常常出现在面粉、馒头、面条、油条、油饼、麻花、炸糕、粉条、面包、海蜇、膨化食品和其他面制品中。我国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面食含铝量偏高,且面粉、馒头、油条是人们最主要的铝摄入来源,而膨化食品是儿童铝摄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年龄越小的孩子相对摄入量越高。
使用标准仍有缺失
“目前这条规定主要针对面食,在某些领域禁止使用。我认为下一步很可能在其他领域限量使用。”大连工业大学仪器学院教授农绍庄说,明矾在我国食品加工领域使用比较多,比如海蜇加工就采用“三矾”工艺,在制作过程中要添加3次明矾。“目前看,还没有其他食品添加剂能达到明矾的使用效果。”农绍庄说,如果不使用明矾,食品的外观和口感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农绍庄特别提示,此次发布的规定中关于明矾使用的表述很值得注意。“在小麦粉及其制品后面加了一个括号,排除了油炸面制品,这其实就是指油条一类的面食。”农绍庄说,目前我国在明矾使用上仍存在标准缺失。
“比如油条中允许使用明矾,但使用剂量的标准是多少,铝含量如何检测,依据什么标准检测呢?”农绍庄说,类似的使用标准和检测标准只能依据相关的食品标准,而缺少具体的检测依据。
农绍庄认为,目前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检测标准只针对于食品加工领域,但在餐饮领域并无标准。“食品企业在加工过程中都有标准,制作流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而一些小饭馆、小吃摊也在使用食品添加剂,这方面就缺乏监管。”农绍庄说,标准仅限定于食品加工企业,因此在明矾等食品添加剂的流通领域就无法监管。(据泰州晚报、半岛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