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超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的“千篇一律”是如今美术教育的奇葩,无论什么类型的美术课,都可以运用教育模板来照搬照抄,这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不作为”。提出以“德、爱、智、异、真”构建“关注本真、自由表达”的原生态小学美术课堂,结合小学美术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多元体验、合作、探究中和而不同,使美术课堂充溢情感、智慧和活力,使其成为学生潜能迸发,快乐成长的沃土。
【关键词】德爱智异真原生态美术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236-01 海德格尔曾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假如人们每天都充满诗意的生活着,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状态。把美术课堂打造“诗意栖居”之地,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然而如今,教育竞争和功利化的教学行为,使美术课堂走进了手法单一、内容同一、评价唯一的怪圈子,束缚了学生感情的释放,弱化了美的享受,使学生失去了个性化的光彩。
小学美术课堂追寻原生态,结合“德”“爱”“异”“真”与“智慧”,构建“关爱本真、自由表达”来寻求质朴平和的课堂情境。
一、以“德”促教,无形中提升学生品格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良好的德育,不仅仅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更能成为教学的催化剂,对知识的传授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情操、教学态度、教学艺术、风采情趣等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教书育人”都是要求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遵循这条规律,全面发展的人才得以培养,离开这条规律,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的老师》一文中,美术教材以直观、鲜活的图片唤起学生真实的审美情感体验。在介绍老师的同时,以观看影片的形式来欣赏《程门立雪》这一短片,让学生懂得对老师的尊重,认识求知的渴望。引导学生认认真真上课,用自己细心的画作来报答老师。使学生用绘画的表达方式来体会老师的辛苦,从而达到尊敬老师的目的。
二、以“爱”为心,营造大爱课堂
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学生能主动喜欢上美术课,爱你这位老师,这是你上好课的前提。以情育情,挖掘教材和学生生活中蕴涵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师生共鸣,成为师生共情的乐园。
新编教材中的《手指印画》则是师生与学生情感升华的有力契机。大多数学生一年级从没接触水粉颜料,假如我们以技艺的眼光来对待孩子学习,这样不但使学生无法理解绘画的技艺手法,甚至还会让学生丧失认识新材料的积极性,觉得水粉很难,先入为主,对将来水粉教学有阻碍作用。教师示范用拓印的形式来让学生了解水粉,让学生喜爱水粉,师生共融,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以原生态为起点,种下“智”慧的种子
原生态美术课堂,更需要智慧的启迪。这不仅是学生智慧的开发,更是考验教师智慧的课堂。张扬原始,激发师生原生态的潜能,为孩子们的成长铺路。原生态美术课堂着重于本真。它需要教师依靠敏锐的直觉,抓住学生的每一个气息,引导学生认识美术,辨别什么是美的。
孩子“拙劣”的画作,在外人看来,这不算什么,但在老师的眼中,寻找作品的闪光点,赞誉他,夸奖他,让他懂得也有人能看懂他的“作品”,在幼小的心灵种下展望未来想象的种子,可能诺干年后,孩子长大了,回顾自己的画作,自己的“拙劣”给予了他的成就,是老师的智慧成就了孩子的成功。
原生态美术课堂更多的是与自然有关、与审美有关、与情感有关、与诗意有关。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生活的原生态,但是如今的社会环境,束缚甚至扼杀了孩子的本真,试图用外力来改造他,屈服他,但往往最后的结果却是不敬人意的。当美术老师创设了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小学生们便似乎找回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艺术创造的本源,是原生态教学的真谛。如果美术教师与小学生无法融合这一契机,那也就没有真正“美的意义”了。
四、鼓励原创,追求“异”境
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原生态美术课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原创,这是对既定事物的改变,也是对自己自身能力的提高。认同自己,让孩子更有自信,相信自己,自己也能行的。
比如,用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制品,这往往有着深刻的印象。教材《灯彩辉映》则是利用各种材料做彩灯,这无疑诠释了这一点。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家家户户出来赏灯猜谜。道路两旁花灯遍布,这个我们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生活中的美,让学生有着自己动手制作花灯的欲望,到真正元宵节那天,提着自己制作的灯笼,有着独特的喜悦。学生自身体会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
五、追寻原味,寻找课堂中的“真”谛
艺术创作贵在“真”,灵感源于生活。然而我们现在常常看到许许多多的儿童美术作品,很多有着成人思维的元素,在外行人看了,画的真“像”。而這种情况下,儿童就会有了一种依赖心理,不爱思考,儿童的本真就得不到发展,只是浮夸下的虚荣心罢了。因此,原生态课堂追寻原味,追寻事物的原始状态,著名艺术家毕加索先生曾说过要以儿童为师,向儿童学习,这才是艺术的本真。哪位是天生的画家,画家幼年的第一幅画就能画好?最原始的,才是本真的。倡导真才美、真才善、真才达,以“真”来鼓励孩子。
1.真切聆听,善于观察
在孩子的眼里,所见到的事物都是纯真的,没有一丝浑浊。孩子那稚嫩的手法,在画纸上寥寥数笔,勾勒出的图案,透露着天真无邪,透露着他内心的宣泄,透露着他对美术的喜爱。这如同原始社会的岩画一样,技艺上的拙劣但能准确流露出作画者的喜怒哀乐。对于引领者的我们,需要的是轻轻触摸孩子心灵深处的心弦,聆听孩子最真切的吟唱。
2.交流对话,真情流露
带孩子与自然对话,与伙伴对话,与长辈对话。让孩子欣赏自然,轻吟大自然这首动人的诗歌,浅唱大自然优美的音乐,欣赏大自然绚丽的画卷。让孩子走进生活,拥抱生活,感悟生活,真情流露。听一听生活的乐曲,闻一闻生活的味道,看一看生活的景象,抓一抓生活的影子,融入生活一起欢畅。
在孩子的言语交谈中,了解孩子,读懂孩子,看懂孩子。以真情换真情,以喜悦欢喜悦。用大师的作品与其交流,以大师的心灵相互沟通。
《礼记》记载“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一种求知的欲望,达到渴望学习的效果。不加矫饰的原生态美术课堂,追求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懂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嘴边去讲述,用自己的心灵去表达,在体验中发现。希望孩子如同沐浴阳光下的种子,开花结果,茁壮成长,在孩子的笑容中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2]徐德清. 趣味美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崔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1998,(09).
[4]阎光奇.让美育走进校园[J].美术界,2003.
[5]闫同林.美术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3).
[6]李梅.谈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J].科学中国人,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