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探索与研究

2014-05-30 23:52冯冬惠王哲先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课程设置

冯冬惠 王哲先

摘 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及学生的英语学习多样化需求的出现和社会对各类英语人才需要的增多,各高校陆续展开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尝试。选修课设置的合理性及各相关管理制度的规范是选修课程体系建设成败的关键。课程设置本着因才施教原则,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要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同时注意突出学校专业特色。本文依据需求分析理论,探讨选修课内容的设置,并提出了策略建议。

关键词:需求分析 大学英语选修课 课程设置 选修课建设

前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日趋紧密的国际交往环境使得我国社会对熟练掌握英语技能的人才越来越青睐,全民英语学习的热情日益高涨。作为我国英语学习的主流群体,一方面,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高校扩招使得一批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进入大学,造成大学生英语基础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为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展开各种有益的尝试。近年来,许多高校都进行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 7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纷纷设置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修课,希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有助于学生在校四年的英语学习不间断,培养终生英语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今后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要。

一、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大学英语选修课设置的理论依据是需求分析理论,起源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语言学习的研究者Widdowson认为,“了解、分析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过程称作需求分析”。[1]外语学习中的需求可以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两种情况。在我国外语教学中,有研究者这样阐述:“目标需求分析是外语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学习目的和外语水平开展的分析。而学习需求分析则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外语课程前的语言水平,调查学生的语言优势和欠缺以及学习态度、学习偏爱、需求与期望等。它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运用可以为外语教学的目标和方法确定、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课程评估提供参考依据”。[2]

而束定芳对这一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解释为:“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两大类。社会需求主要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而个人需求主要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与他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3]為此,在大学英语选修课开设时,既要考虑到来自社会的目标需求,也要考虑到来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近几年,很多学者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其中,2003年,王斌华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英语需求表现为比较明显的集中态势;当前的大学英语课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2009年,赵庆红等人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大学生英语的学习需求总体上表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倾向,呈分散态势,反映了大学本科学生由于英语水平、学习能力、认知风格、个性心理、专业需求、学习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性。文科与理科学生、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学生在英语学习需求的某些方面有显著差异”。[4] 这些研究成果提示我们,在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问题。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根本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大学英语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的立体化课程模式可以为缓解这一矛盾提供有效途径。

二、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设置

各高校由于在办学层次、院系设置、及生源英语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大学英语选修课,标准不能过度统一。在尊重差异,体现专业特点,适合社会各行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大学英语选修课可以基本参考以下几方面:

1、 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

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表现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高于听、说、写和译的能力。虽然目前大学外语改革强调培养英语综合能力,尤其强调听说的能力,以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但是只凭借大学英语二年必修课有限的学时,即使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极大提高的今天,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各项技能如需很好掌握,还面临很多困难。为此,可开设诸如:基础语法、基础语音和基础写作等课程,用来补充英语基础知识、进一步夯实英语技能。另外,可以从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方面出发,开设英语提高课程,如:中、高级英语视听说、中、高级英语写作技巧、实用英语写作技巧、科技英语阅读、和英语翻译技巧等课程。这类课程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满足了学生短期内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迫切愿望。

2、英语语言文化类课程

仅以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为唯一目标的英语技能培养模式是不完善的培养模式。大学英语选修课还要承担着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此,在经过大一、大二两学年英语必修和技能类选修课的学习后,在掌握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开设多样化的语言文化类课程,如:英美概况、西方礼仪文化、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和影视欣赏等课程。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得文化类选修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此类课程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丰富文化知识,理解语言内涵,加强文化素养。学生通过英语文化、艺术熏陶,了解不同文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3、专业英语类课程

专业英语类选修课是基础英语阶段有效的延续和加深,既可以提高英语水平,有帮助学生开阔专业视野、接受国际先进思想和技术信息,从而增强未来就业的竞争力。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大三、大四这个层次的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再使其结合语言知识,会使学习取得较好效果。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及学科门类,本类课程涉及学术英语、行业英语及学科英语类。以我校为例可开设课程如:面向文科学生可开设的课程如:法律英语、商务英语、和会计英语等;面向理工科学生可开设的课程如:电力英语、能源动力英语、自动化控制英语、计算机英语、和机械英语等。通过专业英语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未来应用领域内能够读懂英文文献,能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或技术报告等。

三、大学英语选修课建设的策略建议

1、课程应结合学校特点和专业特色进行设置

在选修课开设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开设有自己特色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特别是能够突出本校优势专业的专业英语选修课。优化课程体系,使大学英语选修课与多样化的必修课有机结合,拓展学生知识面,从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2、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

合理的选修课考评体系才能为实现课程目标提供保障。为此,学校应当构建多元化的选修课考评制度,以考促学。可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考评方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管理,从而对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教学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反馈。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学校与任课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情况,将有助于教学管理的改善,加快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对学生选课的引导

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对学生选课的引导工作。通过对选修课的宣传,选课前让学生对将要选修的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充分了解,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专业需求、甚至是性格特点等因素出发,合理选择课程。这样学生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有关的语言应用技能,同时又可以广泛吸收知识,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提高个人综合能力。这样做,可以尽量避免为了混学分而盲目选课的现象出现,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选择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充分发挥大学英语选修课的作用。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建设的成败在于开出的课程的质量,要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选修课教师队伍。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也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要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可创建多名教师共同授课的教学团队,吸纳专业课教师做咨询顾问,便于保持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有计划、 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给予每个教学团队充足的课程准备时间,利用奖励机制鼓励教师根据特长开出特色课和创新课,确保了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建设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一次新的尝试,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着改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作用,为大学英语教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是大学英语课程发展中的又一次创新。目前,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教学还处在尝试的阶段,广大英语教师还需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方法和模式,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教学模式转变,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向着新的目标前进。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必修课程与选秀课程是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的关系,二者构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整体。因此,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程的陪衬,它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课程领域。[5]

参考文献:

[1] Widdowson H.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 [A]. In Selinker L, Tarone E & Hanzedi V. 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 Studies 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 [C].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81.

[2] 余衛华. 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8).

[3] 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 赵庆红,雷蕾,张梅. 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 2009, (4).

[5] 余玲丽,杨廷君.大学英语立体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 (1).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外语选修课模块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13DB14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课程设置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