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思考

2014-05-30 23:20:48王玲平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段教学内容文本

王玲平

摘 要:“语文教学内容”问题,是一线语文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目前已成为语文教育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阅读课文教学现象的分析,谈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 内容选择

不同取舍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师生在不同教学背景下生成课程内容的必然反映, 是符合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也是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应有状态。另一方面,由于选文的“易生产性”,可教学的点很多,不同的教师因为文化水平、思想深度、阅读视野、人生经验的不同,性格、兴趣、爱好的差异,对同一篇教材的解读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同时,新课标指出:“語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这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所有的技巧和策略事实上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目前已成为语文教育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阅读课文教学现象的分析,谈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内容要定位准确

教学内容选择定位不准,课堂教学也就失去意义。

1.体现语文本位

曾有老师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等,偏离语文课程的性质。崔峦说:“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本位思想,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备课、上课、课堂效率反馈最根本的理念。

2.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准确合宜的教学目标是重要指标。在教学目标方向性的引导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的选择才有了实际的意义。

如:《月亮的心愿》一课,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有: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字;2、在语境中理解词语;3、感受关心家人的美好行为。当学生通读课文时,老师发现 “艳阳天”“郊游”学生读得很生涩,于是非常关注,郑重地解释了一下词语的意思,又用非常漂亮的楷体在黑板的右上角认认真真地把词语的意思抄写了一遍,又带着学生读了几遍,有让学生背下的意思。教学目标中已经明确写着“在语境中理解”,但是面对课堂生成的“学习困难”点,老师选择了硬生生的教学内容,脱离了目标,违背了教学规律。

3.照顾学生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学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心理需求和知识储备,任何的教学内容都不可以脱离主体的学习特点。但我们有些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符合学段的特点,降低或拔高教学要求,高、中、低不同学段知识点的把握不到位。

针对对相同专题、相同的知识点,出现在不同的学段时,可以运用“备课图表”,就能较清楚地看出相同专题的前后承接和联系,提炼出相对准确的教学内容。三个学段之间既有交集又有区别,而且呈现递进趋势。

二、教学内容要相对少而集中

不少老师认为,阅读课中教学内容越广越好,于是盲目地追求课文教学的“厚重”。 40分钟的一堂课,要想实现多个教学目标,那只能是“蜻蜓点水”。结果教学内容泛化,贪多求全,看上去是“丰富”了,但过后学生还是云里雾里。

我们把教学内容的选择的程序分成五个阶段:1.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对相关内容的要求;2.依据整套教材单元体系准确定位单元;3.根据课文信息定位教学(单元导语、课后题、习作、回顾、拓展等);4.教学对象实际(年龄、已知、未知、兴趣点);5.教辅资料(教师用书、教案集等)。五个阶段像阶梯一样从最根本的到相对次要的。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广撒渔网”,但最后落实在课堂中的内容,必须是一两个核心的教学点,“贪多嚼不烂”只会事倍功半。

三、教学内容要兼顾不同功能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一些相对特殊的课文,根据它们在教材中发挥的功能,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大类。教学这些特殊课文的时候,除要满足上面的标准外,还要为它们量体裁衣,充分体现文本的特有魅力。

“定篇”类要通过选择教材注释、原著助读、课后练习题等形式,解读经典作品的“丰厚内涵”,如《井阳冈》、《少年润土》、《匆匆》等; “例文”类要体现材料“足以例证知识”的特点,如 “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这四篇课文都是为了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把着眼点放在文本之间的比较上。“样本”类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的”,如说明文、游记类等; “用件”类由课文内容触发,延伸出与该课文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如剧本《半截蜡烛》、相声《打电话》。

四、教学内容要关注课堂生成

教学过程不是单一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对话互动的过程。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学内容一种潜在的存在,只有通过师生的加工和创造,它才会转换成现实性、显现性的存在。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能忽视教学内容的现场生成,在师生交互中能关注并展开教学内容。如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我们就要精心取舍,生发出准确、可行的教学内容,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选择的预设,以便提高阅读课的时效。

每篇课文都有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点,教学内容选择时,我们不可能对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面面俱到,甚至有时对许多重要的价值,也只能有所选择,有所舍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教学以课文的研读为重点,再前瞻课程标准、整册教材,后顾学生实际,从文本中正确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01.01.

[3] 李海林.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6).

[4] 费蔚.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5] 张颖.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文学教育(下),2011,(11).

猜你喜欢
学段教学内容文本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5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48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