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教学虽是动态生成过程,但只有强化隐性备课,课堂教学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隐性备课;课堂教学;文化修养
隐性备课指钻研教材、查阅资料、研究学生、思考教法,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教学“内功”。课堂教学虽是动态生成过程,但只有强化隐性备课,课堂教学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如何进行隐性备课呢?
一、备好学生
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很多教师在平行班使用同一教案,就是缺少学情分析的表现。教师通过学情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还能预测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教师只有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才能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才能设计出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案。
二、多读课文
很多教师认为课文全都熟烂于心,没有必要再认真研读了。其实教师只有像学生一样熟读课文,才能发现一些自己不太明白或者不太确定的知识点,这样在课堂上才有备无患,不留任何知识死角。朗读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好的语文教师都是会朗读的教师”,教师在上课前要像学生一样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味道。文章是死的,朗读是活的,教师只有通过朗读将课文讲活,才能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教师还要通过解读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妙和布局谋篇之精彩,进而把握文章感情内涵。
三、深思教法
学情掌握了,课文读好了,教法也就呼之欲出了。有人向台湾一位教授请教语文教法,該教授说了三个字:“跟我读。可见最好的教法就是读,读能让学生发现文章妙处,也让教师把课上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然而隐性备课的难点还是教法的选择,关键在于因材施教,教师要深思学情和教材等综合因素,才能完成教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龚庆江,男,1963.1,专科,就职于湖北省房县上龛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研究方向:隐性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