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医药国际教育将迎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留学生教育是衡量中医药国际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合理设置留学生课程,符合留学生需求,已成为高等中医院校国际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 留学生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批准号:DOA12032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27-01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留学,中医学专业已经成为留学生选择学习最多的专业之一。高等中医院校既要培养出满足国际需求的中医药人才;又要通过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医国际教育的发展,增进中医药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若要达到此培养目标就要分析留学生特点,设置符合留学生需求发展的课程,以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
一、高等中医院校留学生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一)中西医课程结构比例问题
高等中医院校开设西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优化中医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目前各个中医院校都开设了大量的西医课程,甚至存在中医院校西化的现象。中西结合的前提是学生熟悉掌握中、西医知识,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取长补短。大量西医课程的涌入会使学生对中医的知识产生疑问和困惑,不但起不到中西医优势互补的作用,反而会对学生的中医专业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留学生在本科学习初期,还没有形成中医思维模式,中、西医课程混开的兼顾的教学模式,显而易见会对中医学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表面看起来会丰富学生们的知识,但实际上它忽略了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和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学生会因理解障碍而对中医理论产生迷惑,使得学生们对两种医学都是一知半解。
(二)中医四大经典课程没被引起足够重视
首先,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医经典课程在教学中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院校已经将中医经典课从必修课程改为选修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呆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的参与到课程教学之中,课堂气氛不活跃。其次,经典课程的学时数相对少,教学时间得不到相对的保障,学生会对本来就很难理解的经典课程产生遗忘,不利于学生形成经典思维和知识体系。再次,教授课程的教师整体素质问题,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扎实的临床功底,但临床功底的缺失在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中医经典课程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重视中医经典课程学习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同时,对培养学生形成专业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留学生汉语言障碍及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结晶。因此在中医药学习的过程中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会说流利的汉语,还要懂得政治、经济、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正因如此,中医药学校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目前各高等中医院校此类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传统文化课程,造成在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时候显得尤为吃力。在中医国际教育中,开设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经典著作鉴赏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尤为必要的。
二、高等中医院校留学生课程设置改革设想
(一)优化中西医课程结构比例,强化中医课程教学
1.强化中医主体地位
高等中医院校应合理安排中西医课程比例,在短暂的几年学习生涯中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目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课程开设的体制是同时开设,这样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应考虑调整开课顺序,将中医课程前移,在学生入学初的几年时间里,集中精力学习中医课程,待学生已建立起相对稳定牢固的中医思维模式,再集中学习相关西医课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解。
2.开设中西医比较课程
在国际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中西医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已日益扩展和加深。为实现中西医学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沟通,在学生升入高年级并已经可以分辨清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之后,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西医比较课程,使学生更深刻领会和掌握两种医学体系的理论,为他们以后的临床、科研提供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二)加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学习,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1.提升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中医学的各个教学科目中,经典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中医理论专业功底,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我们应多渠道的选择适合讲授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师,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各高校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提高加强经典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加快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
2.改革经典课程的教学方法
针对经典课程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参与性不强、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我们应鼓励教师大胆创新,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能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学生形成中医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指导实践。教师除了在授课方式上要创新之外,在教学手段上也要增加现代化元素,从而有效指导学生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
(三)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保持中医优势特色
1.创新文化教育活动方式
学校应定期为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并创新活动形式,以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领略其独特魅力。例如:定期举办中外学生交流会,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可以开展高校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联欢活动,参观游览名胜古迹等,这些活动不但能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要面向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讲授应当遵循面向现代化的宗旨。由于留学生汉语基础不牢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给教学带来不小的难度。针对留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讲课初期应当以专题讲座为主,学生首先暂时不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课本的内容为主,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但是,这样并不等同于学生不参与教学,只是在初期学生要以牢固基础为主要内容,待一段时间后再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当然,这也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进行组织课堂,掌握教学节奏,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结语
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应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促进高等学校国际教育事业的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霞,沈歆.高等中医教育应大力弘扬中医文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7(4).
[2]胡森.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必要性及思考[J].中医教育ETCM,2004,23(3).
[3]童瑶.中医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之我见[J].中医教育ETCM, 1998,17(1).
[4]宋健,董正华,史传道,崔晓萍,赵娴.关于加强中医经典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
[5]莫春梅,史伟,荣震.加强中医经典教学,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模式[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