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荣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190-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早已成为当代医院管理者的共识。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管理科学。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是医院质量的子系统,凡有经验的医院管理者都非常重视抓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抓好了,医院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患之间的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也在变化,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适应新形势,树立质量管理的新观念。
1 以人为本,明晰护理质量管理发展的根本趋向
不管什么行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由“重事不重人”向“以人为本”转变,是探索护理质量管理持续创新的关键。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护士。在传统的管理中,只关注护士把工作做出什么效果,做到何等程度,而对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心态与思维没有引起关注,即只“重事”不“重人”。护理人员是医院里传统的弱势群体,她们受社会偏见,以及病人对护理服务需求期望值过高引发的护患关系紧张,家庭重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个人情绪直接影响工作绩效,所以护理管理者应从心理角度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运用激励机制,为护理人员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环境。在充分培养她们专业素质与思想素质的同时,也应培训她们的法律意识与人文素质。如举办护士主题座谈会;鼓励护士提合理化建议;掌握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疏导,切实当好护士的“娘家人”。彼此尊重、理解,让护理人员轻松上阵,护理队伍将会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护理工作成绩才会突出。
护理质量管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以病人为中心”就是病人想到的,我们能做到;病人没有想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应推崇“感动式”服务,使病人、家属受到感动,绝不是一句得意的口号。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护理活动中,要教育护理人员:学会尊重病人,不分年龄、地位、种族、贫富,都应一视同仁;认识到病人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其次才是病人。要求护理人员用真诚的关爱、细致的照料、和蔼的态度,为病人营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
2 规范流程,彰显质量管理的效益原则
护理工作具有琐碎繁杂的特性,,于是护理管理就形成了“面面俱到”的特点,唯恐因某一环节因考虑不周而出现问题。做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要制定护理工作作业规范, 对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人员三基考核、急救物品、无菌物品等管理程序化,提高运作效果;规定对住院病人护理服务过程的控制,确保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从而保证医疗质量。
效益原理告诉我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分散的个人所没有的效益,用最少的投入,最小的消耗去换取最多的产出、最大的效益。对管理成效的评价,一是要看护理人员的潜力与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看服务对象对护理工作是否满意。在临床工作中,抓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过程是我们工作重点,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循环(A)的科学程序进行质控活动。通过及时质控、评价、反馈,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转移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以达到持续改进目的。在护理流程中,凡是与行业的目标、形象无关的环节,都应毫不留情的减掉,达到规范护理,“效”也就在其中了。
3 以制束人,营造质量管理文化氛围
传统的护理质量标准就是符合要求,按章行事,这并没有错,这种管理是“内敛”的,但在病人对护理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怎样让病人满意,才是护理质量的标准,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不仅要符合制度要求,更应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范围广、分工细、内容多,落实护理质量标准,要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全体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岗有人,人尽其责,让全体护士主动参与到质量改进的工作中去,转变“你要我怎么做”為“我应该怎么做”,形成宏观控制与微观结合的长效机制。
实践证明,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素质,科室的日常管理轻松了,抓业务、抓技术的时间充足了,护士主动参与病房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增强了。就能在病人需要之前为病人解决问题,护理质量标准能得到真正落实,为病人提供好全程护理服务,在医患间架起了和谐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