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5-30 00:29:51吴拥军李爱民严道南耿晓文张世中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学

吴拥军 李爱民 严道南 耿晓文 张世中

【摘要】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中医学临床课程,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结合紧密的一门学科,对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是中医耳鼻喉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目的之一,研究对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有效探索。

【关键词】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教学 临床能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B-b/2009/01/032。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56-01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临床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医德人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结合多年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教学和临床实际工作,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临床能力,结合专业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注重临床能力培养,进行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改革

中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坚实的中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较扎实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临床中医人才。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我们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我们遵循中医临床课程必须以“实践为本”,进行课程结构改革,规范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技能培养,设立临床实验技能课,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基础性和普遍性的诊疗操作技能,并对学生进行规范的操作训练,训练内容可包括常见的诊疗技术、常见手术的基本操作等,从整体上提高学习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学生的专业技術素质。

2.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开展PBL教学[1]、案例式教学

以临床问题为中心,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情景,引导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习得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主张在中医耳鼻咽喉科教学过程中要开展PBL教学、案例式教学改革,其教学过程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知识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加强对于中医耳鼻咽喉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传统的大班集中讲授的方式。如对耳鼻咽喉各个器官的应用解剖与生理特点等章节内容进行强化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概念、理解工作原理,这是学生进入案例式学习阶段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其次我们采用案例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理想的、综合性强的典型病案,提出有针对性的各种问题,选择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中真实存在的病例问题,问题涵盖相关章节的全部知识点。尽早地把问题呈现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寻求问题解答方案。然后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主分析讨论、报告病例,教师即时指导解答疑难,并评定学生病例报告的质量。本过程要把大班教学分成不同的小组,实行小班化教学;最后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通过病例分析、讨论,强化课堂所学的知识,不仅对理论授课内容进行了领会、思考和再记忆,而且对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获得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训练了中医临床诊断思维能力,掌握了正确的中医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指导依据。

3.学习上尽早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

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或病人指导者,是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经培训后,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2]我们在中医耳鼻咽喉科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既避免了标准化病人选择、培训以及不能完全适应教学时间等问题,又可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巩固作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还节约聘请和培训社会上其他标准化病人所需的大量资金。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具有生理器官体积小、解剖结构复杂等特点,其疾病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均有别于其它临床学科,学生常常觉得知识抽象,难以理解,在学习上容易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为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模型和标本等教学工具,将难懂和难理解的知识点形象化,充分利用解剖实验室和各种网络视频影像资源,而且可以借助实体标本和模型进行讲解,并针对临床专科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的需接受较全面的临床综合技能培训,例如: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病史采集、症状体征演示演技及考核培训等方面内容来培训学生标准化病人,让其感受某种耳鼻喉常见疾病,并通过模拟临床教学场景,给学生以直观印象,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标准化病人的角色扮演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学习需要,可以安排标准化病人与其他学生角色互换,互相提问,熟悉相应部位和形态,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医耳鼻咽喉科“三基”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和对病人尊重和爱护的医德人文素养。

4.开展形成性评价,调整考核侧重点,注重临床能力评价

课程考核评价方面,我们尝试开展形成性评价在评价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强调对能力考核的评价,更加强调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改进提高的评价。[3]比如在课程PBL教学过程中,首先给同学多次首先学生根据问题已提供的信息(如病史、症状等),结合原有知识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的方法,列出待解决的问题和待收集的资料;再通过看书、上网、咨询专家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收集信息和资源以完善假设;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探索得出结论,提出解决办法;最后各小组陈述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的评价与反思是在每一个问题完成之后和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并回顾、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最后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在整个评价过程中,重在过程和环节的评价,轻结论、结果性评价;重在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与不足,并帮助分析原因和改进提高,轻直接给出优良中差这种结论;重在考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轻只注重理论和知识掌握的考查。

5.注重加强医德医风、医学人文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无论在课堂教学上还是在科室实习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构建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强调学生“三基”培养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医德医风及专业思想教育。始终让学生明白医学是一个发展性的学科,而医生职业是一项高风险职业,从事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医德和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疾苦。作为一名医生,必须牢记救死扶伤,终身践行人道之义。恪守医学道德的最基本原则,与人为善,与患者为善,虚心学习,团结同事,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既赢得患者的赞誉,又赢得同行的尊敬。医德培养的实质就是医德语言修养、语言表达及医生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交际能力等的综合培养。具备良好的医德人文素养,是构建和諧医患关系、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首要条件。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性,以及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现代医学要求医生应具备四个要素: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有效的沟通能力并熟知医疗法律法规。[4]因此,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的任务在于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形成性教学评价、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医德人文素养的提高,来训练学生掌握临床知识的理论和技能技巧,同时注意培养其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等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慧娟,袁芳,武宇明.PBL教学的开展条件和模式探索[J].教育战线,2009,(7):93-94.

[2]刘亚伟,戴兵,姚定康,等.标准化病人在实习前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中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94-95

[3]卢敏.形成性评估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 130-131.

[4]Jan C. C. Borleffs, Eugène J. F. M. Custers, Jan van Gijn. Clinical Reasoning Theater: A New Approach to Clinical Reasoning Education [J]. Academic Medicine,2003,(78):322~325.

作者简介:

吴拥军(1973-),男,汉族,江苏扬中人,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6期)2015-03-01 03:51:42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