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研究

2014-05-30 23:57郭超
中国电力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期,政治理论课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政治运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政治标语口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不断发展,各种活动成为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各种新兴载体不断涌现。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和拓展,形成了现在多管齐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风格。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未来发展趋势越来越清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作者简介:郭超(1987-),男,浙江长兴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基于SWOT分析法的高校国际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209-02

20世纪90年代,载体一词被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概念应运而生。[1]但这并不代表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存在。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始终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伴随。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脉络,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高校运用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些时期,政治生活成为了当时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1.政治理论课教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开设系统的经常性的政治理论课当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政治理论课教材因此也成为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基本的载体。

1952年10月,高等教育部根据政务院的有关规定发布了有关的指示、决定和通知,明确规定把政治理论课作为“一切专业的基础”,要求在各专业中开设政治理论课。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课教材主要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理论课曾被一度停止,被政治运动所代替。但政治理论课教材这一载体对当时大学生进行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奠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2.政治运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时期,政治运动十分频繁。为了适应当时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密切配合党的中心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教授最基本的政治理论课,还肩负着发动师生参加政治运动的任务。这一时期,高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使大学生接受阶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参加“三反”、“五反”运动,防止大学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等思想余毒的影响;参加抗美援朝运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组织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让大学生与资产阶级的思想划清界限;投身思想改造运动,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完全演變成了政治运动,甚至演化成了阶级斗争。这些政治运动使当时的大学生彻底接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但是受到其中某些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政治运动的主力军,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很多恶劣影响。

3.政治标语口号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发扬我党一贯的传统,提出了一系列口号来领导和号召全国人民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来。这些口号也鼓舞了当时的高校大学生,使他们深受教育,同全国人民一起投身到了各种运动之中。在政治运动频繁的这一时期,标语口号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载体。

朝鲜内战爆发之后,美国趁机介入,并威胁到了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政权。此时,中央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鼓舞了一部分有志大学生弃笔投戎,走到了抗美援朝的最前线,为保卫祖国付出了青春和生命;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央提出了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口号,使大学生分清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更懂得了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针对建国后在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中央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口号,使高校大学生深受鼓舞,积极投身到了各种科学文化研究之中,高校一片生机勃勃;“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口号的提出,更是使高校掀起了一股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培育了大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2]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实现了战略转移,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中心工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国家的根本任务。[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经历了“98”方案和“05”方案两个阶段。1998年4月,中共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做了一次新的调整,推出了“98”方案。本科阶段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五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思想品德课程。进入新世纪之后,教育部又推出了“05”方案。“05”方案要求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等必修课程,另开设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程。[4]

2.各种活动成为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新时期的大学生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和学习环境,但他们身上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他们脱离实践、对国情民情缺乏了解。高校意识到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当引导他们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1987年6月,国家教委和团中央发出了《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大学生走到生产建设的第一线去,向实践学习。意见发出后,全国各地高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据统计,当年有100多万大学生参加了各类实践活动。世纪之交,全国各个高校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服务、“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服务尤为突出。除了这些实践活动之外,高校团组织还定期号召大学生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各类团日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活动不仅使大学生了解了民情国情,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更加有效地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服务了社会,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好评。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3.各种新兴载体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兴事物不断出现,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载体的出现,更是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网络载体形式多样,主要有网站、论坛、博客、QQ群等形式。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大学生提供了课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网站能够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众多形式的教育资源,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妙趣横生。论坛、博客、QQ群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进行互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近年来,微博这一新兴网络载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宠,微博传播范围广、更新速度快,运用得当,会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种网络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至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已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和拓展,形成了现在多管齐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风格。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未来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清晰。

1.各种主要载体将不断发展

一直以来,政治理论课教材和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政治理论课教材承载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信息和内容,负责向大学生系统地传递政治理论和思想。新中国成立至今,政治理论课教材不断发展,从开始数门零散的课程发展到了现在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体系,传授的知识和思想脉络更加清晰、内容更加完善,对大学生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亦将更加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必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补充新信息和新知识,以把最新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大学生。这种具有综合元素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宠儿。它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改革开放以后的活动载体更是形式多样,极具趣味性,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成果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高校未来将会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活动主题,并鼓励最广大的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2.各种隐性载体将不断被挖掘

标语、横幅、宣传栏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隐性载体,它使用的是广告的传播原理。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各种标语、横幅。标语一般设置在教室、走廊外墙,横幅设置在校园公路上方,抬头可见。这些标语、横幅大部分是一些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口号,大学生穿梭在这些口号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载体是一个开放集合,不仅仅只有标语、口号、宣传栏,校园中的雕像、高校发给大学生的一条短信息、校园广播中的一段宣讲都能使大学生在各种生活、学习中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载体让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了课堂,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未来高校将会进一步挖掘各种可以利用的隐性载体,以发挥出其最大的教育功效。

3.各种载体的运用将更具针对性

第一,高校将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运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将更多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给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基础;大学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将更多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一载体,让大学生走出课堂,从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大学四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就业、升学等压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宜参加过多,更适合采取各种隐性载体对其进行教育。第二,高校将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运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专业不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将有很大的不同。文科生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内容,可以较多使用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而理科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内容接受度较低,可以用各种隐性载体来对其进行教育。第三,高校将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采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一些贫困生思想较为自卑、封闭,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很有可能造成他们的反感。对于他们,应当采用更具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谈心、聊天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未来以班级、团支部、党支部等为单位的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心理类型大学生的受教育需求。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采用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靳珠.大众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2]渠長根,贾迎宾.标语口号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形式[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3):19.

[3]骆郁廷.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8,(19):38.

[4]李程程,李玉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经验教训浅析[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3,12(4):86.

(责任编辑:孙晴)

猜你喜欢
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