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课程评估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2014-05-30 13:57杨永华谢鸿全
中国电力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杨永华?谢鸿全

摘要:课程评估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从整体上论述了课程评估的内涵、目的和意义,课程评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组织实施,并针对目前课程评估的现状,提出了课程评估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课程评估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關键词:课程评估;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杨永华(1989-),女,河南焦作人,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谢鸿全(1972-),男,四川南充人,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教授。(四川 绵阳 6210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80-0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课程评估作为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吸引了较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也被国内众多高校所重视。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全校重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南科技大学于2013年开展了本科公共基础课程评估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次课程评估工作过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总结,并结合对历年课程评估相关文献的调研,发现了课程评估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个建议,以期总结经验为高校开展课程评估工作提供更好的方案。

一、课程评估的内涵

课程评估是院校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与评估是推动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1]对课程评估内涵的深入认识和了解是高校课程评估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明确了课程评估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开展课程评估工作。然而,对课程评估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多数研究者的表述不尽相同,如王根顺教授早在2003年就提出:“高等学校课程评估,即对列入教学计划的单元组成——课程的特征,根据理论和教学原则提供的规律认识,运用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手段努力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为实现该课程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功能,对课程及其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而进行的评判,给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2]笔者在对课程评估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对课程评估的内涵有了全面的认识,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整理,表述为:课程评估是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多维度的评估方法,对列入课程计划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课程特色等相关问题,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判断,并总结课程存在的问题,为课程的再建设提供建设性方案的过程。

二、课程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评估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课程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考察课程情况,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促进课程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深入改革,从而全面提高高校的课程教学质量。西南科技大学此次全校范围的课程评估工作,取到了显著的成绩,对西南科技大学课程建设起到了重大影响,从中也体现出课程评估的重大意义。

1.课程评估有利于全面了解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通过课程评估,确保评估专家、学院领导以及课程主讲教师对课程建设中的师资条件、教材建设、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其作出科学性的诊断,使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各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成为合格课程,然后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优秀课程。把课程建设的重点引导到既有保障基础,又要发挥优势和形成特色的方向上去。[3]

2.课程评估有利于将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课程评估有利于将传统的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理念”,“多样化理念”,“主体性理念”等全面落实到课程教学中。课程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课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态度等多方面,由教师自评、学生评教、专家审核等多角度的进行评估,可以检测课程实施的诸多环节是否实践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为课程建设更好地落实先进教育理念提供了建设性的方案。只有课程建设符合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课程评估有利于促进校际间的教育工作经验交流

各高校对课程评估工作都高度重视,在宣传动员、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建立、评估专家遴选、课程评估组织实施计划等方面都进行了科学谋划,精心组织,需要院系多个部门、人员的参与和配合,才能顺利开始课程评估工作,这就为各部门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互相探讨沟通的机会,同时也为共同参与评价的各门课程提供了互相借鉴学习的机会。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各门课程的长处与短处,课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吸取对方的宝贵经验,明确课程仍需要改进的方面,形成良好的课程建设交流氛围。[4]同时通过课程评估,可以有效的让教师参与进来,积极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等新型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课程评估方案设计的原则

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是衡量课程建设评估的标尺,课程评估只有依据教育教学规律的评价标准来实施,才能确保课程评估达到预期的评估目标。在课程评估工作中,课程评估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课程评估可以规范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即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督促学生自我总结,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与“学”的一般规律是课程评估工作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违背了“教”与“学”的一般规律的评估方案,不能正确规范教学过程的相关活动,不能成为课程评估工作的导向,这样的评估方案即使再完美,也是不可取的。

2.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制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时,要尽可能的将课程教学的相关活动细化,对可以直接量化评估的教学活动进行量化处理,以减少由于人为的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评估结果产生误差,从而有效增强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便于对相关课程区分等级。同时评估指标体系又不能一味地追求量化,有些课程独具的特色、艺术性以及教师的风范等只有通过一些定性指标才能很好地体现。因此,课程评估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有弹性或置换指标,而不能千篇一律。[5]

3.独特性原则

课程评估的目的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等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制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独特性原则,充分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制定一些能反映课程特色的指标,发挥各专业课程的优势,凸显学校特色办学的教育理念。

四、课程评估的组织实施

课程评估的过程是否规范合理,直接影响了课程评估的质量。对课程评估实施过程进行详细部署,是后期课程评估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课程评估的实施过程,必须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目前各大高校都经历过课程评估,许多学者也对课程评估的组织实施过程进行过研究和探索,如:许迎军将课程评估的主要程序简单概括为“确定目标—收集信息—形成判断—促进建设”;[6]黄应堂认为课程评估是通过“评定—评价—鉴定—测评—评级”来实现的。[7]

以西南科技大学2013校级本科课程评估工作为例,在经过周密计划和准备之后,主要的实施过程为:一是召开学校评估专家组会议,部署校级本科课程评估工作;二是评估专家组成员到课堂上随机听课,并且对学生做问卷调查;三是评估专家组成员到学院进行评估,各学院课程负责人向专家组汇报,并当场回答专家组提问;四是专家组根据自评材料,深入各课程进行实地考察,必要时召开师生座谈会;五是依据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评价,并汇总结果,提出评价等级;六是评估专家组向学校反馈评估结果,经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审定并报学校领导签署意见后在校内公布;七是对优秀课程进行表彰。

五、课程评估中出现的问题与分析

课程评估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尽管课程评估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有众多院校有过尝试,但高校课程评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认真思考。

1.课程评估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课程教学的质量水平,即教学效果,多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目前多数高校开展的课程评估的实施程序中涉及到学生的,只有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且多数是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部分高校采用学生网上评教的方式开展,评价指标多数是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活动、教学态度等教师的课堂表现,并不涉及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兴趣、能力养成情况等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的评价,以致于通过课程评估无法了解到学生通过学习是否体验到了收获和成果以及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只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水平才能提升,才能真正达到课程评估的预期目标。

2.课程评估过程公开程度不够,不利于各课程间的横向对比

由于课程评估的方法手段选择不当,如请外地专家、专家组到学院实地考察等,使得课程评估进程缓慢,评估过程不公开,导致一些参与评教的教师无法确认评估进程,只能等到评估结束、信息公布之后,才能知道参评结果,使得同时参与评建的各个课程之间无法及时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沟通学习,不利于各课程之间的横向对比。

3.重课程教学,轻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课程评估都局限在对教学活动相关方面的评估,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等,而忽视了对课程设置本身的审定,如课程的结构和功能、课程的本质、课程的系统结构等。只有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符合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课程评估中会遇到,有的学生在没有学习前沿知识的情况下学习后续课程,认为非常吃力,普遍反映课程难学。

4.重基础课程,轻边缘课程

由于评估工作复杂繁琐,评估所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广,再加上基础学科在整个高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多数院校将重点放在基础学科的评估建设上。另外,通过对全校基础课程的评估,已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学院、专家等筋疲力尽,对于全校其他上千门专业课程的评估,多数院校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致于对其他专业课程的评估只是草草了事、走个过场,或者干脆拒之千里,被推得遥遥无期,而那些被边缘化的课程多数恰恰是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最有利证明。因此,目前课程评估出现的重基础课程评估、轻边缘课程评估的现象,不利于高校实现优质办学、特色办学的目标。

六、课程评估改革建议

课程评估是高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课程评估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努力解决。对于上述课程评估中所出现的几个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估

课程评估要体现工作过程的特点,仅以学生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的依据还不够,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阶段性的成果评估。要明确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过程中每次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活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标准,可采用学习档案袋、设计学生自我总结表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提高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程质量。通过加强对学生过程性评估的重视,从学生的反馈中能及时发现在教师教学中、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纠正。

2.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估系统,保证课程评估过程公开透明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应派高校课程评估管理机构负责开发课程评估系统,通过对课程评估系统的开发,可将目前课程评估繁琐复杂的工作信息化,从而有效地提高评估效率,同时也可避免在评估数据统计时人为产生的错误。通过课程评估系统能实时更新评估近况,专家组的评估意见能随时反馈给各个课程的负责人,各个课程的负责人也可随时浏览所有课程的评估近况,保证了课程评估工作的公开透明,为教师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各个课程间的横向对比,帮助教师及时改进自身不足,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3.加深对课程系统的认识,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

课程评估的对象是课程,因此在课程评估时要求课程评估专家、学院课程设置负责人等加强对课程系统的认识,有明确的课程意识,对参评课程有全面的认识,包括课程的本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课程的结构与功能、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等,考察其在设置上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其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是后期开展课程评估工作的基本前提。

4.注重特色专业方向课程的建设与评估

为了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应注重对学校特色专业课程的建设与评估,保证特色专业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同时要加强教材建设,选用更贴近于课程设置实际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高质量教材。学院要加大投入,按照专业渗透、注重应用的思路,收集整理更多的专业应用案例,立项建设符合学校办学定位、适合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满足学生后续专业学习的特色教材,在促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注重特色专业课程的建设与评估。

七、小结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课程评估是重中之重,课程评估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理应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学校不断进行的课程评估中,只要多总结经验教训,改善评估方式,完善评估機制,就能更好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整体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从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蔡秋华.抓课程评估促课程建设[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3).

[2]王根顺,刘亚军.高等学校课程建设与评估的理论与实践[J].兰州大学学报,2003,(4).

[3][4]李挺.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评估工作[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1).

[5]王桂林,宋秀红.高校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的理论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

[6]许迎军.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1).

[7]黄应堂,段清宏,等.关于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1).

(责任编辑:孙晴)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发酵设备与实训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