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读法在文本阅读中的运用

2014-05-30 23:13:24温雪瑶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精读阅读运用

温雪瑶

摘要:所谓精读,就是在泛读、浏览文本之后细心阅读,是对整个文本或定位某个片段的精细化阅读,其目的是品味,品味出构思立意、语言运用、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精妙之处。运用精读的方法精心读书、细心品味,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文修养和文化素养,帮助其积淀成厚重而且可支撑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底蕴。

关键词:精读 文本 阅读 运用

文学类文本阅读可划分为诸多层次,达成不一样的教学目的。根据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文体特征制定不一样的阅读层次,针对不一样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考量标准。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张阅读教学常规过程应由引导→研读→运用三个环节组成。强调通过阅读这一过程应当使“作品和学生的思想感情进行真正的交流”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朱绍禹、傅永安、刘淼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提出根据文体、风格、作家、时代等不同,品味语言运用的特点。如散文应注重品味语言的精练、优美、朴实、含蓄;小说要注重品味语言的极富个性化;戏剧要注重品味语言的动作化,诗歌要注重品味语言充满想象的意向。潘新和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提出不应拘泥于教学的固有环节,而应注意感知、理解,实践环节之间的融会贯通的观点。但是,无论怎样的划分,无论什么人无不在强调精读法的运用,或者是无不提倡精细化阅读。

所谓精读,就是在泛读、浏览文本之后细心阅读,是对整个文本或定位某个片段的精细化阅读,其目的是品味,品味出构思立意、语言运用、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精妙之处。精读的目的还在于感悟习得、赏析提高、积淀生成。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运用精读的方法精心读书、细心品味,也就是精细化阅读,以此提高学习者的语文修养和文化素养,尤其是帮助其积淀成厚重而且可支撑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底蕴。具体来说,在文本阅读中,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运用精读法。

一、抓住作者行文中的关键之处,定位阅读,精准阅读

作为读者,应该紧扣文本的文眼,利用文眼与文本各个细节之间的逻辑关联,达到渗透、辐射全篇的目的;作为执教者,更应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开掘出文眼,继而向全文的纵深迈进,感受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妙处,减少教学的消耗,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益。如《莫高窟》中描写彩塑时,以“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作为本段的文眼,分别以菩萨、天王、力士以及卧佛作为描述的对象。但不管文本如何描述、事物如何众多,只要扣住了以上的文眼,作为读者就可以围绕着语言是如何突出其“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这一特点来进行体悟。同时,这也给阅读教学指明了基本的方向与策略。方向,即教学内容层面的基本构建,围绕着语言表达特点的方法进行;策略,即教学手段层面的践行,通过品味描述性词语与文眼之间的联系,通过辨析、感悟、诵读与积累进行。这种扣住文眼进行文本细读与教学的策略在阅读教学中非常常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善于比较,于比较中加强感悟

对比研读,在互文中洞悉每篇文本在语言、结构、技法等方面的特点是实施文本细读的重要策略。在现行教材的编排准则下,对许多入选教材的文本都进行了删减与调整。这样的调整并非出于对文本质量的衡量考虑,而是众多非语文因素下被动式的改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本的质量。作为文本的细读,绝对不能甘心停留于教材给予我们的内容里,而要在与原文的對比甄别中,实现对教材文本理解的飞跃,有对比才有鉴赏,有鉴赏才能真正了解。大家耳熟能详的《月光启蒙》,在入选教材时,编者出于种种考虑将原文中的最后一段全部删去。但通过对整篇文本价值意蕴的通盘考量,这一段的删除对文本的整体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原文最后一段对母亲老态龙钟的描写与前文中母亲的可亲可敬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母亲形象的伟大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在这一案例中,通过在原文与选文之间的对比赏析、互文补充,既让学生对选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了不迷信书本的主观意识。

三、定点训练,反复训练,练就精细化阅读的习惯

文本创作是作者个人情感和价值因素充分彰显的过程,文本形成的价值体系与作者本人的生命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大有关联。所以,有专家呼吁:文本解读完全不必仅凭教师个人的冥思空想,有时查阅必备的补充解读资料可以更好地拓展教师解读的视野与途径,帮助师生更全、更深地理解作品。如于谦的《石灰吟》,全诗仅仅28个字,却印证了诗人一生的发展轨迹。在解读这首诗时,笔者查阅了于谦的生平,特别对其为官事迹、迎敌救皇、处以死刑等资料进行了详尽的阅读,还收集了后人对其一生的功过评价。这些为教师对这首诗的整体把握奠定了充分的认知基础,直至发现这首诗其实正是于谦一生发展的对应凭证,从而在最后使得教师设计出了:少年抒怀、为官感悟、临刑陈辞、后人评价的朗读环节,达到了物中有诗,诗中有人的教学目的。实现文本细读的方式与途径还有很多,其中必须要指出的是,了解作者自身对于文本的评价与看法,也是实现准确、细致把握文本的重要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曾指出: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读书。其实,这就是要避免学生在俗套化与权威化中迷失自己。因此,文本细读既要重视文本自身,更要关注生本资源,做到文本与生本的自然融合,这才是实现文本细读的真正途径,更是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精读阅读运用
新国标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3:06:17
浅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3:08:09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6:45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9:43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