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女生成才弱势的负面心理分析与应对思考

2014-05-29 17:19李云
成才之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

李云

摘 要: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道路上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进行女大学生成才的心理困惑研究,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女大学生成才教育,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职女生;成才弱势心理;应对策略

女大学生在专业素质、创造性和成长能力方面都要弱于男生。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与发展的道路上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女生要成就事业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调动女生成才的积极性、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障碍,从而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去勇敢地面对自我,面对世界。

一、女生成才过程中的负面心理表现

(1)依赖心理。女大学生依赖心理,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目标失落和目标模糊的问题。她们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顶峰,缺乏干事业的雄心志。由于在个人发展上缺乏目标,学习失去了动力,一些女大学生变得胸无大志、懒懒散散,进取意识日趋淡薄。在考虑未来时,很少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想将来能有一位令人羡慕的丈夫。一些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把诸如主动性、独立性、竞争意识、事业心等看成是男性化的品质,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形成了个性上的依附性和缺乏创造力,这是形成女性社会成就不如男性的主观因素之一。依赖心理大大束缚了女性追求成功的上进心。

(2)情绪化心理。情绪化是女性从业者容易出现的一大弱点。在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她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弱以及抗干扰能力差,她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害怕再失败、再次受挫,从而畏缩不前。她们在意外界的议论与评价,较易被他人意见所左右,其情绪容易波动,常受一点小事的影响。调查发现,有 55.4%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不够稳定, 10.9%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变化很大。在情绪基调上,34.8%的女大学生情绪时好时坏,15.2%的女大学生经常为一点小事烦恼。这必然造成女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的某些不足,也使得女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容易发生动摇,在事业追求上缺乏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精神。

(3)自卑心理。自卑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不如人的感觉,担心自己笨拙,对自己价值的怀疑,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一种失去平衡的行为状态。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但处理得好会使自己超越自卑去寻求优越感,而处理不好就将演化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女性一生要经历特殊的五个生理期,这些给女性成功带来一些男性所没有的特殊困难,使女性学习和事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甚至中断。此外,女性一般身体与体质较弱小,生理负担沉重,加上逻辑思维能力不如男性等,女性这些固有的特点,往往给她们在智能的发挥、职业的选择、成功的机会方面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女性成才的艰难,而使不少女大学生产生“女不如男”的自卑心理。

(4)空虚心理。空虚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失衡下的自我情绪体验。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个人无所适从时,或者个人理想被无情的社会现实所抹杀时感到空虚,无所事事,感觉自己精神世界仿佛是空臼的,对生活失去了新鲜感,对自己的追求没有任何积极进取之心,而对庸俗无聊的琐事反而变得关心,而且从中得到刺激。目前在女大学生中空虚心理表现尤为突出,不少女生谈恋爱、睡懒觉、逛街、上课时间打麻将消磨时间。

(5)嫉妒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种失衡的缺陷心理,它是由于羡慕一种较高层次的生活,或者想得到一种较高的地位,想获得一种较贵重的东西,当自己未得到而身旁的人或处于同等位置的人先得到时产生的一种失衡心理。女性由于性格所致往往心胸狭窄,当看到其他女性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时心理就感到不是滋味,尤其看到自己身边的人或与自己目标一致,水平相当的人超过自己时更易表现出嫉妒,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成长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障碍,影响自身进步发展。

二、女生成才过程中产生负面心理的原因分析

(1)女大学生心理的历史原因。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在我国古代由于政治经济的不发达和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压迫,大多数女孩儿根本就没有机会读书。家境贫穷的当然没有能力送女孩儿读书,因为她们要过早地担当操持家务、教养幼弟的责任;即使是富裕家庭的小姐们,也无法像她们的兄弟一样走进书院或者跟着私塾先生读书,因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儿只须学会如何相夫教子即可,不必研习学问。从实际的情况看,即使有奇女子横空出世,一样没有办法改变女性的命运。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向不是女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思想仍然影响着今人的思维。几千年积习下来的陋习让很多女孩儿几乎自出生以来便遭到了很严重的歧视性对待,大部分地区甚至包括一些大城市,女孩子们都没有办法享受到与同龄男孩儿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在一些落后地区,女孩子更是悲惨地被剥夺了此项权利。而有幸读到大学阶段的女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承受了比男生更大的压力。她们对自己的能力不甚了解,对自己的前途很不明了,因为那些传统的封建思想同样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她们,她们会感到诚惶诚恐,感到茫然无措,甚至感觉到自己的无助。

(2)困扰女大学生心理的生理原因。从生理角度来讲,女生也承受了比男生更多的压力。她们的身体素质不一定差,但毫无疑义地比男生的力气要小,在相当一部分需要体力的学习和生活(比如搬运教具、体育竞技等)中必须不时向她们的男同学求助,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女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困扰。另外女生们还要承受生理期的折磨,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会感到疲劳、烦躁、没精打采甚至疼痛,而教学计划和生活都要如常进行,不会为女生们提供任何方便。在这时没有人能够给予她们实质的帮助,即使可以,很多女生也不愿意将自己如此私密的事情示人,从而羞于开口。但是不说不代表这些事情没有在困扰她们,月月如此周而复始,是很影响女生们的心理的。

(3)困扰女大学生心理的社会问题。我们到学校的教务处随便翻看一下成绩单,就能够发现每个系、每个年级、班级, 都是女生们的成绩名列前茅,那些获得班级、学校奖学金的也多是女生,她们比大多数的男生更加勤奋、表现得更为出色。然而某些新闻媒体有“妖魔化”大学女生的倾向,拜金、性开放、不学无术等等大帽子铺天盖地地压下来,一些负面报道,造成人们对大学女生的误解,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学女生的不满,给女生们带来心理压力,不利于女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女生成才过程中负面心理的应对思考

女学生的成才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直接关系到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女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正确引导,她们是很难自己走出误区的。目前的大学教育,并没有把这个问题真正重视起来。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心理教育的课程并鼓励学生积极向心理医生求助,其效果也很不理想。因为泛泛的课堂教育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也无法做到对症下药,那么应该怎样改善这个问题呢?高等教育不应该仅仅把目光放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心理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我们谈论教育时经常说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各高校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让所有女生们都能够成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1)积极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安排有教育经验和医学背景的医生担任老师,分专题分重点有计划地开设适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健康教育选修课、性健康教育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普及女大学生健康保健方面的相关知识,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自我,提高适应社会成就自我的能力,真正使女大学生树立起“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挑战。

(2)组织女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一种形式,社团的组织原则、规章制度和活动是民主、平等和生动活泼的,每个成员都是社团的主人,有权利管理社团的事务和活动,有义务为社团的生存和发展做贡献,这种形式充分体现了成员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女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有助于投身社会实践、陶冶情操、提高综合能力。社团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培养女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是促进和帮助成员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方式。

(3)组织女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少女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而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而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能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激励,激发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确立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使生命向着更健康、更和谐、更完善的境界推移。学校除开设体育课程外,要积极利用第二课堂作用,开展适合女大学生身体特点的强度适中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特别是参加一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解除烦恼、不安和自卑,使情感得到发泄,精神紧张程度得到缓解,情绪趋向稳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及自豪感和自强精神。

(4)有目的地引导女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网络成为大学生进行朋辈心理保健的重要途径。一般我们将心理咨询称之为心理保健的专家路线,而学生自我调适或向亲朋好友倾诉称之为心理保健的非专家路线或自助式心理保健,而后一种保健方式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在调查中都是大学生进行心理保健的首选,并且朋辈心理保健途径占明显优势。同时在选择沟通途径上,网络表现出比电话、普通书信更强的竞争力,成为继面谈后大学生的第二选择。笔者调查的421 名学生中有50.4% 的人表示自己曾利用网络聊天工具与人谈过自己的心理困惑。女大学生比较认可网络作为心理保健的一条途径,31.6% 的学生认为网络进行心理保健最大的优点在于不受时空限制。

(5)组织女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转变认知观念。女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扰主要源于其视野狭窄、观念陈旧、完美求全和过分概括化等其非理性的认知倾向。只有经过合理的认知重构,她们才能恢复健康、愉快的心态。通过阅读适宜的相关文献信息,其观念则能发生隐性调整,特别是某些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主动放弃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艰苦创业、施展才华取得成功的事迹报道,对开阔就业视野、改变原有不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6)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女大学生参加团体心理咨询,通过同辈教育互相帮助成长。对少数女生加强个案心理咨询,使女大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金盛华.当代中国人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1999(3).

[2]林崇德,孔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3]樊富旦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刘杰,张蓉.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2(4).

[5]唐柏林.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6).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
刍议智慧金融下的精准扶贫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