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
摘要:“读”是任何语言教学中任何阶段都需包含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阶段对英语学科“读”的教学要给予更多关注,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本文从朗读的现状及朗读的意义出发呼唤教师和学生重视朗读,加强朗读训练。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训练
一、朗读的现状
1.教师对英语朗读技能掌握不够熟练
当前,中小学专职英语教师相对短缺,很多英语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而有些教师在朗读方面疏于研究和学习,对朗读技能掌握得不够熟练,不能很好地驾驭朗读教学。
2.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
在笔者观摩过的小学英语课中,教师往往都热衷于多媒体教学,整个课堂教学在说唱、表演、游戏中热热闹闹地进行并结束,忽视了朗读教学这一基本功的训练;还有的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成绩和分数,把教学重点放在词汇、句型和课文的讲解上,不停地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不愿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上,不去关注学生读的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语气、语调、节奏等问题。重笔试轻口语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普遍现象。
3.学生朗读时出现的问题较多
由于缺少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学生们在朗读时不能正确运用语音、语气、语调、节奏等语言技巧,口语发音与标准英语相去甚远,语感差,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朗读失去信心,怕张口,朗读成了学生们英语学习的短板。
二、朗读的意义
朗读是运用语音、语气、语调、节奏等语言技巧对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把视觉形象变成听觉形象,准确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换言之,朗读就是用声音对文字作出最佳诠释。
1.朗读有助于增强记忆
我国老一辈英语教育家葛传渠曾极力宣传朗读的益处,他说:“朗读是帮助你记入心中,而记入心中对于志在写的好的一切人是必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表明朗读有助于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学习同一份材料,进行纯视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住70%,进行纯听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住60%,而视听觉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三中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是40%,15%,75%,可见,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占主要作用,试听并用则效率更高。一个人在朗读时,眼、耳、口、舌等感官协调配合,共同刺激大脑神经中枢,从而在大脑中留下被感知对象的深刻印像。朗读次数越多,记忆越深刻,记忆的内容越丰富。
2.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生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专家把言语的发出到言语的接收过程看作是一个言语链,认为说话人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大脑的活动是思想和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大脑的思维活动就是语言符号,语义表达的协调与融合,学生究竟能吸收多少语言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脑对语言形式和语义内涵进行协调加工的运行质量。由于我们的学生缺少运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环境,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当英语的词、形、声、符和深层语义还没有达到协调融合的时候,加强朗读训练是培养英语语感的有效方法。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理论进一步证明,经常性的英语朗读训练有助于建立起英语词、形、声、符和语义内涵之间的联系,形成最基本的英语语言系统,培养出英语语感来。正如王德春先生所说:“朗读是提高语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3.朗读有助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杨志伍翻译家曾经说过:“朗朗上口而后铭记在心,久而久之自能言语有章,行文有法。”张志公语言学家也说:“经常朗读优美的课文,可以丰富词汇、熟悉句型,有助于提高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事实也证明:善于朗读的学生,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强。
三、培养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机械朗读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朗读,如:泛读法、解读法、交互法、分组法、表情读、对话读、抽签读等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倾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相关的影碟,然后模仿练习,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唱歌,演讲)也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朗读英语的兴趣。
2.培养学生正确发音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发音准确、朗读流畅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要能充分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无误地听懂别人所说的话,说话者一定要发音清晰、语言流畅、节奏抑扬顿挫、语调得体,否则,语言的交际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语音、语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朗读是一种全面的语音练习,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起始阶段,应鼓励学生朗读所学材料,要求正确地发出每一个音;注意语音在连贯句中的变化,做到连读;要求按照内容正确划分意群、安排停顿;要求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节奏等语言手段准确生动地表达语言材料。英语语音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发音上的错误往往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例如:bad和bed两个词发音略有不同而词义却相去甚远。每读一段新的文字,应先发准单词语音,再追求语调,语气、意群、切分等的准确,逐步流畅和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多听录音,把握好基本语音、语调、重音和情感基调,然后模仿朗读,加强训练。
3.齐抓共管确保朗读时间
学校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尽量让学生得到朗读的机会。例如,让学生跟录音读单词、对话和课文。让学生组队朗读并尽量从中找到错误之处予以纠正,朗读前教师要讲解材料中的某些生词、词组和难句,使学生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小学阶段英语课时少(多数学校每周3到4课时),而训练项目较多,课内朗读训练是有限的,把朗读延伸到课外势在必行,因此,学校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家庭中搞好朗读训练。具体操作方面可以让学生把磁带和光盘带回家,及时放录音并反复跟读、模仿,早晚各一次。实验证明,两次外部刺激之间加一次睡眠,易于记忆,每次20到30分钟为宜。晚上学生在家朗读训练要由家长监督签名,早上到校小组长课前检查,教师抽查,以确保朗读训练的时间和质量。
4.掌握朗读技巧,确保朗读效果
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朗读训练最终应达到眼到、口到、心到之境界,要求眼、耳、口与大脑并用;眼睛所看到的口里即能准确读出,耳朵加以监听,同时大脑能立即反映其意义而无需转换成母语。最初,可能达不到这一要求,从发展的角度看,可以先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朗读训练以“词形——语音语调——语义内涵”三者最终建立起自觉的联系为目的。要求学生朗读时保持良好的朗读姿态,声音响亮、朗读合乎规范、不漏词或加词、不重复,这样,学生会用心去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朗读材料的音(发音)、形(拼写)、义(意义)同时印在学生的大脑中,这样的训练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朗读的良好习惯。
5.搞好督促、检查和评价
恰当的评价方式不仅会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建立学生朗读档案,收藏每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朗读成果,如朗读录音作业、朗读竞赛获奖情况等,以督促学生不断反思他们的朗读方法、朗读经验,培养他们朗读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定期进行朗读训练评估,以便找出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普遍存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和辅导;期中、期末考试增加英语朗读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素质,朗读应该作为测试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形式,这将对英语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
总之,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技能的习得,朗读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实践,反复训练,才能熟中生巧。
(作者单位: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宽川小学7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