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琪
不知不觉走上教师岗位已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我虽谈不上历尽艰辛,但也是饱尝了教师工作的不容易。农村小学教师相对紧缺,每位老师往往都是身兼数职。因此,我每天都会感到很疲惫,但精神上却非常充实。这种充实的力量来自我们班的孩子们。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看着这一年里他们的变化、进步,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初上三尺讲台的时候,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学生。作为一个刚走马上任的新老师,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维持好课堂秩序。
我觉得课堂上之所以“乱”,主要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使然。青少年活泼好动、朝气蓬勃的特点决定了中小学课堂活跃的特点。思维积极、发言踊跃、敢于并善于怀疑,这是青少年的心理优势。然而正像硬币有两个不同的面一样,这种心理优势有时候也会表现出它不利的一面,比如思维漫无边际、脱离正题,说一些无关的话,做一些无关的事等,这样“乱”自然就产生了。不过这种“乱”也是正常的和必然的。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其不能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要求学生在每天十几节课的每一个40~45分钟内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不现实的——“乱”有时候其实是学生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放松”与“自我休息”。
以上是课堂“乱”的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控制并扭转“乱”的局面,达到由“乱”而“治”呢?还是那句话:对症下药!
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要苦练“内功”。要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钻研所教的学科,精心备好课、上好课,将一堂堂精彩的课呈现给学生。既要讲究学科知识的严密性、科学性,又要讲究授课过程的互动性、艺术性,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殿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求知所产生的快乐与满足。教师专心授课,学生专心求知,师生兴趣盎然,何“乱”之有?
记得在教学《称赞》这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字词句后,我尝试了这样的教学:
师:同学们,老师阅读了这篇课文后,觉得小刺猬不是真的称赞小獾,而是在拍马屁。你们瞧,小獾做的板凳是多么的粗糙,怎么能得到表扬呢?
听了我的话后,学生大声嚷嚷:“不对,小獾确实应该得到表扬。”这时,我故意说:“假如你们能说出理由,我就同意!要不然,你们就是瞎说!”
听了我的话,学生马上去读书,并找出相关的句子反驳我。
生:小獾是在学做木工,做得不太好,也是情有可原的啊!
生:小獾做的板凳虽然很粗糙,但是它做的时候很认真,也是值得称赞的啊!
生:小獾做的板凳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有进步,这也应该得到表扬。
师:小刺猬怎么会知道这些,是不是随便说的呀?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小刺猬不是随便说的,它是在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以后才说的。
师顺水推舟地说道:听了同学们的话,看来我是错了,小獾的的确确该得到称赞。
学生听了,个个笑眯眯的。
《三十六计》之“假痴不癫”一计中谈道:“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此计是说在军事上,有时为了以退求进,必得假痴不癫,老成持重,以后发制人。这就如同云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最后一旦攻击,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教学中,教师有时不必急于彰显“知之者”的魅力,尽可以装得“傻”一点,故意向学生表示“困惑”,以打破学生的依赖感,进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战胜挫折的欲望。
其实,教师在课堂中故意“装傻”,多说几句“我就不懂了”“我也不知道”……这样就巧妙地利用了“假痴不癫”的“宁伪作不知不为”,促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不盲从、不依赖的品格,又给学生留下了尽情挥洒的自由空间,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课堂上“乱”的现象也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的教学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流口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