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娜
摘 要:伴随着全国化发展的提高,计算机科技的使用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数据库也起到了帮助人们增强学习方面和生产效力的好处,但是这门新型科学中也有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文章作者主要根据计算机数据库安全方面的显著特点,从而详细的了解数据库所包含的弊端,并且针对这些弊端进行了相应改善,希望可以给广大读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
1 计算机数据库及其安全
计算机数据库的含义就是把相关数据进行集合储存在一起,也就相当于存储数据的“仓库”。数据库的作用就是为了更好的把人们所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将信息全部安置在这个空间里方便人们的使用,就跟仓库一样,只不过那个是建筑,而它是计算机。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必须要紧抓这一问题进行处理,因为如今的社会信息现象非常繁复,信息量过多,而且信息的内容杂乱无章,所以导致计算机数据库存有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对计算机系统的保护力度不足,促使人们不按照网络规定实行,关于法律方面根本没有什么基本认识。于是,想要对计算机数据库安全起到保障的作用,就必须要严格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制度。
2 有关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制的特性
2.1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为了使数据库展现出本身的作用价值,一定要保证存入的资料信息无威胁、无损害。数据库顾名思义,数据就是其根本的存在价值,数据存储是否完好,也就大大决定了数据库的完好。通常只有经过核实、加密的数据,才可以存入数据库里;而且最好是把重要的数据和其它的分开来保存。数据完整性就是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还要对数据的相容性、有效性、正确性进行响应的保护。相容性是指不同用户对同一数据进行访问得到的数据是相同的;有效性是指理论数值能够满足现实应用中对该数值的约束;正确性是指数据表的类型与数据输入的类型是一致的。了解这些操作和设置才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能。
2.2 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目前,可以保护数据库不被破坏的方法种类很多,数据库安全系统的保护措施仅能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并发事务能够正确执行,中间如果是因为计算机硬件故障和操作人员的失误给数据库造成的破坏是目前数据库安全系统的保护措施所不能避免的。这也就直接的给完好的数据带来影响,严重的时候有可能会使整个数据库遭到破坏,致使所存入的数据少数或是全部丢失。
2.3 并发式地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控制
计算机数据库体系要绝对安全,还要体现出信息的共通性,而且也需要相当大的对于不同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料,数据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被很多的用户在同一阶段进行访问的情况,这时就会遇到多个事务同时存入、提取同一个数据,所以工作人员为了能应对每个人的要求,就极有可能在实际进行的时候产生疏忽。解决办法就是选择并发式来处理防治同时存取的问题,这样不光能满足大规模、大批量所提出的要求,还能够起到防护数据库无规无序的情况发生。
3 存在于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3.1 有关数据库操作系统方面的问题
现如今还是有很多的数据库系统不是很成熟,虽然一直被人们使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那么理想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所以数据库系统还是需要再实行改良的。后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关联、病毒等方面是现今操作系统中较为主要的漏洞。就病毒来说,它的存在给操作系统中对数据库系统方面造成相当严重的危险程度,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些木马程序属于非常普遍的病毒之一,它可以侵入你的计算机并篡改你的密码程序,在你发现之后,替换了之前所用的密码,入侵者还是可以照样得到新的密码信息,给个人或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3.2 有关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的问题
数据库中出现的大多问题,主要因素还是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的。比如说,在对数据库实行管制的时候,并没有觉察它的重要性,如此也不能在第一时间调查出事故的起因,从而及时有效的纠正其错误。一般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系统安全漏洞未被修复、密码过于简洁、未设置登录密码等等,这也就是说明了一点,用户非常缺少基本安全的认识和相关的安全防范意识。
3.3 有关数据库自身系统方面的问题
数据库一旦设计成功,其自身具备的各类功能就已经定型,很难进行调整和完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存在于数据库自身的一些系统漏洞就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安全性能较为落后、应变能力差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设计时考虑因素不全、设计的程序缺乏动态性等。
4 改善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4.1 在标识和识别数据库用户方面进行加强
用户标识和鉴别是系统中提供的最外层的安全防护手段。这项措施具体运行过程为,在对数据库访问工作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加强对用户的标识,然后对这些被标识过的用户再次访问数据时,对这类用户进行识别,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线索进行详尽的识别工作。可采用多种方法对标识用户进行识别,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用户的鉴别能力,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对用户的用户名、用户密码、回答口令或者是随机运算结果等软件验证的方式进行识别,也可以通过一些硬件验证技术对有关的用户进行识别,例如指纹识别、声音识别、手型几何识别、手写字规律识别等,这些方法提高了识别用户的正确率,进而使数据库的安全性得到增强。
4.2 确保建立的数据库安全模式科学、可靠
建立起的数据库安全模式对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必须确定所建立的数据库安全模式具备科学可靠等性能。根据所建立的各种安全模式特点,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多级安全模式和多变安全模式。这两个模式的侧重点不同,多级安全模式更为侧重的是数据库的纵向方面,对数据库中各个级别用户进行相应的权限设定,然后是对不同级别的数据按照由高到低或者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存取。与多级安全模式不同的是,多变安全模式更侧重于数据库横向上的工作。
4.3 健全和完善对数据库的管理工作
健全和完善对数据库管理工作的关键是数据库管理人员,数据库管理人员只有认识到数据库的重要性,才能意识到所做工作的意义,才能够对自己进行全方面的提升,更好地投入到对数据库管理的维护中去。数据库管理人员要做到对整个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认识,在此基础上,定期给数据库的操作系统进行杀毒,及时修复数据库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改进和完善存在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中的一些问题,对数据库的操作和改进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以此来确保有关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4 对访问数据库的相关事宜进行控制
数据库的作用是为各类的相关数据提供一个储存交流的平台,它是一个面向顾客开放的系统。由于数据库的开放性,导致访问数据库的人员成分较为复杂。在这种环境下,数据库的安全性会受到一定的威胁。为提高数据库的安全系数,必须对数据库中有关的访问工作进行有效控制。具体的控制手段为对数据库中的一些关键性数据进行权限设定,确保每个访问这些核心数据的成员都是权限设定内的成员。权限设定前,要确保对数据库用户鉴别和标识工作的顺利完成,只有做到这点,对数据库用户进行权限设定才有意义。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地避免用户数据被窃取或者信息被泄露,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文新建.探析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防范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3(03).
[2]李建东.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3]申永芳.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4).
[4]闫东亮,李世军.刍议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与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
[5]戚倩颖.基于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