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肌瘤1例报告

2014-05-25 02:25丁秋允鲁楠张红岩赵桂香张胜逆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单发皮肤病平滑肌

丁秋允,鲁楠,张红岩,赵桂香,张胜逆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短篇与个案·

平滑肌瘤1例报告

丁秋允,鲁楠,张红岩,赵桂香,张胜逆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疼痛;结节;平滑肌瘤

1 病例

患者,女,28岁,主因右下肢出疙瘩轻度疼痛7年余,疼痛加重20 d就诊。7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下肢小腿出现一绿豆粒大小疙瘩,渐增大,偶有疼痛,触碰时尤其明显,在多家医院诊治,未能确诊,外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药膏,从未消退,疼痛时轻时重。曾到北京某医院就诊,建议其行活组织病理检查,患者未接受。3年前曾在当地医院局部封闭治疗,短时间症状减轻,后症状又加重,皮疹渐增大。20 d前发现原皮疹处新出一结节,疼痛剧烈,不能触碰而来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病史。

2 查体与治疗

体格查体: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专科检查:右小腿伸侧可见皮下2个花生米大小结节,稍突出皮肤表面,正常皮肤颜色,皮温正常,触之光滑,界清,可推动,触痛明显(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初步考虑:(1)皮肤纤维瘤?(2)平滑肌瘤?

治疗经过:局麻下切开表皮,取出花生米大小组织,表面光滑(图2)。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血管壁增厚,周围可见大量胞核两端钝圆细胞聚集,交织成束状,考虑平滑肌瘤(图3)。

图1 患者就诊时右侧小腿伸侧豆粒大小的结节

图2 切开后取出的瘤体

图3 病理回报结果

3 讨论

平滑肌瘤主要是由平滑肌细胞组成的皮肤肿瘤,发生于各年龄,以20~30岁多见。多发损害者多见于男性。单发的皮下平滑肌瘤通常由豆大至核桃大小,偶有更大者,多见于下肢伸侧、阴囊、大阴唇及乳房。一般较大平滑肌瘤疼痛明显,但并不经常疼痛[1]。此患者瘤体绿豆粒大小,临床症状明显,疼痛剧烈。平滑肌瘤从组织发生上分为3类型:(1)毛发皮肤平滑肌瘤,起源于立毛肌,男性多见,好发于躯干四肢,可分为单发和多发,多发者为硬的皮内小结节,好发于面部、背部和四肢伸侧,成群或成线状分布,直径0.1~0.6 cm,有自发疼痛,表面为褐红色或棕色。单发者为较大结节,直径2 cm,有触痛或自发疼痛。(2)单发血管平滑肌瘤,一般见于青年女性,直径0.5~1 cm,损害为单个皮下结节,呈正常肤色或紫蓝色,好发于小腿伸侧,常有触痛及阵发性疼痛。(3)单发性肉膜性平滑肌瘤,损害为单个皮内结节,直径0.5~1 cm,好发于阴囊、大阴唇、乳头等部位,呈正常皮色或红色、淡蓝色,常无自觉症状。

多发性平滑肌瘤较少见,占皮肤平滑肌瘤的3%。平滑肌瘤皮损受到寒冷或压迫刺激后出现自发性、阵发性疼痛更为明显,具有特征。冰块实验可以帮助诊断[2]。需与平滑肌瘤鉴别疾病:(1)神经纤维瘤病,青年男性多见,皮疹好发于躯干,触之柔软如疝囊样,常伴有咖啡斑。(2)皮肤纤维瘤,好发四肢、背部,皮损为皮肤结节,无疼痛,病理主要为纤维组织增生。(3)瘢痕疙瘩,皮肤表面光滑,有外伤史,一般瘙痒,无疼痛。一般诊断主要靠病理确诊,本例根据患者病理提示血管壁增厚,周围可见大量胞核两端钝圆细胞聚集,交织成束状,考虑本患者为平滑肌瘤。本例患者提示:临床出现自发疼痛性结节,应该考虑到平滑肌瘤,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本病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切除不完全者可复发。国内有报道5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未复发。除了手术还可以对剧烈疼痛者给予止痛治疗,有报道应用硝苯地平、消心痛、加巴喷丁等药物缓解疼痛[3]。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但对于多发平滑肌瘤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1] 赵辩. 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041.

[2] 杨国亮, 王侠生. 现代皮肤病学[M]. 上海: 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997-998.

[3] 马东来, 何志新, 王定邦.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4 例[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 31(5): 310-311.

(责任编辑:高艳华)

R75

B

1674-490X(2014)05-0104-02

2014-06-16

丁秋允(1964—),女,河北冀州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过敏性皮肤病及免疫性皮肤病治疗和科研。E-mail: dingqiuyun888@sina.com

猜你喜欢
单发皮肤病平滑肌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防治皮肤病 对症食药膳
保护措施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老年单发早期胃癌内镜私膜下剥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一种单发直升机直流供电系统构型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