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法视角下英诗汉译的动静对比——以Pippa's Song及其汉译本为例

2014-05-25 03:20王维民
关键词:原诗物性短语

王维民,秦 杨

(西南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一、引言

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他建构的功能语法可以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可用来分析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的理论框架〔1〕。黄国文也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个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因为它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语篇分析理论〔2〕。从黄国文之后,国内出现了把语篇分析、对比语言学和翻译放在同一个框架内进行研究的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7〕。在此,笔者将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下的及物性角度对罗伯特·布朗宁的Pippa's Song及其汉译版本进行及物性分析,以对比原诗与汉译本的及物性体现,呈现英诗汉译的动静状态,并尝试着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来探讨英诗汉译的评价标准。

二、及物性

及物性是韩礼德的经验纯理功能下的分支,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及物性是一个语法系统,在此系统中“人们的经验可以通过一系列可控制的过程来实现”〔1〕。这些过程的语义框架由三部分组成:“过程”(process)、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加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8〕。及物性涉及参与者在过程中的角色,以及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结合〔9〕。韩氏语法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把人们的内外经验分为6个过程:(1)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2)心理过程:表示“感觉”(perception)、“反应”(reaction)和“认知”(cognition)等心理活动的过程;(3)关系过程: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4)行为过程:指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5)言语过程: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6)存在过程: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4〕。

三、Pippa's Song的及物性分析

Pippa's Song是罗伯特·布朗宁的抒情诗剧《比芭经过》(Pippa Passes)中的一支插曲。罗伯特·布朗宁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对英美20世纪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作品的突出特征是表现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体现他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敏锐洞察力。比芭是剧中意大利纱厂里一位贫穷的青年女工,美丽善良,她在节日时唱着这首歌走过街市,在她天真、纯朴、充满喜悦的歌声影响下,剧中那些原本心怀不轨、意欲作恶的各色人物最终醒悟,摒弃了自己的恶毒计划或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真诚地忏悔。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美好时光的描绘,表达出人与造化和谐共存、人心纯善美好的本性,对心灵具有很强的净化力。虽然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不似其他诗人一样将春天写得缠绵悱恻、回肠荡气。相反,诗的语气平淡恬静,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和评论,诗人是通过将一组组意象(image)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方式,表达出独特的美感〔10〕。

从功能语法的及物性视角来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征,能充分揭示这首诗歌的魅力所在。通过及物性的过程类型分析(见图1),可以看出这首诗歌突出的过程特点:

图1 原诗及物性过程类型

由图1可见,布朗宁的这首诗只包含了关系过程。在及物性系统中,关系过程反映的是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11〕。韩礼德将关系过程分为归属类(attributive)和识别类(identifying)。归属类指某个实体具有哪些属性,或者归于哪种类型。而在每个识别小句当中都有一个实体是“标记”(Token),一个实体是“价值”(Value)。标记指的是外表、符号、形式和名词,价值则是指实质、意义、职能和身份。本诗的八个小句都属于归属类,是载体在时间、空间和环境方面的属性。归属类关系过程同时又细分内包式(intensive“x is a”)、环境式(circumstantial“x is at a”)和所有式(possessive“x has a”)。本诗除第四和第八小句属于内包式外,其他都属于环境式。环境式的关系过程指“实体与环境因素(如时间,地点等)之间的关系”,内包式指“某个实体是某类实体中的一份子”〔11〕。而诗人是如何运用关系过程、载体选择和属性使用来描绘如画卷般的春天的呢?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过程动词分析

原诗中的动词无一例外都是be动词。“Be”动词是关系过程特别是环境式关系过程的无标记(unmarked)动词。关系过程的状态可以分为无标记的中性(neutral)过程和有标记的阶段性过程(phased)。阶段性过程涉及到初始态(inceptive)和结果态(resultant)两个成分。换言之,中性关系过程中状态的展开是未被感知的,阶段性关系过程中存在状态的缓慢变化。相比之下,中性关系过程的无标记性更能够体现自始至终保持的静态。前三句用be动词与时间短语搭配,属于中性过程,读者从诗句中观察不到任何状态变化。尤其是The hillside is drew-pearled、The lark's on the wing、The snail's on the thorn三个小句,诗人没有用The hillside is pearled by drew、The lark's flying、The snail’s crawling on the thorn来表达,这既避开了使用物质过程,又巧妙地将阶段性过程转化为了中性过程,将花草上露珠的闪耀、云雀的高空翱翔、蜗牛的刺丛慢行进行了定格,使诗动静结合而又以静为主。最后两小句是前面小句的总括,状态过程仍然属于中性:一个是环境式,表明上帝居于万物之上的状态;一个是内包式,概括万事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right with the world)。

本诗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整首诗只有一个“be”动词,都以关系过程出现。由上述分析可见,原诗中第四小句到第七小句都可以用物质过程,而诗人仍然使用关系过程,因为物质过程所强调的是动态,而关系过程反映的是静态。诗人的本意是要表现出外在世界的生机勃勃和宁静和谐,如果使用物质过程则会打破宁静,影响诗歌的整体意境,而选择关系过程,并巧妙地选用载体,这样搭配属性成分完美地铺开了自然之美的画卷。

2.载体

载体的表现形式通常是表示实体的代词或名词。本诗中载体的选取也是巧夺天工的。前三个小句作者用了the year,the day,the morning三个时间作载体,范围逐渐从大到小:in a year,有春之美;in a day,有晨之美;in the morning,美在于七点钟。载体在时间上具有连贯性,即美好的时光是持续不断的。其次,the hill-said,the lark和the snail是万物的代表——静止的小山、天空中的飞禽、陆地上的动物,它们处于和谐静谧的状态,即万事万物和谐静谧。而此刻,作为造物主的God,端坐天堂,满意于世间一切太平。最后一小句用All汇总,再一次强调自然之美,形象地描绘出万物和谐共存的画面,体现出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3.环境成分:属性

在环境式关系过程中,环境意义虽然有时候也能由动词来表现,但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还是副词词组和介词短语〔11〕。这首诗共有八行,其中有六行的环境因子都做“属性”,另外两句是归属性内包式关系过程带环境因子(见表1)。前三个小句“be”分别跟“at”结合——“at the spring”,”at the morn”,“at seven”,属性均是时间,spring,morn,seven分别与载体相呼应,共同从宏观聚焦到微观。

韩礼德指出,大多数环境因子都是介词短语〔1〕。介词短语可以表达一个“小过程”(minor process),介词本身可以视为一个“小动词”(miniverb)。介词充当了中介的作用,其介词短语中的名词成分可以作为主要过程的“间接”参与者。在环境式和所有式关系过程中常常可以找be+介词和动词之间的非常相近的转换〔1〕。例如,在归属类关系过程中,动词 last等同于 be+extent in time,take up等同于be+extent in space,concern等同于be+matter。

因此,The lark's on the wing、The snail's on the thorn、God's in His Heaven都是由介词短语实现的小过程。用be动词与介词短语的巧妙搭配避开了物质过程的使用,本诗所体现出的宁静祥和不仅是由简单的动词选择构成,还通过动词与环境因子的得当搭配来实现的。最后一句“All is right with the world”用“with the world”做伴随总结了全诗。

表1 载体与属性

四、译文的及物性

通过对原诗的及物性分析可知,语法结构中关系过程的特点十分明显,诗歌的美学作用与该诗的主旨非常契合,可以说形式与功能在这首诗歌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翻译时能否最大程度上还原原诗的美感,从及物性角度来看就得看译者能否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诗关系过程的语法特点了。在此,笔者选择刘正和宗白的两个译文版本做及物比较:

刘正译文(译文1) 宗白译文(译文2)

事实上,学生分层、目标分层与作业分层是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巩固才能实现其目标。A类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冲刺题,选题要精,避免无选择性的题海战术,这样只会挫伤其英语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后沟通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开放性任务,以提高其学习兴趣;B类生应选择一些难度较为平实的题目,并且要重视错题的订正,明确自身薄弱点以寻求突破。C类生的首要目标是掌握基础题,平时练习中频繁出现的单词和词组搭配要熟记。结合目标分层将作业分层后,不仅仅有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减轻教学双方的负担。

季节恰逢春, 一年中早春,

时间正值晨; 一天中清晨,

晨朝七点整; 早晨七点多清新;

遍山露珠纯; 山坡露珠闪光,

云雀振羽翼; 云雀飞翔高空;

蜗牛附荆棘; 蜗牛欢喜蠕动,

上帝坐天堂—— 上帝安居天堂——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与原诗的过程相一致,以传达出原诗的意境美。对汉语过程转换的可行性已有学者做过讨论,并得出了肯定答案〔7〕。以下为两个版本译文的及物性分析,以评价两首诗在及物性角度下的优劣。

1.译文的过程对比

通过对译文的及物性过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版本都与原诗的及物性类型有差异(见表2)。译文1中有5个关系过程,1个物质过程,2个存在过程;译文2包含4个关系过程,3个物质过程,1个存在过程。从过程类型比例的角度看,译文1更接近原诗。译文1和译文2中的关系从句都属于归属类,然而过程的动词选择却并不是与英文动词“be”相对应的“是”。两首诗中的关系从句均没有动词。译文1中的“恰逢春”、“正值晨”属于偏正短语,“七点整”为名词短语,“皆如意”为形容词短语;译文2中“早春”、“清晨”属于名词短语,“七点多清新”、“一切顺当”为偏正短语。虽然译文没有使用“是”,但是却使用了关系过程,这是因为汉语与英语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汉语中经验功能的实现受到语音和语义的影响,导致汉语的过程类型不完全通过动词来实现。“在汉语里,有的句子没有具体动词,而是由名词、形容词、偏正词组、主谓词组等充当谓语。在英汉翻译中,这些成分都可以转化为英语静态关系过程,由系动词‘be’之类的动词承担,以达到语义功能等效”〔7〕。

两译文中都有与原诗不同的存在过程(第七小句),笔者认为这一小句过程类型的不同是相对合理的。在及物性系统的六种过程中,有三个过程体现一种静态,即存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另外三种过程体现动态,即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和言语过程,因此,第七小句仍然属于静态过程,刻画出了“上帝”作为造物主,居高临下,俯瞰万物的形象。此外,译文1的“蜗牛附荆棘”也是存在过程。“附”是静态动词,呈现了与原诗的“on the thorn”相同程度的静止。由此,这一小句的翻译也十分恰当。

与原诗相比,译文1存在两个物质过程。“云雀振羽翼”中的过程动词“振”属于动态动词,表现具体的动作,译文给读者描绘了云雀灵活欢快的意象,打破了原诗所表现的宁静。译文2中存在三个物质过程。“山坡露珠闪光”、“云雀飞翔高空”、“蜗牛欢喜蠕动”,对应的英译分别为“the drew on the hill-side is shining”,“the lark is flying in the sky”,“the snail is crawling happily”。翻译中译者采取的是意译手法,表达出了原诗的意思,还添加了译者自己的理解,如“闪光”、“欢喜”,但是译本没能够传达出原诗的静态,反而还原了原诗中诗人巧妙避开的物质过程。

表2 译文的过程成分对比

2.参与者对比

从过程分析中可看出,由于过程类型的不同,两首译诗中不仅包含了载体,还有动作者、存在者(见表3)。原诗前三个小句的载体在时间上具有连贯性,从“年”到“日”再到“清晨”。然而译文1的“季节”、“时间”、“晨朝”用意译的手法,表达出了原诗的意思,却没有给出时间的递推关系。相比之下,译文2译为“一年中”、“一天中”、“早晨”,处理更贴近原文。

表3 原诗与译文的参与者成分对比

译文1的第四小句仍然是关系过程,译文2的第四小句是物质过程,但是两者均将“遍山”和“山坡”处理成了环境成分,而动作者选用了“露珠”,意境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原诗重点强调“山坡”的宁静和生机,而译文重点在于表现“露珠”的清澈。译文2中,“山坡上的露珠闪闪发光”,与原诗的宁静不符,“闪闪发光”使得山坡更具动态,这一小句的翻译译文1更胜一筹。两译文均选择了万物的代表“云雀”、“蜗牛”、造物主“上帝”、万物总和“世间”,这与原诗一致。

3.环境成分

环境成分的意义包括时间、空间、方式、程度、比较、伴随、因果、身份等等〔11〕。由表4可见,两译本的前两个小句环境成分与原诗相同,都是属性中的时间。第三小句,译文1仍是时间属性,译文2却是状态属性,这是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原诗的基础上添加了描述成分。译文1的第四小句依然是关系过程,而译文2却是物质过程,因此原诗中作为载体的“山坡”变成了环境成分,表达空间意义了,将强调点转移到了参与者“露珠”,因而改变了原诗的本意。第五小句中,译文1属于物质过程,没有环境成分;译文2中译者添加了“高空”表达空间意义,将原诗中的隐含成分扩展开来,因为原诗“The lark is on the wing”,即预设了云雀在高空飞翔。译文2的第六小句仍然是译者在意义过程中的添加成分,用“欢喜”表达状态,将蜗牛拟人化,增添了整首诗的动态氛围,和原诗表现宁静有别。

从环境成分的分析来看,译文1比译文2更贴近原诗。

表4 原诗与译文的环境成分对比

五、结语

笔者根据系统功能语法下的及物性对Pippa's Song及两汉译本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原诗与译本的过程动词选择、参与者、环境成分,发现在上述译文中,译文1较译文2更贴近原诗的过程类型,与过程搭配的其他成分也比译文2忠实原诗。然而,译文1也与原文有一些出入,不能够完全表达原诗的宁静和谐。但总体而言,译文1比译文2更能传达原诗所描绘的万物和谐、静谧的意境图。在参与者的选择中,两译本都与原诗十分相符,但译文1更胜一筹,它注意了表面参与者的选择,在前三小句的载体上保持了原诗表达的时间上的连贯性。在环境成分上,译文2添加了译者自己的理解,如“高空”、“欢喜”等,改变了原诗的着重点,译文1虽然没有与原诗完全吻合,但差别不大。因此,笔者以为,在及物性角度下译文1总体上略胜译文2一筹,而且在英诗汉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原诗及物性分析译出达到“意美”的标准,从而展示原诗的意境之美。同时在英诗汉译的评论中,这样的及物性分析有助于避免主观判断式、随想式和经验式,使评论者能从客观、科学的角度出发来评论。由于本文只探讨了英诗汉译中的“意美”,因此不能仅据此判断诗歌翻译的优劣,对诗歌翻译版本优劣的评判还需要结合“形美”与“音美”,从多角度来进行评价。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0:235 - 242,235 - 242,235 -242,235 -242.

〔2〕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36.

〔3〕黄国文.《清明》一诗英译文的人际功能探讨〔J〕.外语教学,2002,23,(3):3 -5.

〔4〕黄国文.汉英语篇对比研究的语言学尝试——对唐诗《芙蓉楼送辛渐》及其英译文的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1 -5,1-5.

〔5〕黄国文.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J〕.中国翻译,2004,25(5):2 -5.

〔6〕张美芳.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J〕.现代外语,2001,24(1):1 -7.

〔7〕李发根.及物性过程理论与英汉语义功能等效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2):1 -5,1-5,1 -5.

〔8〕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8.

〔9〕Rechads,J.C.Schmidt,R.Kendrick,H,Kim,Y.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3rd 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5:213 -240.

〔10〕宋健榕.英美名诗赏析〔M〕.深圳: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2005:68.

〔1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72-103,72-103,72-103,72 -103.

猜你喜欢
原诗物性短语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峨眉山月歌
改诗为文三步走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健民短语》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