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力研究

2014-05-24 08:44张丽琴袁鸿昌
河北职业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廊坊市廊坊城镇化

张丽琴,李 赛,袁鸿昌

(1.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2.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互促关系。2012年末,廊坊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2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6%。[1]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943.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53∶37。[2]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在理论上如何界定?廊坊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力建设又路在何方?这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3]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新技术革命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称为21世纪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4]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增强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能力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新”集中体现在“协调”二字上,注重协调好多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处理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1.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支撑、动力和源泉

新型城镇化绝不是在城镇修几条大马路、建一些大的中心广场和高楼大厦的土木工程项目,也不是农民住进楼房,却失去土地、失去收入来源的“被上楼”,没有产业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内外城镇化的发展历史表明,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只有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上,城镇化才能够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一般规律是分析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基拙。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工业发展造就了最初的城镇产生,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对生产要素的集聚作用突出显现。通过实证分析得知,工业集聚是影响我国城市TFP增长率的重要因素,城市TFP增长率高于农村TFP增长率,势必引起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5]国家实力增强和工业化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由此产生的消费需求又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对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当服务业的市场容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形成分工深化、自我增强的发展机制,反过来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促使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但是人口的转移有一个前提,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剩余才能促成人口转移。农业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产业”,社会生产的发展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和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二三产业发展的科技和资金优势能反哺农业发展,形成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服务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局面。

2.城镇化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和政策保障

城镇化是一个多目标、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各目标、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尤其强调统筹协调平衡好三产之间、产城之间、城乡之间等多方面的关系。城镇化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优化和升华。首先,城镇化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具体包括产业环境、基础设施、生话条件的配套等,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配套设施的完善能够使产业发展从单独某个城市扩展到城市群区域,使城市集聚优势不断显现,在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和外部经济性作用下,能够降低产品运输、劳动力流动、创新知识传播等方面的成本,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其次,城镇规划促进产业发展的协调优化。在市场的作用下,三次产业会集聚发展,但这种集聚是无序和低水平的,没有规划的三次产业发展会呈现杂乱无章的局面,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各种产业园区的建设,是国家或地方规划城镇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促进产业协调优化的重要手段。最后,产业发展需要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城镇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税收、户籍等政策直接影响产业的集聚意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政策的支持能实现对企业和人口引得进、留得住。其关系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逻辑框架

由此可见,城镇化和产业化呈现正向互动关系,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和本质内容,城镇化的推进必须依靠产业支撑,而城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化提供了空间和规划的经济效益及政策支持,特别是城镇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综合社会基础,己经成为产业现代化与集群化纵深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二、增强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力的实现路径

产业发展可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当前,廊坊市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要把提升城镇化产业支撑力作为重点,以加快产业发展为抓手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1.区县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打造环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廊坊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综合实力和经济总量迅速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廊坊市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各区县要立足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形成产业特色,打造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扩大支柱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一批基础稳固、特色突出的新型城镇化样本。例如,应继续做大做强霸州市的金属加工业、玻璃加工业、木材加工业;三河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医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香河县的家居文化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固安县的房地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发挥好这些重点区域优势产业的要素聚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2.完善产业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扩张

产业集聚发展是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律,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廊坊应遵循“项目兴产、产业兴园、园区兴工、工业兴市”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产业园建设步伐,有效提升园区发展水平。近年来,廊坊市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扩张,以产业发展推动园区建设,坚持环保、生态导向,实施精品、特色带动,建成了廊坊开发区、广阳产业聚集区、安次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香河现代产业园区、固安工业园区、燕郊高新区等上规模上档次的工业园区。但在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例如园区启动前研究论证不够充分、同类重复性建设、园区配套不齐、招商模式过于单调等。廊坊市应在尊重、适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各县市自身特点,找准定位、规划先行,系统地对园区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应集中力量和资源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功能,加大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环境优化,鼓励生产服务性机构及商业娱乐等生活服务性机构进驻,同时园区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要与园区产业的定位相符合;应促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政府要牵头统筹整合廊坊市招商资源,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杜绝各部门、各区县之间的恶性竞争。

3.加强廊坊与京津的产业对接,在协调发展中促进产业升级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并要求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6]廊坊6县(市、区)与北京接壤,占据河北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市、区)的近半数,应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积极主动承接北京产业外溢,大力发展与北京、天津关联度高的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环保型高端产业发展,积极向外界宣传推介廊坊优势,加快与京津的产业对接协作。

[1]马江水,王龙江,荣华磊.关于推进廊坊特色城镇化的对策研究[N].廊坊日报,2013-12-19(9).

[2]廊坊市统计局.廊坊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lfnews.cn/viewnews-3601466.html,2014-03-21.

[3]百度百科.新型城镇化[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8afYwWRCthYxdE_ktgzLiGrZXldJXsr0NIeAgHV49w9znpzYv9aBpr0oWW-e1jL4kTpJQTOFR251QMolu89_,2014-03-18.

[4]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43(35):17-22.

[5]余宇峰.工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力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

[6]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事记[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4/09/c_126368681.htm,2014-04-09.

猜你喜欢
廊坊市廊坊城镇化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廊坊专场(二)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家乡的城镇化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