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银霞 卞恩鸿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德西效应”,如何让对学生的欣赏、奖励发挥应有效应,值得广大教师关注、深思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西效应;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2-0062-0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项心理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
开始,对所有学生不奖励。接着,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每解答完一道智力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在两组学生的休息或自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发现:尽管奖励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却只有少数人在继续自觉地解答;无奖励组的学生却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尚未解出的智力难题。总的说来,奖励组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减少,而无奖励刺激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比有奖励刺激的学生更浓厚。从结果可以看出,进行一项愉快活动,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减少,甚至变成二者之差。这种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称之为“德西效应”。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德西效应”,使教学更有效呢?
一、循环教学。有序推进
循环教学分大循环教学(任教1~6年级)和小循环教学(任教1~3或4~6年级)。大循环要求教师系统地掌握教材,系统地把握课程标准,紧密地衔接知识,有序地推进数学教学,不会“深一脚,浅一脚”。大循环教学,特别有利于教师深入浅出地解读教材。教师既要思考“教材编写了什么”,熟悉教学内容,拓展视野,不孤立地看某册教材,而是跳出某册教材的局限,将某一节知识置于学段甚至知识领域中审视,明晰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为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做好准备;还要思考“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和“教材这样编写对教学有什么要求”。教过大循环的老师都知道,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建立在“商不变的规律”基础上,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推理而实现的。“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要为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做好准备,教师可以适当渗透:同学们,知道“比”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阅,探索“比的基本性质”。相信,感兴趣的同学会自己去探究的。
“循环教学、有序推进,适当渗透、激发兴趣”,符合美国心理学家默里提出的“心理需要”。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循环教学面对同样的一批学生,要“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防止教师的“职业懈怠症”“教育疲劳症”,要学习被誉为“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最佳教师奖”的雷夫·艾斯奎斯(Rare Es-quith),他30年如一日,坚守在洛杉矶霍巴特小学第56号教室,每天充满激情地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活。
二、把握松紧,渐加压力
相信老师们都有这种感觉:中年级的学生,如果教师抓得紧,而到了高年级教师抓得不紧,很难抓好教学,要比中年级老师抓得更紧才行。如此恶性循环,其实对孩子成长不利。因此,平时谈论学生有“榨油”一说。低年级要抓紧,但不是学习紧,而是紧抓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应该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先松后紧,逐步增加学习压力,而不是一开始就上“紧箍咒”,防止“箍紧必炸”。目前的中国教育,幼儿园抓,小学抓,初中抓,高中抓,从未放松,但是到了大学松手了,大学生不知所处,疯玩,补考者有之,退学者有之,不能毕业者甚多。
小学数学教学,当务之急是把握教学的“松紧度”,“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不是把训练学生解题作为目的。
“德西效应”给教师以极大的启迪: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获得的名次和奖赏物。
套用“金钱”的名言,那就是“有‘奖能使学生进步”,但是“‘奖不是万能的”。因此,教师要注意正确使用而不能滥用奖励,以避免发生“德西效应”。
反之,教师可以将奖励与做某事联系在一起,使孩子的兴趣在一定程度转移到对奖励的追求上来,通过调控奖励来控制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请看下面“另类奖励”的案例:
Y老师刚接班,走进教室,乱哄哄,简直是“鸭吵堂”。她没有急着上课,也没有“镇压”学生。过了大约两分钟,学生发现老师了,吵闹声逐渐平息。她说:“今天,我们不上数学课,去操场玩。”到了操场,她宣布:“今天起,组织大家玩,比赛‘吵闹,谁闹得最凶谁得奖,奖品是电子表。”Y老师掏出包里的电子表高高举起,学生们欢呼雀跃,自由玩耍,最后一致推荐班里的z同学获奖。第二天,Y老师依然组织学生到操场玩,宣布:“今天的奖品是两块巧克力!”学生们看到奖品档次降低了,兴趣锐减,牢骚也有了,但他们还是继续玩耍。第三天,Y老师在教室说:“今天的奖品是一枝铅笔!”学生们一听,牢骚大发,纷纷抱怨:“不玩了!不玩了!累得要死,就一个人获奖,奖品还越来越差,真没劲!”“不如在教室上课!”教室又恢复了安静。
多年来,数学教育颇有争议的就是“奥数”。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学生用12年的时间,下“奥数”一盘棋,挣“奥数”一杯羹。我们对“一代数学大师陈省身不会做奥数题”是否应有所感触?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认为,“‘奥数班容易造成偏科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劳民伤财地学习奥数,如果“苦尽甘来”还有得一说。中国很多国际奥数金牌得主却没人取得更辉煌的成就,有些人甚至远离了数学。第5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得主廖宇轩说:“奥数是用来提升兴趣、开发智力的,不是培训班里的模式、解法。对于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来说,奥数是一杯美酒;如果没有兴趣、天赋,奥数就是‘毒药。”曾经有一名外国学生扬言,“我虽然没有取得奥赛金牌,但是中国的金牌学生就是给我打工都不要,因为他们只会解题。”曾经有记者采访国际奥数金牌得主,获奖有何感想?得到的答案是:“今生从此不碰奥数”。真情可鉴。奥数,使不少教师“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我们不禁要问“他们在追寻什么?”
“德西效应”亦是“另类”的“苦甜效果”,那真是“先甜后苦,苦更苦;先苦后甜,甜更甜”。数学,不是“凭着一张旧船票,登上你的客船”,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特级教师贲友林认为,“小学数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是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是充满成长气息的数学”;“数学教育当与生活实践为伴”;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不是为了升学,为了择校。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