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雪晶 刘文莉 江 茹 张 伶
(昆明市儿童医院口腔科,云南 昆明 650000)
儿童舌系带过短矫形术的疗效研究
庞雪晶 刘文莉 江 茹 张 伶
(昆明市儿童医院口腔科,云南 昆明 650000)
目的探讨儿童舌系带过短矫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舌系带过短患儿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仅实施语言训练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全麻下行舌系带矫形术治疗,术后30 d实施语言训练,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音效果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基础全麻下行舌系带矫正术治疗儿童舌系带过短具有显著疗效,术后配合语言训练可促进发音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舌系带矫形术;舌系带过短;全麻;语言训练;临床疗效
儿童舌系带过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舌系带过短可引起婴儿哺乳困难、舌运动受限以及儿童吐字不清等,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心理障碍,早期予以合理有效的矫正治疗非常必要[1]。我院对舌系带过短患儿在基础全麻下实施舌系带矫形术,术后配合术后语言训练,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舌系带过短患儿172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除外因神经系统疾病或者听力障碍等而影响发音者。患儿家长均自愿并知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为6个月~12岁,平均为(3.5± 0.5)岁;对照组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为6个月~11岁,平均为(3.1 ±0.4)岁。两组患儿的年龄及性别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实施语言训练疗法,观察组在基础全麻下行舌系带矫正术,术后30 d实施语言训练疗法,操作同对照组。具体方法如下。
1.2.1 舌系带手术
全麻(丙泊芬等静脉复合麻醉)实施起效后,患儿取仰卧位,在一侧口角上侧方开口器,常规以2%碘伏对舌系带以及舌底组织进行消毒,取消毒球分别置于其舌系带的两侧,以免患儿血液、唾液流下呛入气管,用有槽探针插入舌腹部舌系带附丽部,将舌体上台至舌系带呈拉直紧绷状态,快速以小号手术弯剪在舌系带中份近舌腹部做横行切口,剪开舌系带直至口底黏膜部位,用棉签压迫止血,将创口用4-0可吸收缝线做纵形缝合,待麻醉复苏成功患儿清醒后送至病房。手术中出血2~4 mL。手术后给予口腔内创口用康复新液清洁护理,半流质饮食,口腔创口无出血,生命体征平稳,次日即可出院。
1.2.2 语言训练
①灵活度训练:通过听、视、动等方式进行舌体功能运动以及呼吸协调训练,指导患儿的家长计划性地协助患儿实施弹舌、伸缩舌以及顶舌等练习,以强化舌尖的灵活度以及舌体肌肉强度,10分/次,3次/天。②发音训练:分别从单音、音节到单词再到句子进行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30分/次,2次/天。先从诱导构音动作开始练习,然后再进行正确发音练习,逐渐熟悉正确的发音方式,最后向其他音的泛化。具体训练内容:①“zh、ch、sh”发音训练:使患儿的舌在口腔中进行上举练习,并沿着硬腭部滑向软腭。利用压舌板向患儿的舌背面施压,使其送出气流,从而发出正确的声音;②“z、c、s”练习:使患儿的舌尖置于其双齿之间,指导其模仿发出“θ”的声音,并送出气流而发出正确的声音;③“g、k”发音练习:指导患儿进行漱口练习,使其充分运动舌根,或者通过利用舌板压住舌尖,以使其准确发出“ka”的声音;④“l”发音练习:使患儿的舌尖与硬腭部自其下牙的内侧由上而下作交替运动,并发出“la”或者“le”的声音;⑤“f”发音练习:使患儿的上牙与其下唇相互接触,并作吹起练习,以发出“fu”的声音。
1.3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语言表达正常,且发音准确;有效:经治疗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音效果均显著改善;无效:经治疗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音效果无任何改善。以治愈和有效总和作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9.0软件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发音改善时间
观察组的发音改善时间平均为(6.2±2.7)个月,对照组为(17.5 ±2.1)个月,观察组的发音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t=19.263,P<0.05)。
2.3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无任何并发症,观察组1例(1.1%)患儿术后6 d发生切口部分出血,两组无明显差异(χ2=0.743,P>0.05)。
人类发音主要是经胸腹部肌肉对肺部加压,使肺内产生气流并流动至声门出,并在牙齿、唇、舌、腭以及鼻旁窦等器官组织下,由于气流的不断摩擦、阻断或者爆破而产生语音[2]。舌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故舌体的形态、大小以及活动能力均直接决定着人的发音功能。小儿的发音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发育至2~3岁时这种差异将逐渐缩小,在4~5岁以后,将会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神经-肌肉”运动模式,并逐渐形成语言能力。在该阶段,如存在舌系带过短,可导致舌活动受限,这势必会影响小儿的吮吸、咀嚼以及语音能力等[3]。故在排除智力障碍以及鼻咽喉部位病变等疾病后,及时矫治舌系带过短非常必要。但临床研究发现,部分患儿因过早实施矫治术后形成瘢痕组织,导致舌体的活动能力以及外形仍然恢复不满意[4]。故关于早期实施舌系带矫治术的必要性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乔静[5]等认为,由于幼儿时期患儿的舌系带尚比较短,可待其自行生长发育,施以语言矫正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下颌牙槽骨以及舌体将不断发育和增宽,部分患儿的舌系带过短症状可获得大大改观,同时其发音状况也将显著改善,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矫治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以及心理恐惧但仍有部分患儿难以获得满意疗效,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未接受手术治疗,仅实施规范性语言训练,治疗总有效率为48.8%,但仍有51.2%的患儿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
在正常状态下,儿童发育至2岁以后,其舌尖将逐渐远离其舌系带,如发育不正常即可发生舌系带过短。故目前大部分观点认为,对于婴幼儿舌系带过短,不宜立即处理,而应观察至1岁以后再确定处理方法[6]。
舌系带矫正术是一种小型口腔手术,能够有效解除牵拉以及限制舌体正常运动的因素,从而解决患儿哺乳、进食以及语言发音困难等问题。因小儿的舌系带较薄,行舌系带矫形术的手术时间较短,对患儿的创伤小,但因患儿开口配合手术操作困难,口腔内范围狭小视野不清,且每个患儿舌系带过短导致粘连的程度、厚薄不一,若强行在患儿清醒时口腔内用剪刀剪开舌系带操作,由于哭闹不配合易导致手术剪开的部位不合适、因出血未能剪开至能解除粘连的程度,或导致出血多无法有效止血,或误伤口底组织舌体组织,横行剪开的创口不做纵行缝合处理,剪开的创面往往延长不足,且易导致感染、出血、延期愈合、形成瘢痕组织至加重粘连,也因为粗暴、刺激、疼痛的操作让患儿和家长心理遭受创伤。因此,我院均采用在基础全麻下进行手术,无疼痛,操作易行,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有效,术后愈合较快,并发症少,避免心理创伤。因本术式仍属于有创操作,应严格掌握麻醉手术适应证,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郑燕青等[7]认为,由于舌体长期受到牵拉,大部分患儿已经习惯了过去错误的发音方式,手术治疗后部分患儿往往仍无法清楚地发音。故术后应配合规范化语言训练,以及时纠正其错误发音。指导患儿从读字、读句以及会话等方面进行训练,加强发音器官以及语音训练,可促进患儿正确发音。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实施舌系带矫形术治疗,仅1例患儿术后6日发生切口部分出血,未见其余并发症,术后配合规范化语言训练,治疗总有效率达95.3%,较对照组的48.8%显著提高,且患儿的发音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对舌系带过短儿童实施在基础全麻下行舌系带矫形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无明显并发症、疗效显著,术后配合语言训练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发音,值得推广应用。
[1] 何孔炎,郑健鸿,李建成,等.386例婴幼儿舌系带过短矫正术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2):195-197.
[2] 吴明.新生儿舌系带筛查结果及手术矫正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 2012,34(16):2492-2493.
[3] 邓炳辉,林云雁,朱浩标,等.自制舌系带止血钳应用于舌系带过短矫治术[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3):62-65.
[4] 李鹏.儿童舌系带过短72例矫治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8): 804-805,808.
[5] 乔静.婴儿期舌系带矫形术并发症及其矫形术的最佳时间[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424.
[6] 何孔炎,郑健鸿,李建成,等.386例婴幼儿舌系带过短矫正术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2):195-197.
[7] 郑燕青,洪铭沿,林志敏,等.舌系带过短矫治术后的语音康复训练重要性[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2):1004-1005.
R781
B
1671-8194(2014)21-0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