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连惠/董 颖/吕杰堂/陈梓慧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 100081)
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 娄连惠/董 颖/吕杰堂/陈梓慧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 100081)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的鄂尔多斯市作为研究区,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以煤矿资源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将研究区按评价结果划分为7个区域,其中属于严重区3个,总面积1644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09%;较严重区3个,总面积3009km2,占研究区面积的3.83%;一般区1个,总面积73946km2,占研究区面积的94.08%。建议:(1)以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和较严重区为重点,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2)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的一般地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力度;(3)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生态文明。
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问题;影响评价;对策建议;鄂尔多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对矿物原料需求的不断增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由此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不断增多,危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矿山开发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综合评估分区,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有利于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科学开发利用。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基地和新兴能源中心,但长期以来,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以往对该地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综合评价工作做得不多,对出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缘鄂尔多斯市作为研究区,进行以煤矿资源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面积78599.32km2,处于我国三大地形阶梯的第二阶梯之上,区内地形主体由低中山、沙漠高原和黄土高原构成,地势总体由西北向东南降低。新生代以来区内持续的差异升降运动,形成了现代高原主体、四周山地围绕的地貌景观。研究区属欧亚大陆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降水少、蒸发强烈,气温和降水量季节性变化大,为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除沙漠高原中部的内流区外,均属黄河水系。研究区植被类型为荒漠草原和疏林草原。
研究区内已发现各类矿产共46种,矿产地372处,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6种,矿产地188处。主要为煤炭、天然气、煤层气、铀矿及岩盐等。煤炭是研究区内的主要矿产,多为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的双纪复合煤田,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837.45亿吨。现有大中小型煤炭矿山企业共443个,年产原煤4.32亿吨。研究区内油气分布广泛,已查明天然气田5处,资源量共计5789.75亿m3,年产天然气产量122.82亿m3。煤层气、油页岩、铀矿等资源较为丰富,但均尚未开发利用。
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在“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的时代背景下,该区大小矿山一拥而上,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体的矿区地质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
(1)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矿业开发对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不仅造成难以自然恢复的矿山环境失衡,同时也严重破坏人居环境。据调查统计,研究区内矿山用地面积1077km2,受到破坏的土地面积达226km2,占矿山用地面积的21%。
(2)引发地质灾害。研究区内煤矿区发生地面塌陷灾害(地裂缝)点93处,面积达32km2,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为串珠状、长列式的地面塌陷区,由大小、规模不等的地面塌陷坑组成;另一种呈大面积整体沉陷,地表和周边伴生环状地裂缝。
(3)破坏地下水资源。研究区矿山矿坑水年排放量达1378万吨。由于矿井长期排水,大大降低了区域地下水位,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以及降水与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井水流量减少,地表植被枯萎死亡。原本脆弱的当地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4)污染当地生态环境。矿业开发产生的废水、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矿业废水、废液主要包括矿坑排水和洗煤水,年排放量1462万吨。矿业固体废弃物包括采矿废石(土)、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年产出量4547万吨,累计积存量59065万吨。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造成淋滤污染、尾矿风化扬尘与土壤污染,严重破坏当地环境。
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主要针对受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将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优劣做出评价和区划,提出量化的综合评价意见。
(1)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将研究区地质环境系统分解为数个子系统,对每个子系统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按影响程度划分不同等级指标。然后综合分析各子系统的指标情况,形成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评价成果。
(2)评价指标体系。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分为要素层和指标层,要素层包括区域背景、资源损毁、地质环境问题三个类别,指标层由表征各要素类的若干指标组成。
(3)评价因子分级与取值。本项研究分要素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划分为严重、较严重和一般三个等级,相应的评价指标也分三个等级。详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表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和综合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等级评分标准及取值,通过计算得到研究区各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值。将各单元评价结果与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现状进行拟合,并考虑矿山企业的分布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大小等,对结果相同的单元进行综合,形成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分区图。将研究区按评价结果划分为7个区域,其中严重区3个,总面积1644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09%;较严重区3个,总面积3009km2,占研究区面积的3.83%;一般区1个,总面积73946km2,占研究区面积的94.08%。
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正视现实,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与治理措施,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要严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和任务,强化监督管理,做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资源、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以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和较严重区为重点,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对生产矿山,要强化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对闭坑矿山,要做到恢复环境,明确矿山闭坑的环境达标技术要求。严格实施土地复垦,努力实现边开采、边保护、边复垦,最大限度地减少受破坏土地面积,降低受破坏程度。
(2)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的一般区域,切实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力度。对于新建(改、扩建)矿山,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并重,实行严格的矿山开发环境保护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关;新建(改、扩建)矿山设计和生产中必须满足和达到批准的矿山设计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求。
(3)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生态文明。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矿地和谐为目标,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模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基本要求,将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矿业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不再走先污染、破坏再治理的老路,实现和谐发展。
[1]侯光才,张茂省,刘芳,等.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12.
[2]徐友宁,武征,赵子长.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类型[J].西北地质,2001(2):28-33.
[3]王剑民.内蒙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西北地质,2003(3):97-101.
[4]田家华,牛建英.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J].地质科技情报,1996(3):68-71.
Research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ith Regard to Mineral Resource Development—Taking Ordos as an Example
LOU Lianhui, DONG Ying, LüJietang, CHEN Zihui
(China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e, Beijing 100081)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regarding mine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centering on the coal resources by using synthetical index method. This paper divides the research area that is the city of Ordos located in northern Ordos Basin into 7 sector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ssessment, of which there are 3 severe sectors with the total area of 1644km2, accounting for 2.09% of the total; 3 critical sectors with the total area of 3009km2, constituting 42.6% of the total; 1 general sector with the total area of 73946km2, covering about 94.08% of the total.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severe sectors and critical sectors should be given special attention to in the efforts to controlling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mine areas; stepping up efforts to protecting min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general sectors; and proceed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mining industry and the build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ine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 impact evalu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rdos
F407.1;F062.1
C
1672-6995(2014)09-0022-03
2014-03-31;
2014-08-31
娄连惠(1963-),女,北京市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助理研究员,专科学历,主要从事地质环境研究与评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