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则兼济天下

2014-05-14 02:28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大附中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

从教40多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所撰写的教育专著、理论文章、专题报告以及实践感悟有上百万字,涵盖了她关于素质教育、教育创新、课程改革、建设一流中学、如何做好中学校长、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2013年1月20日,“人大附中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在该校举行,刘彭芝校长在主报告中以冯友兰先生的这副对联开篇,阐述了自己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担任人大附中校长十几年,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她说,思想来思想去,最能准确表达我这十几年切身感受的正是“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两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说的是,我们这个国家虽然很古老,但是它一直与时俱进,有因有革,不断创新,至今仍然充满生命力;“极高明而道中庸”,讲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很多,其中最高明的办法是不走极端,注意分寸,把握好度,稳中求进。这两句话,是中华民族在前进道路上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关系、克服各种困难的最大法宝。这两句话,既是中国哲学的命脉,也是中国教育的精华。

刘彭芝说,人大附中能有这十几年的又好又快发展,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因为对“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两句有所领悟,并认真实践。具体可以用六句话24个字来概括,即中国情怀、世界视野、有因有革、返本开新、追求卓越、勇于担当。

在刘彭芝看来,教育无国界,但教育家有祖国。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扎根于中国大地,有中国泥土的芬芳;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心里有中国情怀,身上有中国印记。这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

她说:“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几乎成为地球村的今天,关起门办教育,不仅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因此,在当代中国,教育在树立中国情怀的同时,还要有世界视野。无论是鸦片战争的被动开放,还是最近30多年的主动开放,开放之后如何科学处理中外关系,都必须是文化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处理得好不好,影响至关重大。”

刘彭芝举例说:“东海有圣人,西海也有圣人;中国有优秀文化,外国也有优秀文化。在文化观上,我们必须有一种开放的胸襟。在正确处理中外关系上,就像大海,百川来了都接纳,但百川入海后,味道都变咸了。百川来了都接纳,这是有容乃大;味道都变咸了,这是以我为主。因此,正确处理中外关系,我们要做大海。说到底,还是要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把中国情怀与世界视野结合起来,我们就成了大海。”

“在当代中国办教育,当然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这种吸收借鉴不是照搬,更不是西化,而是消化吸收以后的自我充实和完善。作为当代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要学习人家的好东西,我们自己也要有好东西让人家学习。我们的教育大树,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又要掌握外国各种先进的养护方法,让这棵大树长得更好。我们要通过洋为中用,最终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教育,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自觉、教育自信、教育自强。”因此,当代中国教育家只有兼具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教育家才有新作为、大作为,才能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对世界教育事业和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与科学处理中外关系相比,如何科学处理古今的关系,是个长久的话题。中国素以“崇文重教”著称,中国的教育曾经长时间处在世界最高水平,孔夫子不仅是中国教育的祖师爷,在全世界教育界也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诞生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师节,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直到今天还是教育科学中的至理名言。金科御立、孔子之后,从朱熹到王阳明,再到蔡元培、陶行知,中国从来不乏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伟大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业绩永远是中国教育工作者的骄傲,永远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刘彭芝认为,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把好传统继承好,把老祖宗的经典运用好,是一种基本的职守和担当。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社情、国情、世情的变化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也是一种基本的职守和担当。能站在巨人肩上前进,是一种大幸运。光讲继承不讲创新,我们就不能进步;光讲创新不讲继承,我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实现中国教育事业的永续发展,必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也就是有因有革,返本开新。

正是按照这样的思想,人大附中这十几年积极探索,争取走出一条熔铸古今中外、综合创新、别开生面的成功之路。一方面,努力把自己办成“国内领先、世界国际一流”的中学,办成展示中国素质教育成就的窗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一流中学的辐射效应,通过电子网络平台,让全国各地中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刘彭芝说,办好人大附中,是一种引领;帮扶薄弱学校,是一种担当。引领和担当是人大附中工作的“一体两翼”,是完整而真实的人大附中。也正是在引领和担当的过程中,人大附中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成就一所中学的价值最大化下,变“独善其身”为“兼济天下”,让更多的学校分享到优质教学资源,借鉴成功的办学经验。

截断众流 随波逐浪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有著名的“云门三句”,即“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作为理是普遍的,合天盖地;从每一事上看,即如截流只是一个断面,因此,理就是整个,事就是断面”。

“涵盖乾坤”,指绝对真理遍布天地之间,涵盖整个宇宙;“截断众流”,指制止学僧按原有不正确的思路思考问题,要改变思维路线。“随波逐浪”,指要适应参学者的个性和实际水平教禅。

刘彭芝校长用其中的“截断众流,随波逐浪”来概括她对素质教育的认知。所谓“截断众流”,就是要在第一时间中止每一个人不好的意念、不好的习惯、不好的方法,而教给他良好的意念、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方法。所谓“随波逐浪”,就是及时发现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尊重他的个性,挖掘他的潜能,发挥他的特长,给他最适合他的教育。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截断众流”,是有所作为;“随波逐浪”,在一定意义上是无为而治。“截断众流”,侧重以教师为本;“随波逐浪”,侧重以学生为本。合起来,就是教育工作完整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是教学过程中完整的教学相长。素质教育的真谛和精髓就在这八个字之中。

推而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管理工作的推陈出新,教职员工的队伍建设,其要义,也可用“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八个字来概括。

相比之下,“截断众流”容易做到,我们的教育多少年来也是这么做的;“随波逐浪”则要难得多,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就在这“随波逐浪”上。也正是因为“随波逐浪”,人大附中涌现出来很多人才,在不经意间就会有很多国内、国际大奖出现。

刘彭芝认为,衡量一个校长的教育观是不是科学、政绩观是不是正确,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对素质教育的认知和实践水平。素质教育是人大附中的主线,贯穿在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素质教育是人大附中的精髓,渗透在教学工作的各方面。人大附中能取得今天这些成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结果。

人大附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可以总结、提炼为四个方面:第一,一定要做到真实。真心实意、真才实学、真抓实干。第二,一定要有大情怀。第三,必须抓住能力这个关键。第四,一定要做到坚持。刘彭芝认为,学校培养学生的能力,方式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链条是,让学生把知转化为识,把识转化为智,把智转化为能。从某种意义上讲,转知为识,转识为智,转智为能,就是素质教育。

从2002年开始,人大附中的办学就走出了校门,先后与中西部7个省市12个地区的中学“手拉手”联合办学;每年接纳这些地区和北京周边薄弱校的学生几十人至数百人在人大附中短期“留学”;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外地师资;探索了通过托管、承办、深度共建等形式帮扶周边薄弱校;向周边学校输送几十名优秀干部和教师;成立基础教育共建共享联盟;建立“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训基地;组建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等十余种“帮扶”模式,为优质学校发挥辐射作用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爱和尊重为关键词

从教40多年,刘彭芝最深刻的感悟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即“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其中,爱和尊重是其核心理念,也是其办学的关键词。

在她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自己的禀赋特长,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成长的需要,学校如果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给予尊重,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就不再是枯燥的、痛苦的,而是充实的、快乐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的身上往往能产生让我们惊异的能量,真的能创造出奇迹。人大附中办学取得的成功,其精髓都在这几句话里。有了爱与尊重,校长就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孩子们、员工们的发展需求;才会去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员工发展的教育,才能顶住压力,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执着追求。

刘彭芝说,“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深入骨髓。校长创新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是激发每一个教师员工创造的激情和潜能,并把它转化为实际的教育业绩,也就是要激活每一个细胞。”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激发与激活呢?关键是尊重。尊重是创造的源泉,你只有尊重校园里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尊重他的发展诉求,才能发现他的亮点,千方百计地为他搭建平台,让他实现梦想,活出精彩;这个学校才会涌动着不竭的创新活力,就会出现教育奇迹。

与此同时,激发每一个教师员工创造的激情和潜能,还要形成一种机制,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也就是我们人大附中人常爱说的一个词“气场”,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改变着每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是学习者,都是创新的生长点。

如何使独生子女在中学阶段心理健康地发展,形成良好品格,学会沟通与合作,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旷世难题。更何况还要面对家庭教育的复杂问题。因此,刘彭芝校长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大力倡导爱的教育、尊重的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每一位教职工提供施展自己才华和抱负的机会和平台,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课程改革要处理好六种关系

刘彭芝认为, 新课程改革要处理好六种关系,即一定要处理好变与不变、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有意义和有意思、现实性与超前性、增加与减少、校内和校外的关系。

课程改革要搞好,首先要进行哲学层面上的思考,正确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做到“变”中有“常”,才能使课程改革进入“化”的境界。进化是一种常态,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化,正确的态度是观化、参化、安化,即观察课改、参与课改,在课改中安身立命。

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上下达成共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形成良性互动。课程作为教育的主要载体,进行改革必须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策创新,更重要的是要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首创精神。国家有科学的规定动作,各个学校各个教师都有拿手的自选动作,在规定动作中完成任务,在自选动作中出新出彩,最终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良性互动。

正确处理好有意义和有意思的关系,是学校教学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人们的兴奋点和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有意义上,相比之下,我们对一节课是不是有意思、有多大意思,则一直不太重视。我们有强调文以载道的传统,对一节课是不是有意义、有多大意义一直非常重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强调有意思。

教学的真谛在于寓有意义于有意思之中,让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过程,让学习成为学生主动的行为,让学习成为学生合作研究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都应该放在“既有意义,也有意思”上,这是课程改革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课程改革应该是一种常态,对待课程改革最好的态度就像高手下棋,走一步看两步,棋下在一角,但心中是整个棋局。教育问题的关键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是两个层次,两个阶段,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二者可以同时进行。

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教育必然会进入到强调“因材施教”的阶段。因此,课程改革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统一标准,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每所学校在课改上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每个老师在课改上都要有自己的风格。理想的课改,应该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进行课程改革,有两种风险,一是知识量信息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培养学生口径要宽,知识储备要丰厚,综合素质要高,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本领;另一种风险是要通过课程改革,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生活得快乐。

这显然是一对矛盾,正确处理好增加与减少的关系,解决好这对矛盾,是对教育工作者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就是现在的一堂课要产生过去两堂课甚至几堂课的效益,让学生既学得多、学得好,又学得不累。

如此一来,我们必须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学校要树立质量立校的理念,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二是教师要有“本领恐慌”,要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本领;三是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总结出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要提高质量,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益,还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校内和校外的关系。我们既要办好有形的学校,让校园成为一方净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又要办好无形的学校,广泛吸纳、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智力资源,为学校的教学服务。有了这种大视野、大气派、大格局,我们的课程改革就一定能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

结语: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刘彭芝校长以“兼济天下”的崇高使命和教育追求,以博大宽广的胸襟接纳不同的教育思想,不仅善于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教育思想,而且能够结合国情和校情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从而,成就了她“一生为一大事来”的教育追求。

(来源: 新华教育)

猜你喜欢
人大附中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
人大附中早培班九年级周思言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只要你来过,就会永远怀念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人大附中:“神校”甩“牛校”几条街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