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风止痒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63例

2014-05-13 10:06龚炯王米君霍苏琛
医药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消风风团斯汀

龚炯,王米君,霍苏琛

(湖北省中山医院皮肤科,武汉 430033)

消风止痒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63例

龚炯,王米君,霍苏琛

(湖北省中山医院皮肤科,武汉 430033)

目的 观察消风止痒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给予消风止痒颗粒30 g,每天3次,联合依巴斯汀片10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60例,仅给予依巴斯汀10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第4周和第8周记录疗效。结果治疗第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4.44%,38.33%(P>0.05);治疗第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6.19%,53.33%(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48例有效病例中12例出现复发或加重,对照组31例有效病例中20例出现复发或加重(P<0.01)。结论消风止痒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消风止痒颗粒;依巴斯汀;荨麻疹,慢性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顽固难治的皮肤科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食物、药物、吸入物、感染、昆虫叮咬、物理因素、内科疾病、遗传因素有关,约3/4的患者不能找到病因,称为特发性荨麻疹。其病因及机制复杂而难明确,治疗比较棘手,临床实践表明抗组胺药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而中草药治疗也仅可在一部分患者取得较好疗效。2009年11月~2013年2月,笔者采用消风止痒颗粒联合依巴斯汀口服治疗慢性荨麻疹,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慢性荨麻疹患者123例,均为反复发生皮肤风团、红斑、伴有瘙痒,病程超过6周以上,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且为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风团色红,遇热增多;口苦,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腻或自腻,脉滑,伴口干,大便干,小便黄短。中医辨证属风热型。其中男58例,女65例;年龄14.6~69.2岁,平均(36.1±13.7)岁;病程2.3~17.6年,平均(6.5±5.8)年。排除标准:①治疗前1个月内服用过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药,1周内服用过对慢性荨麻疹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②严重心、肝、肺、肾等器官疾病,恶性肿瘤,骨髓造血功能不良及系统性疾病;③对依巴斯汀或消风止痒颗粒过敏者;④正在服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和抗真菌类药物;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不遵医嘱用药者,不能按期复诊和随访者,治疗期间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疗程者;⑦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不宜继续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将12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给予消风止痒颗粒(南京同仁堂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2020068)30 g,每天3次,口服,同时加服依巴斯汀片(西班牙艾美罗制药公司,注册证号:H20090366)10 mg,每天1次;对照组每日仅给予依巴斯汀10 mg,每天1次,口服。另外,每例患者给予维生素C和维生素B口服,同时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第4周和第8周时记录疗效情况,治疗组服用药物期间不食用鱼腥、生冷、油腻食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观察按4级评分方法记录服药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并计算疗效指数。荨麻疹症状和体征的4级评分标准。①风团数目:无风团为0分,风团数1~10个为1分,风团数~20个为2分,风团数>20个,遍布全身为3分;②风团大小:无风团为0分,风团直径<1 cm为1分,风团直径1.0~2.5 cm为2分,风团直径>2.5 cm为3分;③瘙痒程度:无瘙痒为0分,轻度瘙痒,不影响睡眠为1分,中度瘙痒,影响睡眠,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为2分,重度瘙痒,影响睡眠、正常生活和工作为3分;④风团发生次数:无风团为0分,风团每天出现1次为1分,风团每天出现2或3次为2分,风团每天出现>3次为3分;⑤风团持续时间:无风团为0分,风团持续时间≤1 h为1分,风团持续时间1~3 h为2分,风团持续时间>3 h为3分;⑥风团外观:无风团为0分,红斑为主为1分;红斑、风团略隆起为2分;风团明显隆起为3分。

治疗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治疗指数为100%;显效:60%≤治疗指数<100%;进步:20%≤治疗指数<60%;无效:治疗指数<2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疗效评价行秩和检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行t检验,复发加重例数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第4周和第8周疗效评价见表1,症状积分见表2。

2.2 随访 治疗结束后,所有有效病例随访半年。治疗组48例中出现复发和加重12例,对照组32例随诊中丢失1例,剩余31例中出现复发和加重20例(Χ2= 8.44,P<0.0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t=6.080,*1P<0.01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对照组60 15.37±6.98 11.29±6.74 9.03±5.12治疗组63 15.23±7.45 9.75±5.38 4.39±3.16*1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轻微恶心、口干、头昏7例,对照组出现类似症状6例,均未停用药物,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主要的病理机制是IgE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此外,还有IgE及其受体自身抗体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Th1/Th2细胞亚群失衡及炎症递质白三烯释放导致的后续炎症反应等[1]。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涉及到许多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和化学递质,它们互相牵制,互相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免疫网络[2]。研究显示,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有关[3]。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下,胃肠黏膜屏障通透性增加或受到破坏,致进入肠道抗原或其他促炎症因子更易吸收并暴露于免疫系统而诱发或加重慢性荨麻疹。另外幽门螺杆菌毒素或成分作为超抗原,或在体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幽门螺杆菌模拟抗原包括Lewis抗原、唾液酸糖基结合物和层黏素及其残基,诱发或加重荨麻疹的炎症过程。因为组胺是导致慢性荨麻疹红斑、风团、瘙痒的主要原因,抗组胺药一直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药物[4]。

H1受体存在两种不同的活化状态即激活和非激活状态。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动态平衡,可以相互转化。组胺可以使活化型受体稳定,而抗组胺药使非活化型受体稳定[5]。依巴斯汀是第2代新型H1受体反向激动药,属氯哌啶类,依巴斯汀口服吸收迅速,在肝脏转化为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卡瑞斯汀,为其活性代谢物。服药后3~6 h达血药浓度峰时间(tmax),消除半衰期(t1/2)为13~16 h,因此其抗组胺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依巴斯汀是一个强效的、高选择性的组胺H1受体拮抗药,抑制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及炎性细胞的趋化作用;抑制变态反应时细胞间黏附分子的释放,降低白细胞介素(IL)-6、IL-8产生;具有抗5-脂氧合酶活性,可以抑制炎症递质白三烯的产生及抑制炎症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浸润[6-7]。研究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升高,一氧化氮与组胺诱发的超敏反应有关[7],依巴斯汀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含量降低。依巴斯汀是大分子物质,所以不能进入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显著影响[8],亦无心脏毒性,且食物因素不影响其血药浓度[9],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首选药物。

本病属于中医学“瘾疹”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因为禀赋不足,气血虚弱,卫气不固,腠理不密,风邪外袭,或经脉失和,血癖生风而成。证属虚实夹杂。治疗关键在于益气固表,疏风止痒,凉血活血。消风止痒颗粒主要成分有防风、蝉蜕、当归、荆芥、亚麻子、地黄、地骨皮、炒苍术、石膏、木通、甘草。方中荆芥、防风、苍术、蝉蜕、亚麻子疏风解表;石膏、木通、地骨皮清热利湿;当归、地黄补血润燥;甘草调和诸药兼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收疏风清热除湿止痒之功效[10]。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防风具有直接抗组胺作用;荆芥挥发油能直接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对抗组胺、乙酞胆碱所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对豚鼠药物性哮喘及致敏豚鼠气管平滑肌释放慢反应物质具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消风止痒颗粒对药物所致动物的皮肤瘙痒具有抑制作用,对动物的皮肤变态反应及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炎性递质组胺、5-羟色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制作用,由此推测其具有抗组胺、抗炎、抗过敏作用。吴巧云等[11]研究表明,消风止痒颗粒还能抑制IgE的产生,从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递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理想中成药。

西药治疗荨麻疹起效快而维持时间短,中药治疗则起效慢而维持时间长,二者合用有互补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消风止痒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在第8周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远期复发率低,近远期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用依巴斯汀。且消风止痒颗粒冲服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栾红,王英杰,孟宪敏.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与血清IgE水平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51(23):62-63.

[2] 吴伊旋,沈惠风.慢性荨麻疹部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2):136-137.

[3] 郝飞,钟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思考[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1):2-5.

[4] ZUBERBIER T,MAURER M.Urticaria:current opinions about etiology,diagnosis and therapy[J].Acta Derm Venereol,2007,87(3):196-205.

[5] 郝飞,钟华,宋志强.从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谈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应用策略[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 23(11):763-764.

[6] 向建光,朱建洲,宋娜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 (7):24-25.

[7] 曹海育,刘英权.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前后患者组胺含量及血清NO和TNF-α的水平变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00-101.

[8] 吴国生,吴佳,杨惠芳,等.依巴斯汀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6,25(11):1171-1172.

[9] 谷锋.依巴斯汀和转移因子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74-75.

[10] 杜仕君.消风止痒颗粒联合组胺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6):142-143.

[11] 吴巧云,王小波.消风止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总IgE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2):89-90.

DOI 10.3870/yydb.2014.05.022

R986;R758.24

A

1004-0781(2014)05-0622-03

2013-04-24

2013-08-22

龚炯(1973-),男,江西临川人,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各种疑难顽固皮肤病。电话:027-83746283,E-mail:2534244884@qq.com。

猜你喜欢
消风风团斯汀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消风散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