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虹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结合教学实践,从激发兴趣、自我管理、学法指导、因材施学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与思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我认为“教学生学”的关键就在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我会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1.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黄金分割”教学中,我以“计算妈妈穿多高的高跟鞋更美”来引入,以趣引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例如,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以学生参加春游为题,创设学生亲近熟悉的情境:我校初中一年级575名师生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25人,问还需租用50座的客车多少辆?问题一提出,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地动脑去思考。
3.创设实验操作性的教学情境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在动手又动脑的过程中可以感悟、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时,我组织学生研究:用一个平面图形去截正方体,截面有几种形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切好的正方体形状的胡萝卜,然后让学生用一个平面(小刀)去截这个正方体。学生兴趣很高,积极动手操作,很多学生不但能截出三角形、四边形,还能截出五边形、六边形,但不能截出七边形。顺势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截出七边形呢?那能不能截出八边形、九边形呢?”……这样不但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让学生体验了平面分割空间的奥妙。
4.创设富有悬念的教学情境
巧设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的探索、思考。
例如,在引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天,小敏去小强家玩,当时小强正在用配方法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2x2-25x+80=0,小敏一看就告诉他这道题无解。小强非常惊讶,问他有何判断的诀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动手、动脑、积极思维、获得新知。
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
1.确定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预期结果,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其本质是一致的,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2.科学实施自主学习活动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和方案,然而关键还在于能否科学合理地实施学习计划。
在实施指导的过程中,我认为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材料、学习内容,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学习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信息时代,我们更要指导学生拓宽信息渠道,获得更丰富的材料和内容。
3.客观评价
没有评价,就没有教学的依据。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和学生都会运用不同的测量手段,做好结果与成效的评估,从而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出正确的、客观的评价。从而制订出新的、更合理的教学与学习计划,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4.自我激励
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我们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绩效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也会增加。
三、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变“学会”为“会学”。
1.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如果不做课前预习,听课的效率就会打折扣。要引导学生逐步做到细读教材: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问题标上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互动
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的探索过程以及问题的分析过程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体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很大益处。在教学时,我会充分利用这些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展开思维,特别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合作互动。在合作互动中启发思想、借鉴成果、获得灵感。
3.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创造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最重要一环。
教学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他们在获得结论的过程中探索规律、掌握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会积极培养学生“有条件”地质疑。
4.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总结
学习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复习和总结,可以把学到的新信息、新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认知进行整合,使原有的知识得到充实和提升,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系统。
我指导学生温习每天所学的内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理解地记忆数学公式、定理、法则等,然后再独立地完成作业,这样他们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
5.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的数学元认知能力,是学生进行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认知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本领。我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反思解法优劣、反思解题思路、反思解题深度、反思解题策略。学生只有学会了反思,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监控。
四、因材施学,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
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所难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自主潜力,做好因材施教工作,使教师的主导力量与学生的主体潜能相适应,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我们要把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因材施学相结合,把主导学的力度适当地转移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来。只有将自主学与主导学紧密结合,才能构建学生最佳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充分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校教育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基础。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方法、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结合教学实践,从激发兴趣、自我管理、学法指导、因材施学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与思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我认为“教学生学”的关键就在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我会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1.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黄金分割”教学中,我以“计算妈妈穿多高的高跟鞋更美”来引入,以趣引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例如,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以学生参加春游为题,创设学生亲近熟悉的情境:我校初中一年级575名师生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25人,问还需租用50座的客车多少辆?问题一提出,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地动脑去思考。
3.创设实验操作性的教学情境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在动手又动脑的过程中可以感悟、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时,我组织学生研究:用一个平面图形去截正方体,截面有几种形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切好的正方体形状的胡萝卜,然后让学生用一个平面(小刀)去截这个正方体。学生兴趣很高,积极动手操作,很多学生不但能截出三角形、四边形,还能截出五边形、六边形,但不能截出七边形。顺势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截出七边形呢?那能不能截出八边形、九边形呢?”……这样不但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让学生体验了平面分割空间的奥妙。
4.创设富有悬念的教学情境
巧设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的探索、思考。
例如,在引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天,小敏去小强家玩,当时小强正在用配方法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2x2-25x+80=0,小敏一看就告诉他这道题无解。小强非常惊讶,问他有何判断的诀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动手、动脑、积极思维、获得新知。
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
1.确定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预期结果,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其本质是一致的,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2.科学实施自主学习活动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和方案,然而关键还在于能否科学合理地实施学习计划。
在实施指导的过程中,我认为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材料、学习内容,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学习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信息时代,我们更要指导学生拓宽信息渠道,获得更丰富的材料和内容。
3.客观评价
没有评价,就没有教学的依据。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和学生都会运用不同的测量手段,做好结果与成效的评估,从而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出正确的、客观的评价。从而制订出新的、更合理的教学与学习计划,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4.自我激励
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我们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绩效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也会增加。
三、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变“学会”为“会学”。
1.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如果不做课前预习,听课的效率就会打折扣。要引导学生逐步做到细读教材: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问题标上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互动
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的探索过程以及问题的分析过程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体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很大益处。在教学时,我会充分利用这些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展开思维,特别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合作互动。在合作互动中启发思想、借鉴成果、获得灵感。
3.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创造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最重要一环。
教学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他们在获得结论的过程中探索规律、掌握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会积极培养学生“有条件”地质疑。
4.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总结
学习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复习和总结,可以把学到的新信息、新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认知进行整合,使原有的知识得到充实和提升,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系统。
我指导学生温习每天所学的内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理解地记忆数学公式、定理、法则等,然后再独立地完成作业,这样他们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
5.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的数学元认知能力,是学生进行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认知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本领。我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反思解法优劣、反思解题思路、反思解题深度、反思解题策略。学生只有学会了反思,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监控。
四、因材施学,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
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所难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自主潜力,做好因材施教工作,使教师的主导力量与学生的主体潜能相适应,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我们要把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因材施学相结合,把主导学的力度适当地转移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来。只有将自主学与主导学紧密结合,才能构建学生最佳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充分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校教育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基础。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方法、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结合教学实践,从激发兴趣、自我管理、学法指导、因材施学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与思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我认为“教学生学”的关键就在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我会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1.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黄金分割”教学中,我以“计算妈妈穿多高的高跟鞋更美”来引入,以趣引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例如,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以学生参加春游为题,创设学生亲近熟悉的情境:我校初中一年级575名师生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25人,问还需租用50座的客车多少辆?问题一提出,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地动脑去思考。
3.创设实验操作性的教学情境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在动手又动脑的过程中可以感悟、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时,我组织学生研究:用一个平面图形去截正方体,截面有几种形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切好的正方体形状的胡萝卜,然后让学生用一个平面(小刀)去截这个正方体。学生兴趣很高,积极动手操作,很多学生不但能截出三角形、四边形,还能截出五边形、六边形,但不能截出七边形。顺势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截出七边形呢?那能不能截出八边形、九边形呢?”……这样不但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让学生体验了平面分割空间的奥妙。
4.创设富有悬念的教学情境
巧设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的探索、思考。
例如,在引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一天,小敏去小强家玩,当时小强正在用配方法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2x2-25x+80=0,小敏一看就告诉他这道题无解。小强非常惊讶,问他有何判断的诀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动手、动脑、积极思维、获得新知。
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
1.确定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预期结果,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其本质是一致的,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2.科学实施自主学习活动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和方案,然而关键还在于能否科学合理地实施学习计划。
在实施指导的过程中,我认为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材料、学习内容,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学习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信息时代,我们更要指导学生拓宽信息渠道,获得更丰富的材料和内容。
3.客观评价
没有评价,就没有教学的依据。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和学生都会运用不同的测量手段,做好结果与成效的评估,从而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出正确的、客观的评价。从而制订出新的、更合理的教学与学习计划,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4.自我激励
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我们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绩效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也会增加。
三、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变“学会”为“会学”。
1.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如果不做课前预习,听课的效率就会打折扣。要引导学生逐步做到细读教材: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问题标上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互动
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的探索过程以及问题的分析过程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体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很大益处。在教学时,我会充分利用这些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展开思维,特别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合作互动。在合作互动中启发思想、借鉴成果、获得灵感。
3.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创造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最重要一环。
教学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他们在获得结论的过程中探索规律、掌握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会积极培养学生“有条件”地质疑。
4.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总结
学习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复习和总结,可以把学到的新信息、新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认知进行整合,使原有的知识得到充实和提升,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系统。
我指导学生温习每天所学的内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理解地记忆数学公式、定理、法则等,然后再独立地完成作业,这样他们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
5.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的数学元认知能力,是学生进行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认知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本领。我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反思解法优劣、反思解题思路、反思解题深度、反思解题策略。学生只有学会了反思,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监控。
四、因材施学,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
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所难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自主潜力,做好因材施教工作,使教师的主导力量与学生的主体潜能相适应,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我们要把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因材施学相结合,把主导学的力度适当地转移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来。只有将自主学与主导学紧密结合,才能构建学生最佳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充分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校教育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基础。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方法、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