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

2014-05-05 18:45周伟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火柴正方形物体

周伟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心理特点应用意识引导探索创新精神尊重差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是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为了使数学教学高效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具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在数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和体验。因此,除了要注重利用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具体情景学习新知识外,还应更多地运用符号、表达式、图像等数学语言,联系数学问题,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例如,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图1

(1)按照如图1的方式,搭2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4)若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5)根据你的计算,搭200根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在搭2个、3个、10个正方形时,学生可能会具体数出火柴棒的根数,但当搭100个正方形时,学生就需要探索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的变化规律。规律的一般性需要用字母表示。根据不同的算法,学生可以得到4种不同形式的表达式。用代数式求值和利用数学公式求值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数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生动活泼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抽象的数学变为数学模型呈现给学生,将数学引向生活,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时,可以安排学生在学校附近或郊外选择一个物体,并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和被测量物体的地理环境,利用已有的测量工具,设计出测量物体的高度的方法,并测出它的高度。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如,利用平行投影测量物体的高度;利用中心投影测量路灯杆的高度;利用视点、视线、盲区的相关知识测量物体的高度;利用光学原理测量物体高度等。在前面学习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性质的基础上,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与实际生活中,既丰富了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认识,又有利于加强理论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都会遇到一些困难,通过教师的指导,理论数学成为实践数学,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

例如,在讲“设计轴对称图案”时,可以设计拼图、涂色、剪纸等活动,提出如下问题:

(1)在如图2每个由9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中选3个方格涂上红色,使整个图形关于1成轴对称。如果方格中的小正方形换成长方形又有几种?

图2(2)以给定的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请你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灰谐的解说词。如图3。

(3)请在如图4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们所蕴涵的内在规律,然后把图形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

为学生适当地提供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同时有助于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不能仅仅以分数衡量一个学生。同时,教师应该正确对待那些总爱提问题的学生,其实爱提问题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不同意见,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钻研精神和对学习的严谨态度,与知识的本身相比更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如果教师能重视学生的问题,就能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也能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尊重。如果展开有关问题的讨论,有时还能帮助学生找到新的思路,获得新的发现。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应该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领会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各项数学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火柴正方形物体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火柴变变变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