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琪
学校王兴谷物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就必然要求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物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中感受物理的灵动之美,促使他们养成在生活中学习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让物理课堂展示生活,使物理教学生活化呢?
一、立足“大物理”,为课堂开启一扇窗
徜徉于物理课堂,可窥探生命世界的微妙,可驰骋于世界文明殿堂,也可赞叹人类智慧的伟大。由此可见,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生命丝丝相连。生活既然作为物理最强大的课程资源,也必然是物理教材最丰富的来源。然而教材只是生活场景的缩写,要让学生在课堂里去了解社会丰富的生活,进而参与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物理教学的内容就必须具有开放性。教师要有“大物理教育”的观念,不拘泥于教材已有的生活圈,必须立足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场景,主动开发新课程资源。
其实,每个教师的头脑中都有许多鲜活的资料,内心都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在上课过程中若能结合生活素材进行相关链接并拓展延伸,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而且还便于学生理解教科书上给出的抽象定论和枯燥的说理,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复习力学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力学规律,教师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用矿泉水瓶拍打自己的手心,手会隐隐地疼,越用力手越疼,矿泉水瓶也会变形,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还是一方对另一方有作用力?(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用缝衣针钉3个小孔,2个一样高,1个下一点,再往瓶里加满水,3个小孔流出水来,2个一样高的喷出的水速也一样,而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比较急,液体的压强受什么影响?(3)将空矿泉水瓶翻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说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素养,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让学生体悟生活的目的。
二、发掘生活,为课堂注一股“活水”
情感隐含在场景之中,要靠自己去体验,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发掘,灵活运用到课堂上,内化所学的知识,升华自己的经验,紧密联系生活体验物理现象,探索解答物理知识。
例如,在讲“压强”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先模拟气功大师的钉床实验,出示两块木板,一块是密密麻麻的小钉子,用一个装满水的气球代替气功大师,第一次让其“躺”在钉床上,第二次让其“躺”在只有一个钉子的木板上,结果第二次气球被扎破,学生顿时感到惊讶。这时候,面对这种出乎意料的结果,学生首先会问道:“为什么装满水的气球在钉床上没有事,但放在一个钉子的木板上会被扎破呢?”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因利势导,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其中的物理原因。
将魔术与物理相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相似的生活体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易于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这样的物理课上,教学相长,师生呼应,整个课堂和谐而生动,教学效果自然十分理想。
三、学以致用,给课堂添份“生活教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改确立的物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之一,它表明物理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物理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古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不易的,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从小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课内外的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生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物理教学本身就应该源于生活,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物理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中外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们的一生都在为追求科学真理而不懈努力,他们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只图奉献、不求索取。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他们生平的动人事迹,展现他们优秀的品德和高贵的人格,他们的故事本身就是一本绝好的美育教材。这样穿插讲授,感染学生,不知不觉中学生会在生活中效仿物理学家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奉献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责任无处不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加懂得珍惜自己、感恩他人,在生活中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总之,生活犹如一池清澈的活水,不仅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广袤的天地,也为物理生命化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掬一捧生活之水来浸润我们的课堂,不仅能让生活化的课堂成为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而且可以让物理教学展现出喜人的灵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