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朗吉弩斯的《论崇高》可以说是继《诗艺》后的一篇独具魅力的力作。它兼具感性与理性地歌颂崇高、肯定人的尊严,感性又不失庄重,理性而不枯燥乏味,可以说是对人性的洗礼、对灵魂的洗礼。
关键词:朗吉弩斯;美学思想
朗吉弩斯是古罗马时期的希腊学者、批评家。读完朗吉弩斯的《论崇高》,让人禁不住联想到贺拉斯的《诗艺》。作为同时期的文艺批评家,二者的某些观点有些相似之处。强调结构方面的整体性是贯穿整篇《诗艺》的主导思想,“在树林里画上海豚,在海浪上画上野猪”等等,就是作者认为结构必须是有机完整和和谐统一的最好例证。同样,在《论崇高》的第八章以及第四十章中,“崇高的第五个原因包括全部的上述四个,就是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文章要靠布局才能达到高度的雄伟,正如人体要靠四肢五官的配合才能显得美。整体中任何一部分如果割裂开来孤立地看,是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但是把所有各部分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如此看来,贺拉斯和朗吉弩斯都十分注重作品的完整和谐的结构。
这里朗吉弩斯提出的“布局”这个概念,需要强调,布局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涉及到文学作品的整体框架的安排,也涉及到文学作品的局部细节的处理和组织,要通过布局谋篇,使各个部分相互衔接,各得其所,建立一个鲜活的艺术生命。
在《论崇高》的第十三章,“同样,对于那些想向古人学习的人来说,从古人伟大的气质中,就有一种涓涓细流,好像从神圣的岩洞中流出,灌注到他们的心苗中去,因此连那些看来不容易着迷的人也受到了启示,在古人伟大的魅力下,不觉五体投地了。”,以及作者通篇分析的具体作家作品中不难看出,朗吉弩斯是一位古典主义者。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愿意倾听他的话,另有一条引向崇高的道路。这究竟是怎样一条道路呢?这就是模仿过去伟大的诗人和作家,并且同他们竞赛。”,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不容忽视,这句话传递的概念极富内涵,作家指出我们不仅要学会继承古人留下的有价值的文学遗产,而且还要发展这种文学传统。知识和经验告诉我们,正视和继承文学传统本身并不是全部的目的,文学的发展需要延续,但仅仅是延续还谈不到发展,革新创造才是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作家的创作情况来看,要写出有成就的作品,除了善于借鉴前人的文学经验之外,还要敢于和前人竞赛,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大胆革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虽然也在他的作品中咏叹山水,并借自然图景表达人生感受,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前人诗歌中的精华,一方面又自创“田园诗”体,开辟了清新自然的一代诗风。再如,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可见,曹雪芹不满才子佳人小说“千部共出一套”的写法,立意革新,创造了《红楼梦》这样的历久不衰的经典作品。朗吉弩斯的这种辩证统一的思想,是非常可贵的。
在《论崇高》的第十五章中,作者指出,“风格的庄严、恢宏和遒劲多依靠恰当地运用形象。”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曾经提出,对想象的重视在那个时代还是很少见的,由此可见朗吉弩斯思想上的进步。塑造形象对于文學创造是至关重要的。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提供的人物画廊都有其独创性。鲁迅笔下的“不幸的人”、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托尔斯泰笔下的贵族形象、赵树理笔下的农民等等,正是这些形象地恰当运用使得这些作家的作品熠熠生辉,浸透着生命的活力与意义。在古罗马时期作者就能够意识到形象的重要性,就能够看出不同的创作主体使用形象的不同企图,即使现在看来,仍然具有进步意义。
这篇长信是以作者提出的崇高的五个来源的顺序来讨论的。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运用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结构的卓越堂皇。其中前两个主要是依靠天赋,其余的三个可以从技术上得到助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种,一种高尚的心型。崇高可以说就是灵魂伟大的反映。当我们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读到“是活着,还是死亡?”这句充满游移的自言自语时,我们会在心灵深处期盼一个振聋发聩的人生惊雷炸响;甚至当我仅仅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种对那种百折不挠、至死不渝的境界的向往;而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读到“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心中浮现出纵使岁月流逝,然而滕王阁巍然屹立的雄伟气势,不觉胸襟开阔、情感旷达。这种对灵魂的洗礼,正是崇高的力量使然。
朗吉弩斯的《论崇高》可以说是继《诗艺》后的一篇独具魅力的力作。如果说贺拉斯的《诗艺》像谈话般谈论创作心得,娓娓道来,轻松自然,那么《论崇高》就是兼具感性与理性地歌颂崇高、肯定人的尊严,感性又不失庄重,理性而不枯燥乏味。可以说是对人性的洗礼、对灵魂的洗礼,让我有了一种追求崇高、渴望被这样的作品熏陶的愿望。朗吉弩斯是真正的崇高灵魂的“歌者”。
参考文献:
[1]伍蠡甫、胡经之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宗白华著.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董懿群(1987—),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文化与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