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常生活与艺术欣赏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审美活动的欣赏主体。要探讨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这对于我们在审美活动中更加准备把握审美主体的心理特征与机制有着极大的作用。正确认识到审美活动这一心理特征,也会对我们的日常审美与艺术欣赏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审美活动;心理特征;审美主体;艺术欣赏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与好朋友泛舟于湖上,欣赏着远处隐约可见的丛山峻岭抑或是那展翅高飞的鸟群......这些无不令人们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为什么不同的人同样置身于这等美丽的景色时,每个人的心境却是不一样的。在这些简单的审美活动中,其背后的心理特征究竟是怎样的,它究竟为什么能够引起这样不同的效果,其奥秘自然吸引着我们去探索。
一、何为“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正是这种‘理想'的、升华了的生命活动”[1],按胡经之的说法,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以审美的生存方式寻求符合理想的人生,应该诗意地生活。胡经之也提到,只有当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形成一种对象性的关系——审美关系,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在审美主体那产生精神上的特殊体验——审美体验,主客二体在想象中融为一体,物我两忘,主客不分,这样的活动才是审美活动。大千世界,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审美欣赏。无论身处任何审美活动,我们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譬如,我们在欣赏一株梅花的时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必然是一棵具象的树,这样我们才能够谈论它是否美,“离开这一切,幻想凭空产生一种态度即纯粹而无功利的审美态度,再对对象作纯形式或純形象的观照,这只能是一种神话”[2]。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审美活动仅限于人类,人类的审美活动是相对于动物来说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愉快上的活动。
二、何为“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
在陶水平教授所著的《审美态度心理学》的第四章“审美态度的中层——审美心理时空”中,他提到了几种心里时空的特殊性,例如,“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审美心理时空的有机性”,“审美心理时空的互渗性”等。第一个特征“超越性”,即我们在欣赏由达芬奇创作的巨作时,我们要突破这幅画表象的局限,在获得绘画所直接能够给予我们的信息外,还需要产生一种“象外之象”,了解这幅画背后创作的深层意义。那么,前提是我们必须坚持“审美非功利”的价值观,只是在审美心理时空当中来观赏,从而获得超然的感受与喜悦。“审美心理时空则是可由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以及无意识欲望等心理因素介入的复合时空表象”[3],这一特征在很多咏物抒怀的诗歌里得到体现。例如在观赏莲时,常会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的品格与它洁白的色彩等联系在一起。这让我想起了西方学者立普斯的“移情说”。按照立普斯的说法,审美活动是将自己主观的情感“外射”于客观事物上。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主客二体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感觉是美妙的。“审美体验是身体感觉与心理感受融合为一、混沌未分的状态......因此主体可以从精神与身体的同一性上把握世界,使完整的审美意象呈现出来”[4]审美体验虽说转瞬即逝,但是仍然会唤起那些存在审美主体内心的旧的审美经验,这样一来,经过审美主体再次进行审美活动,新旧审美经验得到了新一轮加工,从而产生更进一步的审美快感。
三、审美活动中审丑、审悲的心理特征
胡经之教授在《文艺美学论》中谈到,审美活动是人们审辨美丑、悲喜等的精神活动。审美活动中的“美”不一定全然是具有崇高、优美诸类积极字眼,这里的“丑”、“悲”不等同于生活中的“丑”、“悲”概念。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们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性也更加广泛。康德曾说过,审美活动作为一种鉴赏力是无利害观念的快感,美是合目的的形式,审美是一种自由的活动。“无论就美的客观存在而言,还是就主体的欣赏而言,美的概念都带有这种自由和无限,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和无限,美的领域才摆脱了有限事物的相对性”[5]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承认审美的自由性并遵从审美活动这一特征。
四、结语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欣赏既有个性的特征,但是也同时有着社会性的标准。当我们在欣赏秦始皇兵马俑这一壮观的场面时,我们对于“美”、“壮观”、“崇高”等字眼的使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内心都有着自身的对于美的判定标准;但我们大家全都不约而同地承认这场面确实美,确实给人庄严肃穆的氛围。在审美活动中,我们先是在审美情境注意中与客观事物发生审美联系;随后便是进入了一个审美心理时空,在这个时空中,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其心理结构产生了巨大的震荡并获得“悦神悦志”的美感;最后达到了更深层次的境界——审美人格倾向。这种分层次的说法主要参考陶教授《审美态度心理学》一书,他在文中说到,审美人格倾向作为审美前的一种心理准备,主要表现为主体某种内在的心理期待。在审美心理机制这一问题上,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小论文只是“浅论”,但我认为这对于推进“审美心理特征”的研究还是有着不可缺少的意义。
注释:
[1]胡经之:《文艺美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2]高建平:《美学的超越与回归》,《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版,第21页。
[3]陶水平:《审美态度心理学》,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
[4]楊春时:《审美本质的发现》,《学术月刊》(沪)2014年版,第103页。
[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8页。
作者简介:熊婷(1991—),女,抚州临川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