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攀峰
[摘 要]文章主要从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两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教师的教的效率和学生的学的效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了解一定的艺术常识。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低下。对此,我们必须找到有效的对策,重新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一、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意义
1.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与音乐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享受音乐带给人的视觉和情感享受,同时亦可以让音乐来美化人生。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好的音乐, 可以振奋精神, 起到鼓舞人的作用。音乐还可以宣泄感情, 有益于身体健康, 使生命和谐。因为音乐是以感觉器官打动人心的, 是最直接的表现, 这样就没有了语言的界限, 因为没有知识经验的障碍, 好的音乐能感动人, 是精神的源泉。
2.音乐具有娱乐作用。音乐不仅能使人们热血沸腾, 也可以带来平静和谐。当然, 音乐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它也逐渐融入到了各个学科中, 并发挥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正因为音乐具有如此多的重要作用, 学校更应该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
3.音乐课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塑成,对音乐课不重视势必会造成学习压力更加紧张。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1.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由于中学阶段主科占据了大部分的课时,使得音乐课得不到师生的重视,很多学校只看重文化课的学习,从小告诉学生学好主科的重要性,对以后的升学有所帮助,殊不知音乐课的作用与价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音乐课“疏远”,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教学中不重视。很多学校每周就只安排1-2节音乐课,教师上课往往流于形式,单纯地教唱书本中的歌曲,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学,毫无主动性。很多家长也认为音乐是“副科”,学不学无关紧要。
3.教学条件受限。当前,很多学校都缺乏大型的音乐教室,音乐课只是在班级中进行。这样,学生会在无形之中感到一种压力,平时文化课学习的环境会大大影响音乐课的效果。此外,学校也缺少一定的教学工具,比如缺少钢琴、笛子等乐器。学生只是对这些乐器有模糊的概念,而不了解具体的演奏方法,因此兴趣也随之降低。
4.音乐课程中有一些基本理论,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些枯燥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学生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教师即使向学生脑海中灌输多少音乐知识,他们也只是一知半解,不能够真正消化。
三、兴趣培养是影响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1.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音乐课程中有一些基本理论,但是對于学生而言只是一些枯燥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学生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教师即使向学生脑海中灌输多少音乐知识,他们也只是一知半解,不能够真正消化。因此,教师只有把握住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学生才能够将音乐学好,教师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精神的重要力量。如果学生对音乐具有很强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努力学习音乐的各项知识与技能。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之后,由于兴趣的驱动,一部分学生可能会不满于现状,而自己去探索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对某些问题自己进行研究。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十分乐意学习,乐于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当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学生最终能够将音乐课程学好。
3.学生具备学习音乐的兴趣,可以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进而使教师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由于学生对音乐课充满了兴趣,那么在上课之前学生就会带着一种愉悦之情进入教室,在课堂上学生也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对于那些对音乐充满热爱的学生,他们不会把音乐课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把音乐课看成是一种享受。当学生乐于做某一件事情后,学生就会全副精神去完成它。
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1.学校应加强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学校是音乐教学得以实施的大环境,学校对音乐课重视,就会使音乐教学得到保证,从而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学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音乐课看成是一门正式的学科,可以由每周1-2节音乐课增加到每天一节,使课时量得到保证。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每天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忘却紧张的学习带给他们的烦恼,不知不觉中就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2.改善音乐教学的条件。音乐课堂必须要配备专门的音乐教室、充足的乐器以及多媒体设备,以保证教学的趣味性。音乐教室的布置要合理。教室的面积、布局、光线等要适中,面积可以大一些,有助于声音的扩散:桌椅的排放不能干篇一律,可以摆出一定的造型,增强艺术感:教室的采光要柔和,营造出一种优雅、恬静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在教室的角落摆设一些音乐艺术品,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下欣赏其中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渴望。要配备充足的乐器。乐器的选择可以灵活多样,教师要指导必要的方法,要在具体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3.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音乐教师要扩宽音乐教学活动空间,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活动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不应该仅仅将音乐教学局限在课堂内,而是应该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教材中很多的歌曲都富有趣味性。此外,教材中涉及到的音乐艺术家,教师也要作必要的讲解,比如贝多芬的故事,让学生知道贝多芬天才的一面,从而提高自信,对音乐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
五、结语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整个音乐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的方法,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音乐课堂,学校要重视音乐课的开展,以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参考文献:
[1] 乔爱玲.试谈普通高师声乐选修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丛论.2011:23-25
[2] 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
[3] 王增福.声乐教学笔记[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