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新春,徐玉娥,焦正花,顾秀琰,潘从泽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方 药·制剂工艺
三黄膏巴布剂的基质配方工艺研究*
葛新春,徐玉娥,焦正花△,顾秀琰,潘从泽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优选三黄膏巴布剂的最佳基质配比,为其成型工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涂展性、均匀性、剥离性、皮肤追随性及外观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表对三黄膏巴布剂的基质配方进行优选研究,以确定其最佳配比组合。结果:三黄膏巴布剂最佳基质配比为甘油1.2 m L,聚丙烯酸钠0.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2 g,明胶0.2 g。结论:按照优选基质配方制成的三黄膏巴布剂膏体柔软,粘性适度,皮肤追随性好,剥离不残留,保湿性、涂展性良好,此基质配方可使用于三黄膏巴布剂的制剂生产。
三黄膏巴布剂;正交设计;基质配方;成型工艺
三黄膏巴布剂是在甘肃省中医院自制制剂三黄膏[1-5]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中药新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功效,广泛应用于痔瘘、腮腺炎、疖子等疾病。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等4味药材,组方简单,临床疗效确切。方中重用黄芩以消肿止血、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消炎抗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6],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三黄膏巴布剂是黄芩、黄柏等药材的提取物与水溶性高分子基质经混合、炼和、涂布等工艺制备而成的中药外用贴膏剂,巴布剂作为一种外用透皮贴敷制剂,其粘贴性能是靠高分子基质自身的粘着力来实现的,因此其成型工艺的关键是对水溶性高分子基质的种类、用量、配比及药材提取物与基质配方的比例来进行考察研究,以保证制剂各种性能良好并符合要求。本研究是在确定药材提取工艺的基础上,分别以外观、初粘性、剥离强度等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其基质配方进行优选研究,为其制剂成型工艺提供依据。
1.1 材料 聚丙烯酸钠(上海国药);羧甲基纤维素钠(安徽山河药用辅料公司,1 0 0 5 0 2);明胶(上海国药,F 2 0 1 0 0 8 0 7);吐温-8 0(温州清明化工,2 0 1 0 0 3 0 2);水刺无纺布(杭州恒兴纺织公司);聚乙烯膜(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T 2 0 1 0 0 8 1 7);实验用钢球(兰州机电市场);不锈钢压辊(兰州机电市场);巴布剂涂布仪(自制);药物浸膏由本院实验室制备。
1.2 仪器 M o t i v e系列指针式推拉力计(N K-1 0型,杭州科能公司);H H S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正基有限公司);J J-1型磁力搅拌器(江苏正基有限公司)。
2.1 空白基质研究
2.1.1 空白基质配方筛选与制备 本研究参考文献[7-8],并在多次预实验的基础上,选用聚丙烯酸钠和明胶作为骨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甘油为保湿剂。取甘油适量,加入聚乙烯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后,再加入用适量水溶胀的明胶,于6 0℃水浴加热搅拌,然后用适量水调和其粘性,混匀后涂布于水刺无纺布上,盖上聚乙烯薄膜,既得巴布剂空白基质样品,放置2 4~4 8小时后切割成6 c m×8 c m大小的矩形块,放入密封袋中,备用。
2.1.2 剥离强度实验[9]取巴布剂样品,在室温下除去盖衬后,膏面粘贴在洁净的不锈钢板上,确保粘结处无气泡,放置1 0~2 0分钟,将巴布剂的一端拉起,用指针式推拉力计钩住,与不锈钢板成1 8 0°反方向,以一定的速度剥离不锈钢板,记录推拉力计的刻度值,测出剥离强度。
2.1.3 初粘力实验[9]取巴布剂样品,在室温下除去盖衬后,置于长3 0 c m,与水平面成1 5°的斜面不锈钢板上,膏面朝上,斜面上部1 0 c m和斜面下部1 5 c m处用聚乙烯膜覆盖,中间留出5 c m膏面,将不同规格的钢球从斜面顶部自由滚下,记录可粘住的最大钢球球号。
2.1.4 正交实验法优选基质配比 巴布剂基质由粘合剂、保湿剂、交联剂、填充剂等组成,由于各物质在基质中所起的作用和性质不同,因此制备优良基质的关键是合理配比[10]。采用L9(3 4)正交实验法,以甘油、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的加入量为考察范围,以剥离度为考察指标,优选空白基质的最佳配比。正交实验设计见表1,空白基质正交实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1 正交实验设计
表2 空白基质正交实验结果
表3 剥离强度方差分析
根据表2—3结果分析,以巴布剂的剥离强度为指标,最佳基质配比为A1B3C3D2,对结果的最大影响因素是聚丙烯酸钠,其次是明胶、C M C-N A,甘油的影响最小,即甘油1.2m L,聚丙烯酸钠0.3 g,C M C-N A 0.2 g,明胶0.2 g。
2.1.5 验证性实验 根据优选出的空白基质配比工艺制备3批样品,按照“2.1.2”和“2.1.3”项下有关规定,测定其剥离强度、初黏力及综合感官指标(用文字描述),结果见表4。
表4 空白基质验证性实验结果
2.2 三黄膏巴布剂的成型工艺研究
2.2.1 聚丙烯酸钠用量考察分析 根据优选出的空白基质工艺制备的三黄膏巴布剂样品,经过测试其剥离强度减小,粘附力减弱。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聚丙烯酸钠的用量对其粘附力影响最大,故而考察聚丙烯酸钠的用量对三黄膏巴布剂初粘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聚丙烯酸钠用量为0.5 g时三黄膏巴布剂的剥离强度和初粘力较为合适,无纺布背衬无渗出、均匀度良好,结果见表5。
表5 聚丙烯酸钠用量单因素考察
2.2.2 三黄膏巴布剂成型工艺研究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为改善三黄膏巴布剂的成型性,将其空白基质成型工艺调整为甘油1.2m L,聚丙烯酸钠0.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2 g,明胶0.2 g。制备工艺为0.2 g明胶加适量水溶胀,6 0℃水浴加热,再加入适量比例处方量的浸膏作为三黄膏巴布剂的药料进行配料,搅拌均匀,加适量的吐温-8 0,再加适量的水用于调节其粘性,混合均匀后,均匀涂布于无纺布上,加盖聚乙烯膜,放置2 4~4 8小时,最后切割成6 c m×8 c m的矩形块,放入密封袋中,既得三黄膏巴布剂样品。
2.2.3 验证性实验 根据优选成型工艺制备3批三黄膏巴布剂样品,按照“2.1.2”和“2.1.3”项下规定,测试其初粘力、剥离强度及综合感官指标,结果显示其成型工艺方法可行,见表6。
表6 成型工艺验证性实验结果
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以三黄膏巴布剂的剥离强度等为指标,优选其基质的最佳配比工艺。结果表明,该巴布剂的粘附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聚丙烯酸钠的用量是主要影响因素。随着加水量与药膏的增加,其粘附力降低,与文献报道[11]相吻合。因此,通过对聚丙烯酸钠用量的调整,其粘附力有所改善。
三黄膏巴布剂基质中含有多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搅拌时间,一般为2 0~3 0分钟,具体可视药料量而定,以防止搅拌过长,影响其粘附力和延展性。
本研究还发现,所用基质混合后易产生气泡,所以应先将聚丙烯酸钠与甘油在5 0℃左右的温水浴中混合,后逐渐加入明胶液,从而改善三黄膏巴布剂基质的成型性及均匀度;通过加入吐温-8 0,可减少气泡的产生。由此可见,选择合理的基质添加顺序、水浴温度的控制及搅拌时间的控制是三黄膏巴布剂基质成型工艺制备的关键[12]。
[1]邢瑞林,左进.三黄膏配合玉红膏外敷治疗肛裂患者术后创口愈合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10,23(8):23-24.
[2]焦正花,张小华,李秀娟.三黄膏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7):55-56.
[3]王艳琴,王晓琴,王兰珍.生肌玉红膏合三黄膏治疗压疮疗效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115-116.
[4]李晓东,李娟,郭朝晖,等.几种医院外用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J].西部中医药,2012,25(2):25-27.
[5]张娅茹.三黄凝胶剂的研制及质量控制[J].西部中医药,2011,24(8):28-30.
[6]关晓燕,杨洁.黄芩药理研究概况[J].中医药信息,2006,23(4):21-23.
[7]陈永财,周斌,鲍建军.乳癖康巴布剂基质配方研究[J].安徽医药,2008,12(3):205-207.
[8]万里生,王明军,鲁艳芳.巴布剂“喘敷灵”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1):77-78.
[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74-75.
[10]汪小根,皱玉繁,陈瑜珍.均匀设计法筛选广藿香有效部位巴布剂的基质处方[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6):638-641.
[11]刘淑芝,郭春燕,金日显.中药巴布剂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5):62-64.
[12]潘卫三,李华,李嘉煜.中药巴布剂研究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3):3-4.
Investigation on Matrix Formula of SanHuang Cataplasm
GE Xinchun,XU Yu′e,JIAO Zhenghua△,GU Xiuyan,PAN Congze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50,China
Objective: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formation technology of SanHuang cataplasm by optimizing the best matrix ratio of the cataplasm.Methods:Matrix formula of SanHuang cataplasm was studied with L9(34)orthogonal design by taking spread,the distribution,detachment,skin tracing ability and the appearance as the indexes,to ensure the best ratio of the cataplasm.Results:The optimal matrix formula of SanHuang cataplasm contained:glycerol,1.2mL,sodium polyacrylate,0.5 g,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0.2 g and gelatin,0.2 g.Conclusion:The matrix formula could be used to the product of SanHuang cataplasm.
SanHuang cataplasm;orthogonal design;matrix formula;formation technology
R283.2
A
1004-6852(2014)05-0022-03
2013-07-15
兰州市科学技术项目(编号2011-2-32)
葛新春(1970—),女,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通讯作者:焦正花(1969—),女,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