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拉铁摩尔的研究回顾与思考

2014-05-02 11:43:00赵小龙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拉氏内陆摩尔

赵小龙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710062)

一、拉铁摩尔生平介绍

在系统而全面地梳理国内学者对拉铁摩尔的研究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拉铁摩尔的生平事迹做一个考察。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除了专业的研究学者之外,对拉铁摩尔的了解还是很陌生的。拉氏一生著作丰富,是一位高产的学者,然而想要准确把握他的研究内容,洞悉其中的奥妙,还是要把它放在拉铁摩尔充满传奇色彩般的人生轨迹之中,这才是正确切入拉铁摩尔研究的一个合乎逻辑的开端。

(一)懵懂中与中国结缘

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于1900年7月29日,出生在华盛顿地区的Sibley医院。他的父亲大卫·拉铁摩尔是一位精通法文、德文、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语言教授。拉铁摩尔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是在美国度过的,后来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他和父亲、母亲一起来到中国。当时,清政府为了打破传教士在华的教育垄断局面,遂大量从海外招聘教师来华从事教育工作,而拉铁摩尔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跟随家人来到了中国。拉铁摩尔的父亲在中国的教育机构中工作了二十多年,先后在上海南洋大学、河北省立师范学院、天津北洋大学执教。1921年拉铁摩尔的父亲回到美国。

拉铁摩尔的童年是在中国度过的,1901年~1905年在上海,1905年~1912年在保定府。少年时期的拉铁摩尔并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而是在家由父亲教授法文、德文和拉丁文,母亲教授数学。1912年以后父亲不想让小拉铁摩尔说着中国话长大,因此把他送到瑞士洛桑上学,一方面想提高他的法文和德文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能拥有全球化视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送至英国,主修拉丁、希腊和法英文学。后因家里经济情况拮据,在申请牛津大学奖学金失败后,拉铁摩尔于1919年返回中国。

拉铁摩尔先后供职于英国人开办的报社和商行,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亲身游历了中国的边疆属地,从东北到西藏北部和新疆,从此便激发了拉铁摩尔研究中国学的热情。

(二)边疆研究中渐露锋芒

1927年~1928年冬,拉铁摩尔开始撰写专著《沙漠之路通向土耳其斯坦》,书中描写了从归化到古城(甘肃省)之行,在这期间拉氏还供职于罗马的皇家意大利地理学会图书馆。此书出版之后,立即产生了激烈的反响。之后拉氏偕同妻子由意大利途经英国回美国,在伦敦由于其出色的学术旅行,受邀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做学术报告,并且得到了一笔奖金。回到美国之后,拉氏与妻子决定进行一次赴蒙古的旅行,遂向社会科学院申请了基金。考虑到以后的旅行和学习研究工作,拉氏在哈佛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人类学进修学习,这也成为他这一生唯一一次受正规的高等教育的经历。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拉氏完成了自己的另一部专著《高原鞑靼人》(1930年),书中记录了他和妻子在新疆和印度游历时的见闻。

1929年秋,他与妻子在蒙古旅行,在那里他研究满蒙民族,相继完成了《满洲:冲突的摇篮》(1932年),《满洲的蒙古人》(1934年)[1]等著作。这些专著的出版,是拉铁摩尔在经历几次旅行之后潜心研究的成果,在国际边疆研究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同时拉氏自己研究边疆方面的方法——实地考察和边疆理论的构建也在慢慢形成。

(三)边疆思想的形成与成熟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拉氏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最丰富的时期。1933年夏担任《太平洋事务》编辑,在这一时期他完成了自己的经典著作《中国的内亚疆域》(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纽约,1940),其后相继出版了 《亚洲的解决》(Solution in Asia.波士顿,1945),《亚洲的形势》(Situation in Asia.波士顿,1949),《蒙古的民族与革命》(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Mogolia.纽约,1955)。[1]其中《中国的内亚疆域》更是被誉为他的扛鼎之作,是其边疆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

拉氏一生阅历丰富,身份多变,虽然遭受打击,但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终成为继奈特之后又一位著名的边疆研究的大家。1989年5月,拉铁摩尔在美国逝世,其一生的著作多达200余种,有多种译本流传。

二、国内对拉铁摩尔的研究状况及主要成果

美国中国学研究史上,尽管拉铁摩尔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正牌的汉学家”[2],但他无疑是一位研究中国问题,尤其是边疆问题时很难逾越的一座高峰。拉铁摩尔在中国边疆史研究上成果颇丰(其著作在生平介绍中有列举),他的代表作《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是研究中国内陆边疆历史发展和周边地缘政治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拉铁摩尔边疆理论形成的最重要成果。因此,在国内众多研究拉铁摩尔的学者和成果中,对他的边疆理论和方法做针对性的研究也是最多的。当然,中国最早介绍拉铁摩尔的文章是1941年刊登在《世界知识》第10期的《最近来的拉铁摩尔》[3],这不是因为他的边疆理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而是因为当年拉铁摩尔受罗斯福总统的邀请来到中国,做蒋介石的私人顾问。因此,可以说国人对于拉铁摩尔的最初印象,应该是从他的政治家的身份开始的。此后对拉铁摩尔的研究,以高士俊的《拉铁摩尔小传》[1]为开端。进入21世纪,国内开放的学术思想和中美之间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当中,拉铁摩尔的边疆理论和方法再一次被推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次以唐晓峰翻译拉铁摩尔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4]为肇始,国内掀起了一股对拉铁摩尔边疆理论研究的新热潮。

笔者对国内拉铁摩尔的研究成果搜集和整理之后发现,呈现出三个阶段:1941年到1992年为第一个阶段,这个时间段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拉铁摩尔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一,关于拉铁摩尔政治生活的记录性文章,有陈之迈的《试论拉铁摩尔》[5],张静的《论拉铁摩尔》[6],胡光的《拉铁摩尔——蒋委员长的私人顾问》[7]等。第二,介绍拉铁摩尔生平事迹的传记著作,有徐维高的《拉铁摩尔小传》[8],徐维高翻译的J·杭锦、U·鄂嫩的《欧文·拉铁摩尔年谱简编》和高士俊的《拉铁摩尔小传》。

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2004年,这十年间对拉铁摩尔的研究范围和领域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戚厚杰、陈济康编著的《与蒋介石共舞:历史漩涡中的11个洋人》[9](1995年)主要从与蒋介石的接触入手,剖析了拉铁摩尔在中美政治中的作用。陈君静的《拉铁摩尔和他的中国问题研究》[10](1998年)和《拉铁摩尔的中国史研究》[11](2003年),从拉铁摩尔的成长和求学的经历入手,以拉氏的学术成果出发,分析了其学术思想、学术地位、学术方法,特别指出拉氏所倡导的实地考察和“移情”的研究方法对于海外学者研究中国史的重要性,在高度评价拉氏在中国边疆史研究中做出贡献的同时,又指出了他在研究中的一些不足。梁元生的《学者、政客与“间谍”:拉铁摩尔(1900~1989)》[12](1994 年),从拉氏一生丰富多彩的身份入手,展现了他不仅是一位研究边疆的知名学者,也是一个曾就职于蒋介石政府的美国政客,还是一名遭受 “麦卡锡主义风暴”迫害的“共产主义分子”和“苏联帮凶”,作者独特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不同时期拉铁摩尔对美国产生的影响。唐晓峰的《长城内外是故乡》[13](1998年)中指出,拉铁摩尔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出发,能放大视野,超越政治与民族,将长城两边合观为一个整体的“亚洲大陆”,对其宏观整体研究时,指出“对汉族是边缘的长城,对整个的亚洲内陆却是一个中心”。其中将长城地带看作是核心,思考它的双向影响,其学术意义不容低估。[13]

从2005年开始进入一个研究的快速和密集期,一批具有全面论述和全新视角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出来。而这个发展机遇期笔者认为是从唐晓峰的中译本《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开始的。之前虽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总体来说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深度上,都是不能与之相比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拉氏的作品没有可供国内学者研究的中译本,英文原著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对于国内大多数学者来说阅读中文作品会更加方便。因此,自中译本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问世后,与此直接相关的研究不断涌现,如:岑丽春的《评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的边疆>》[14],袁剑的《长城的意义指向及其所体现的边疆意识》[15],夏晓莉的《长城边界与华夏边缘——读<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16]和张友庭的 《民族与历史——读拉铁摩尔和他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17]这些成果都是直接通过《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这本书而做的工作,但同时他们各自的切入点和指向性都不一样。岑丽春的文章重点是在拉氏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这部著作,研究的角度是先从整体把握全书的理论构建,把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视为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强调了“边疆”的重要性,重新定义了“边疆”长城地带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袁剑的研究则重点放在长城的文化意义上面,长城从产生到明清的漫长历史时期中,扮演着“圈地受民”角色,同时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而这个角色在拉氏的研究当中却不是一个简单的绝对的人文地理界线,而是在整个亚洲内陆中的核心。夏晓莉从民族学、文化生态学和族群冲突理论分析,长城在作为游牧和农耕社会的边界的同时也具有族群边界的意义,同时总结出在长城附近形成的边缘地带具有双重性和流动性,而且还是一块融合地带。[16]在高度肯定拉氏边疆理论贡献的同时,指出拉氏所认为的只有工业化才能协调草原和农耕文明矛盾的论断是有缺陷的,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绝不是单凭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就能解决的,这还需我们认真思考。

拉铁摩尔边疆理论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历史学家的研究限制,把目光投向整个亚洲内陆的全局。把长城放在整个亚洲内陆的中心位置解释中国边疆的问题,由此在长城地带形成的边缘地带或者过渡地带都被看作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之间的“蓄水池”,合理地解释了过渡地带在两种文明冲突时发挥的作用。另外,在拉铁摩尔的理论中,过渡地带往往蕴含着平衡两种冲突的力量,而在过渡地带产生的二元政治或者社会力量具有很强的弹性和学习能力,他们知道该如何向更强的一方学习或者依靠他们,等到时机成熟便可一举夺取政权,就像东北森林地带的女真社会和淮河流域在秦楚争夺中国霸权时期一样。

对拉铁摩尔边疆理论的研究也是众多学者感兴趣的地方。如:章永俊的《欧文·拉铁摩尔的边疆史研究》综合论述了拉铁摩尔运用边疆理论,将边疆作为审视中国历史的切入点,强调了边疆理论的重要意义,并且揭示了海权、陆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时指出拉铁摩尔对中国边疆史的研究主要是对内陆边疆的研究,把他做的边疆研究与费正清的沿海贸易和外交做了横向对比,认为是一种相互补充的研究。[18]袁剑的《边缘社会的外国眼:拉铁摩尔及其边疆民族理论》[19]和《“内陆亚洲”视野下的大边疆:拉铁摩尔的实践路径》[20],都是解释拉铁摩尔边疆理论的力作。前者中作者恰如其分地运用边缘社会的“外国眼”来描述拉铁摩尔及他的边疆理论,并且指出拉氏所倡导的“边疆形态”和长城地带是“贮存地”的理论是科学的。然而,拉氏过分地强调边疆的作用,把边疆放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主导地位上是不科学的。在后者中作者把内陆亚洲中原的二元竞技以及满、蒙、疆、藏四元互动作为理解拉铁摩尔边疆理论的重点,说明了中国亚洲内陆边疆的复杂性,正是因为亚洲内陆边疆的这种独特性和复杂性,更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证明拉氏的边疆理论。宋培军的《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21],将拉氏的“内边疆”与“外边疆”概念概括为“双边疆”范式,认为可以合理地改造为中国边疆理论建构的基本框架。[21]

经过以上梳理,大致可将国内学者研究的成果按照时间顺序做一个简单的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拉铁摩尔研究成果统计图

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归类就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当中尤以边疆史研究最多,如图2所示:

图2 国内拉铁摩尔研究方向统计

拉氏的中国问题研究也是很值得探讨的课题。如武明明的《拉铁摩尔眼中的黄土高原》[22],许建英的《拉铁摩尔对中国新疆的考察与研究》[23]等都是代表作。

对拉铁摩尔边疆理论的研究,使我们有了一个更加独特的研究中国历史的视角,也促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态度。王欣的 《中国边疆学构建面临的基点理论挑战——以拉铁摩尔、狄宇宙和濮德培为列》[24]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几点思考

(一)拉铁摩尔中国史研究的学术地位

拉铁摩尔一生与中国结缘,从1926年考察新疆开始,随后的几十年间,拉铁摩尔屡次考察中国的东北、蒙古、西藏等地区,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同时,在这期间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路,为中国西北史地研究,尤其是中国边疆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另类的研究视角。

第一,应用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拉铁摩尔与中国传统的书斋式的儒家史学家不同,他并不是把边疆与中国割裂,而是把边疆的概念放在中国史研究的整体框架之中,认为满洲、蒙古、新疆、西藏都是中国固有领土,并且以这四个基点去研究中国边疆的基本问题。通过这几个基点的目的,就是要追溯过去,并提供一个视野,观察后来的发展。由此,说明他们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并表明连续意识在理解历史上的重要性。[4]

这种全新的“地理学研究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史学家的“天下大一统”的边疆观,反对将边疆看作是中原文化统治衰减的边缘地区,并认为正是这些草原边缘地区的存在,对中原王朝和草原帝国的兴衰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正是这些边缘地区,亦或是过渡地带才是征服王朝的发源地。[4]历史上辽、金、后金都是如此。

第二,重视实地考察和现代人类学理论的运用。在拉铁摩尔以前,传统的中国边疆史研究以史料为基础,以中原汉民族优于边疆民族的心理姿态审视和观察历史,这必然导致许多偏离事实和客观依据的结论出现。中国历史上绝大对数史家都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对边疆的认知,缺乏准确和系统的概念。再加上中原地区传统的儒家文化体系已经形成,人们难免会不自觉的以一种“主人”的身份去对待边疆地区族群,这样所形成的理论和思想是不客观的,也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拉铁摩尔很注重实地考察,他本身不是一个书斋式的学者。其正式的学术训练仅仅是在哈佛大学为期八个月的人类学学习,纵观他的每一部著作我们都会发现背后离不开的是一次次旅行和考察。他在边疆研究方面崭露头角的第一部著作,完成于1927年~1928年冬的《荒漠路至土耳其斯坦》,就是他在1926年开始从归化,途径新疆,再到印度,到达意大利的旅行时的考察记录。以后十几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1941年拉铁摩尔作为美国副总统陪同使团中的一员,考察了中国和苏联,后又考察了西伯利亚和中亚西亚以外的广大的区域,这使拉铁摩尔能够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来观察整个亚洲的形势,从而把中国的边疆放置在整个亚洲内陆来看待,使亚洲内陆边疆的历史不仅仅是在中国的历史轮回中上演,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它在整个亚洲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使命。

运用现代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边疆,也是拉铁摩尔研究方法上一个很重要的突破。首先,他以游牧生计的理论解读边疆,打破了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下带有偏见的解释。传统的农耕文明培养出来的史家认为,农耕文明是一种进步的文明,而游牧民族代表的游牧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甚至是一种原始的、被农业社会遗弃的边缘化的社会人群。但是,拉铁摩尔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研究,通过对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民族分析,社会经济结构解读,政治组织建立的分析和与中国之间的联系与冲突入手,深入地探讨了边疆族群与中国本部之间的互动,并且指出中原王朝和草原帝国同生共灭的观点,改变了以往中原王朝衰落时草原帝国才会入侵中原的观点。

拉铁摩尔这些独特的研究方法,强烈地冲击了以往我们对中国历史研究的看法和解读。在深化改革研究思路,开创具有中国本土边疆理论的同时,这些不免是我们要思考和借鉴的典范。

(二)巴菲尔德和王明珂对拉铁摩尔的继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边疆研究中的重要人物,拉铁摩尔所做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无疑对后世学者具有不可逾越的影响和指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有巴菲尔德和王明珂。他们两个人都继承了拉铁摩尔的文化生态学理念,都注重实地考察对研究的重要性。但是,巴菲尔德和王明珂都在拉铁摩尔的理论研究之上有自己的发展。

托马斯·巴菲尔德是著名的人类学家,曾在哈佛大学接受了完整系统的社会文化人类学以及考古学训练。与自己的前辈学者拉铁摩尔相比,他可谓是正牌的科班出身的学者,但这并不妨碍巴菲尔德接受拉氏学术思想,研究和发展边疆学说。在巴菲尔德眼中,内陆亚洲是一块有着强烈彼我观念的两个相互对抗的文化之间长期互动的区域。[25]因此,他认为内陆亚洲的复杂性以及将之作为历时性变化关系的产物,必须要分区域加以研究。所以,巴菲尔德继承了拉铁摩尔的文化生态理念。他将内陆亚洲与中原之间广阔的边疆划分为四个文化和生态区域,即:蒙古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域地区。通过对四个独立而又联系的区域内部的解读,有利于更好地解释亚洲内陆边疆在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亚洲历史中的作用。同时,巴菲尔德也赞同拉铁摩尔提出的边缘地区,混合地带会在中原与草原帝国衰落时产生征服王朝的力量的观点。他认为:“东北与西域地区都包含了居住于此的不同民族的大量不同生态区域,其中既有游牧民族,又有定居民族。当中原与蒙古地区政权强大时,两大力量就会争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权,而当中原与草原周期性的衰落时,边疆地区就形成自己的国家,这些国家融合了中原与游牧社会的文化因素。”[25]

但是,拉铁摩尔只注意到了边缘地区而非草原地带才是征服王朝的发源地。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征服力量来自边缘地区,但是却没有注意到绝大多数成功的政府力量都来自东北边地而非其他地区。因此,巴菲尔德在解释东北边地国家兴起时运用了“二元化组织”来说明这些边缘地带所具有的独特的优势。外族王朝在东北边地兴起,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两套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国家,并且乐于向先进的一方学习,不断地强大自己。而且,这些国家能够审时度势地依靠可以保护自己的力量,等待时机掌握主动权。

王明珂先生关于游牧社会的研究,是从自己在哈佛上学时曾修习托马斯·巴菲尔德教授讲授的“游牧社会之人类学研究”开始的。可想而知,他在以后的研究学习中深受巴菲尔德的影响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王明珂的研究也正是传承了从拉铁摩尔到巴菲尔德的理论。在王明珂所著的《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这本书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王明珂继承了拉氏的文化生态理论,依据自然环境的差异,把研究区域划分成东北森林草原游牧的乌桓与鲜卑、北方草原游牧的匈奴和西北高原河谷游牧的西羌这三个不同的人类生态本相。运用历史记忆、族群认同、边缘研究、文本分析、历史心性等问题[26]进行研究。同时,在研究游牧民族内部组织发展时,继续运用巴菲尔德游牧社会“分枝型结构”来解释历史上中国北方游牧帝国的兴衰。

当然,在研究游牧社会具体生计问题时,王明珂更是运用广泛意义上的人类学知识,包括环境生态、动物性与动物行为以及相关的考古与历史等研究。在田野调查方面,王明珂从内心就不认同没有实践调查的文本分析,“这或许是当代许多人类学与历史学皆不相信有一套‘研究方法’可以让我们掌握社会真实或历史事实”[27]。因此,除了研读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之外,王明珂在近二十年的研究工作当中,坚持在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地区做长久而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在构筑民族认同和边界划分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中,亦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三)现实与未来

我国不但有广袤无垠的内陆边疆,还有长达18000公里长的沿海边疆,其丰富的资源和囊括的领土范围都是我们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疆域从古到今一脉传承,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能简单的绝对化处理,也不能以“去中国(汉人)化”的思路否定中国疆域的合法性。

中国历史上的疆域范围虽经历不同时代的演进,时有伸缩变化,但基本形态却完整保存并被传承,对于这一点,西方的边疆学家们,包括拉铁摩尔在内都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面对如此庞大和复杂的疆域时,构建我们自己的边疆理论体系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不仅要对西方学者的理论和挑战作出强有力地回应,还要正确地把握和汲取各方有益理论,塑造我们自己的边疆学说。只有科学、完整地解释中国国家自身发展的历史形态,阐明当代中国边疆的历史连续性和合法性,才能使我们在理论建构上掌握话语主动权和决策权。

[1]高士俊.拉铁摩尔小传[J].中国边疆史研究,1992(1):111~114.

[2]青木繁.江头数马编译.欧文·拉铁摩尔的演讲[N].中国天地,1973-12-13(5).

[3]杨晔.试评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4]唐晓峰.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陈之迈.患难的美国友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75~188.

[6]张静.论拉铁摩尔[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近代史研究:第5辑,1983:41~60.

[7]胡光麃.影响中国现代化的一百洋客[M].台湾:连经出版社,1981:393~402.

[8]徐维高.拉铁摩尔小传[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6(1):60~62.

[9]戚厚杰,陈济康.与蒋介石共舞——历史漩涡中的11个洋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5:165~180.

[10]陈君静.拉铁摩尔和他的中国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0~64.

[11]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82~101.

[12]梁元生.学者、政客与“间谍”:拉铁摩尔(1900-1989)[J].民国档案,1994(2):138~140.

[13]唐晓峰.长城内外是故乡[J].读书,1998(4):124~128.

[14]岑丽春.评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的边疆>[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9(1):38~44.

[15]袁剑.长城的意义指向及其所体现的边疆意识[J].中国民族报,2010(7):1~2.

[16]夏晓莉.长城边界与华夏边缘——读<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J].凯里学院学报,2014(2):1~4.

[17]张友庭.民族与历史——读拉铁摩尔和他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J].西北民族研究,2010(1):219~222.

[18]章永俊.欧文·拉铁摩尔的边疆史研究[J].史学史研究,2006(2):65~80.

[19]袁剑.边缘社会的外国眼:拉铁摩尔及其边疆民族理论[J].中国民族报,2010-05-21(006).

[20]袁剑.“内陆亚洲”视野下的大边疆:拉铁摩尔的实践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0~85.

[21]宋培军.拉铁摩尔“双边疆”范氏的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J].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24~29.

[22]武明明.拉铁摩尔眼中的黄土高原[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6):75~78.

[23]许建英.拉铁摩尔对中国新疆的考察与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4):42~49.

[24]王欣.中国边疆学构建面临的基点理论挑战——以拉铁摩尔、狄宇宙和濮德培为列[J].思想战线,2014(3):1~6.

[25]袁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2.

[26]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

[27]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兄弟民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猜你喜欢
拉氏内陆摩尔
基于拉氏变换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不同离子浓度、温度、pH对拉氏精子活力的影响
水产科学(2022年2期)2022-03-20 11:30:16
战场上的雕塑家——亨利摩尔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0:56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西方摩尔研究概观
内陆移民(外二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16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中国船检(2017年3期)2017-05-18 11:43:21
内陆国家级新区发展政策建议——基于内陆与沿海新区的对比
基于因果微积分定理讨论时域分析和s域分析
带水壶的拉氏瓜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