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惯坏的巴黎出租车
前不久,巴黎的出租车司机们怒不可遏地放弃生意,开着各自的出租车堵在协和广场抗议。他们抗议的主要原因是,巴黎当局最近批准了来自美国旧金山的一家新的出租车公司,他们使用的叫车软件让顾客感到既舒适又便宜。
似乎是新科技惹的争端,但其实并非如此。巴黎出租车行业令顾客感到的头疼程度,如果不是亲身体验,绝对无法想象。问题之一是车太少,就连法国前总统萨科齐都是叫车方面的受害者。他曾经抱怨说:“巴黎是世界上唯一难找到出租车的城市。”萨科齐曾誓言要在总统任期内让巴黎的出租车市场改天换地,但最终还是没做到,现在这个包袱只有扔给社会党总统奥朗德。
不少去巴黎旅行、坐过当地出租车的人都有过坏心情。首先是语言问题,不少巴黎司机因为不愿或是不会说其他语言,干脆拒绝载客,扬长而去。其次是这些司机往往不会在预约订车的时间出现,迟到耽误事引发的纠纷在当地酒店的大堂每天都像情景剧一样上演。
巴黎出租车司机的口碑欠佳,其实也是被惯出来的。在没有外来竞争者之前,当地的出租车生意基本就是一车难求的卖方市场,由于之前法国一直严格控制出租车牌,导致车牌价格如今已经超过20万欧元,这自然让司机大佬们早前完全不用担心饭碗问题。
法国政府曾提出,所有出租车必须要在订车时间的15分钟前抵达等候地点,但这条新规贯彻得却相当不顺利。一些法国出租车司机抱怨说,完全没必要提前这么久,况且这样的话,自己还有什么时间去喝咖啡?
美国如何应对医院暴力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各地医院暴力事件不断。其实,美国的医院暴力事件也不少。例如2月9日发生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家医院的暴力事件,一位70岁的女护士在给病人换导尿管时遭到病人殴打直到昏迷。
现阶段,美国的医院暴力同样处于上升阶段。针对这种现状,美国有关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在法律上,虽然联邦一级在预防医院暴力上没有相应规定,但很多州的立法机关通过了一些相关法律,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雇主建立预防措施并上报伤害事件;建立或者增加对伤人者的惩罚手段,并授权医院张贴对医院暴力行为的警告牌。
从雇主的角度,一些医院安装了安检门,加强保安措施。美国急救医生科学院建议急诊室设立24小时保安、安装防弹玻璃等,相关机构有预防医院暴力的培训课程。在执法方面,医院暴力属于犯罪,没有借口也不存在调解的可能。有些肇事者确实有各种原因,但一概走法律程序,由警察依法处理,肇事者马上被拘留、上法庭。
在公诉之外,受害的护士或医生经常提出民事诉讼、寻求经济赔偿,甚至追究医院的责任,这样使医院暴力的成本非常高,院方也有责任,一方面使得很多暴力没有实施,另一方面院方也不敢忽视安全措施。
从舆论的角度,美国媒体在报道医院暴力时口径一致,从来没有同情肇事者的言论,名人更不敢公开发布宣扬暴力的言论。例如2013年10月,一位19岁的韩裔男子到南卡一家医院闹事,动手殴打医护人员,被几位保安和医生制服。在打斗过程中,他受了不轻的伤,警方赶到后将之依法逮捕,控其三项三级威胁和伤害罪,事后并没有人为他抱不平。
“OK”诞生175周年
“OK”诞生于19世纪的缩写潮中,后来跟它的手势一起红遍了全球。对于“OK”这个词的出处,已故词源学家艾伦·沃克·里德认为,“OK”是出自一个笑话。有人把“all correct”这个词组发音成“oll(或orl) correct”,这个人或别人又把它拼写成“oll korrect”,最后缩略成“OK”。
“OK”第一次被记录是在1839年,但毫无疑问这个词在此之前就普遍使用了。这一年的3月23日,“OK”第一次登上报纸,《波士顿早报》的一篇文章里使用了这个词语。从那以后,“OK”这个词很快得到了公众的接受和认可。其后,“OK”被1840年来自纽约州金德胡克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马丁·凡·布伦作为政治宣传口号而得到广泛运用。
过了约一个世纪后,“OK”这个词语已经深入美国人的生活。《OK:美国最伟大词语不可思议的故事》一书的作者艾伦·梅特卡夫表示,1969年宇航员奥尔德林在月球上说的第一句话就是“OK,发动机停止”。除了“OK”之外,还有诸如“wanna”(want to的缩写)、“gonna”(going to的缩写)这些常用的英语口语,还有些是写信和网上聊天经常用到的缩写,如“Lol”(laugh out loud,大声笑)、“OIC”(Oh I see.我知道了)等,甚至连“OK”都能缩写成“K”,“YOU”(你)写成“U”。但是任何一个词都没有“OK”这么通用,甚至不懂英语的人都知道它的含义。
事实上,使用六种语言的联合国每天都在赞美“OK”这个词。翻译员们不用将“OK”翻译成外交官的母语,因为每个人都懂得它的意思。说它是全球最流行的词语谁会有意见呢?
英国“孩奴”账本
在英国,拉扯大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呢?英国《育儿成本》公布的数据称: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度过21岁生日,共需22.2万英镑,这笔钱换成人民币差不多200万元。而且,这个成本还在不断上涨。
和中国父母要花大笔钱报各种辅导班,直至进入心仪的学校类似,在英国父母的育儿花销中,最大的开支也是看护孩子的托儿费以及长大后的教育费用。
孩子越小越花钱,这是英国父母的共识。在3岁以前,一个孩子全天的托儿费用至少是80英镑,这样算下来每个月托儿费用大约就是2000英镑。要知道,现在英国的平均月收入也就是2200英镑(约合2.3万元人民币),因此许多低收入的父母考虑辞职或放弃求职,以便自己在家带孩子。
在英国,孩子一满五岁,就开始履行义务教育的程序。如果选择公立学校的话,那么政府支付学费。如果选择读私立学校,就是另一笔完全不同的账了。在英国的私立学校中,小學走读学生每年的学费从5000英镑到7500英镑不等,寄宿学生每年则要交一万英镑以上的费用。到了中学阶段,学费会更高,一些顶级私立学校每年的学费都在三万英镑以上。
无论公校还是私校,不少孩子毕业后最终的选择都是上大学,而到了大学阶段,学费也是难言之痛。英国政府削减了学费补贴,上学得自己掏腰包。父母最后的大出血和高校学费上涨有关。从2012年开始,英国大学的学费最高上限由之前的每学年3290英镑调至9000英镑。上大学的“门票”一下涨了近两倍,对很多家庭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