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期,国家对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3年震惊世界的“棱镜门”事件再次为中国敲响了警钟,国家的信息和网络安全已经上升到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也指出,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由习近平任组长、李克强、刘云山任副组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要在中央层面设立一个与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并驾齐驱地都由党的总书记担任组长、总理担任第一副组长的深刻用意,就是这三个方面都关系到国家战略的全局,必须在组织架构上进行统筹协调,整体谋划,防止由于战略失误导致颠覆性错误的发生。
从全球看,信息化对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领域的渗透、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强大动力。在政治领域,信息化改变传统的政治生态,促进民主法制的发展;在经济领域,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催生全新的经济型态;在社会领域,信息化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改变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文化领域,信息化使文化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军事领域,信息化背景下军事斗争能力,成为国家国防力量的关键要素;在科技领域,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说,谁掌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抢占了世界科技的先机。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开始逐步建立。成立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从表面上看,是沿袭了上个世纪90年代设立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整体格局,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新组建的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已经不是国家层面上的,而是党中央层面上设置的一个高层领导和议事协调机构。第二,出任组长的已经不是过去最高政府首脑,而是党的总书记,这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由国务院总理担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难以协调党中央、军委、人大等的一些弊端,大大提高了该小组总揽全局的整体规划能力和高层协调能力。第三,这个小组不单是信息化领导小组,而是把网络安全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设立,虽然有引导网络舆论等方面的考量在里面,但其核心则在于要加快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历史进程,提高中国全局信息化的水平。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由此可见,伴随着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我国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往存在的一些明显弊端有可能被克服。这个新框架,不仅预示我国新的信息化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会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而且也预示中国在打一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翻身仗方面,也将迎来新的突破。
汪玉凯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责编: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