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

2014-04-30 04:07王哲
中国报道 2014年4期
关键词:兰考焦裕禄县委书记

王哲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焦裕禄已经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但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依然鲜活而丰满。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瞻仰焦裕禄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我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正则政风难平,“不能搞特殊”的焦氏家风历久弥新,与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已成为一座家国丰碑,被我们永远纪念与传承。最近,本刊通过对焦家子女的访谈,让焦裕禄精神与焦氏家风以更为鲜活更为生动的面貌呈现出来。

县委书记的女儿更应该带头吃苦

在长女焦守凤的记忆里,满是父亲骑着自行车叮铃铃早晚穿梭在家门口的身影。父亲难得和自己说几句话,只有偶尔全家聚在一起吃饭的难得的幸福时光里,父亲会问起子女们在学校的表现,在讲到热爱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时,他总会缀上一句,不能因为自己是县委书记的孩子就高人一等。

但焦守凤经常的感觉是“低人一等”。原来,母亲给她做的一件花色大衣,焦守凤从小学一直穿到上初中,缝缝补补穿了好些年,衣服上净是补丁,同学总是笑她:“县委书记的姑娘穿的还不胜我们呢。”花季年龄的小姑娘哪有不爱美的,她觉得委屈极了,哭着央求父亲给她换件新大衣。可父亲说:“书记的孩子不搞特殊,非要比的话,学习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

焦守凤中考落榜了,她想要父亲给她安排复读,焦裕禄没同意,当时有好几个单位都希望她去上班,焦裕禄也都一一拒绝。最后焦守凤通过招工到了供销社食品加工厂当腌咸菜的小工。为此焦守凤埋怨过父亲太不近人情,而焦裕禄耐心地教育她:“你跟群众比一比,看是不是大家都能随便到一个好单位?你不能因为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高人一等,你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

这么多年来,焦守凤一直恪守着父亲的教诲,踏踏实实地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许多年来,一家人的住房一直都不宽敞,但单位两次给她分房,她都让给了更困难的同事。她儿子虽然已结婚成家,但十几年前就从单位下岗了,靠给私企老板打工挣几个辛苦钱。

谁也不能看白戏

当年,兰考大礼堂跟县委紧挨着,县委后院有一个小后门直通礼堂,不买票就可以进去看戏。有一次,12岁的长子焦国庆没花钱看了戏,回去兴高采烈地讲给父亲听的时候,没想到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

“当时看白戏的何止我一个啊!县里领导的孩子就那几个,礼堂把门儿的全认识,每次都是等有票的人进完了,他就把没票的孩子放进去。大家都去看,可父亲就是抓住我当了典型。”让焦国庆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在批评的同时,父亲把这件事的道理给自己讲得清楚透彻,“不买票就看戏是剥削演员叔叔、阿姨的劳动,谁也不能这么做。”焦裕禄不仅为孩子补了票,还亲自带着他去向检票员阿姨道歉、补票。到了礼堂才知道,前三排的位置总是空的,一直都是给县委领导留的,而中间最好的位置恰恰就是给他——县委书记留的。焦裕禄回去后就在县委会上作了自我检讨,还专门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所有干部连同家属都不许看“白戏”。

“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这是焦裕禄临终前交代给妻子徐俊雅的最后话语,这句话,徐俊雅记了一辈子。当时,徐俊雅只有33岁,子女中大的十几岁,最小的还不足四岁,还有两位年迈老人,一家九口人全靠徐俊雅每月50多元的工资和13元的抚恤金艰难度日,生活很拮据。有人劝她向组织开开口,可徐俊雅脸一沉,坚决地说:“打老焦的旗,向上级伸手,我咋对得起他?”

“父亲从没走远过”

焦裕禄去世时,焦跃进只有六岁。在他懵懂的记忆中父亲高大而严厉,关于家风,他是从成长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中领悟到的。

当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正值青春年少的焦跃进明白,根据家里的困难情况,只要母亲向组织提出申请,他完全可以留在县城,当他婉转地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被母亲严词拒绝了:“别人能下基层,为什么你不能去?记住,干好了,你是焦裕禄的儿子,干不好,你也是焦裕禄的儿子。”

在母亲的坚持下,焦跃进来到农村锻炼,在砖窑,他干过最重最累的活儿——手工脱坯,俗话说:“脱坯打墙,活见阎王。”焦跃进一天能搬2000多块砖,晚上经常浑身疼得睡不着。但是,乡间老农不断给他讲述的关于焦书记的片言只语,让他心目中父亲的高大形象愈加丰满了起来,在父亲的精神力量鼓舞下,让他忘记了劳动的辛苦,同父亲一样建立起与劳动人民深厚的感情。

当上县委书记后,焦跃进为了工作在家里装了一部摇把电话,母亲看到后说:“老是用电话指挥工作,有点脱离基层、脱离群众啊,什么实际情况也了解不到。要多向你父亲学习,有时间多往老百姓中去,那才是最实际的情况!”焦跃进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由此,他更加深入群众,在像大雪拥门等群众最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去访贫问苦,问题能解决的就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带回去马上集体研究。老乡们都说,这娃长得像焦书记,办事也像,人们叫他“小焦书记”。

有这样一个关于他“抠门”的故事广为流传。有一次,他和某农业局局长去上海出差,要了一个三人间。农业局长有意见了:这次是和新加坡、澳大利亚的客商见面洽谈投资,这三人间实在有失门面,影响形象啊!就坚持开了一个套间。但等与外商谈完后,焦跃进马上把房退掉,又回到了三人间。忙于工作,他们一天都没吃好饭,局长想晚上弥补一下,谁知焦跃进领他上了地摊,每人一碗米,一个小菜,另加一碗白开水。

焦跃进曾在乡里、县里、市里的很多部门“当过家”,自己一大家二十多口人,有人下岗,有人待业,但焦跃进从未给任何一位亲属安排过工作。

如今,焦跃进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尊父亲的铜像。闲暇时分,他时常对着铜像陷入沉思,静静地去感受父亲的精神力量:“在我心中,父亲从来都没有走远过。”

猜你喜欢
兰考焦裕禄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的榜样
这些数字,读懂焦裕禄精神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又访兰考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兰考交卷
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