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语言的功能和特点

2014-04-29 02:39张莉
卷宗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特点功能

张莉

摘 要: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授课中使用的语言。它大致可以分为导入语、过程语和结束语三类。在这三类语言中,它们各司其职,有所不同。根据它们各自的功能,把握其特点,并且恰当的应用,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语言;功能;特点;导入语

根据课堂教学语言在一堂课中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 导入语

开课伊始的语言就是导入语。导入语应该具备的特点首先是吸引力,其次是启发性。精彩的开头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开课时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授课状态,并感染学生,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语导入新课。它可以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进入新课教学,虽然说这种导语有些平淡,但是直截了当,不枝不蔓,单刀直入地进入课堂教学内容的中心问题。它可以是质疑问难,掀起波澜,让学生积极动脑,质疑问难而导入新课教学,收到“柳暗花明”又师生双边互动的良好效果。它可以是复习旧课,温故知新地导入新课教学,这样循循善诱地渐入佳境,指引学生登堂入室,获珠得宝。总之导入语要恰当而准确地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引导他们带着疑问,步入探求新知识的领域,兴致勃勃地进入获取新知识的状态。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④可见,在导入语中提出简洁明确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一堂好课,就是教师不断运用语言吸引和启发学生不断探求的过程。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又在不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和增加新技能,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产生创造性。

2 过程语

课堂进程中的语言是过程语。它应具备三大特点:导向性、评价性和教育性。⑴导向性。课堂上教师启发学生产生疑问,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许多新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像指引正确道路的向导一样,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去思考,不枝不蔓,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即使出现偏离正确思路的岔开现象,教师应及时导入正题,纠正偏差,防止听之任之,进入误区,浪费时间和精力。⑵评价性。学生在课堂进程中的思考、演练、操作是否正确,教师要运用语言及时评价。这种评价要准确、周密、科学而中肯,使学生获得真知灼见。当然这种评价语要充满热情和爱护,要多鼓励,使学生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努力的成果。哪怕是一线希望的微光,一点成功的萌芽,一丝努力的结果,都会在学生求知的道路上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教师必须爱惜和珍视,并采用评价性语言进行肯定。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不完美,教师要下功夫,运用语言针对不同情况鼓励评价学生把问题补充完整或完美,使学生最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将是学生求知道路上用之不竭的动力。⑶教育性。无论什么学科,无论什么课型,教师的课堂语言都有思想教育功能,只能说因为学科不同而隐显不同而已。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的思想教育功能自不必说,即使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也存在着唯物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教育。这种思想教育要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那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现象,是不可取的,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3 结束语

一课堂结束前的语言叫结束语。课堂结束语应该具备总结概括,回顾评析和拓展深化的三大特点。⑴总结概括。一堂课即将结束前,教师要用总结概括的语言把当堂课上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训练的情况进行简洁的归纳,做到提纲挈领,难点明确,重点突出,以便学生牢固把握住知识要点。⑵回顾评析。回顾全堂课的内容,评析出教学的难点重点,便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知识,便于学生产生顿悟而豁然开朗,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新的疑问、新的思索和新的发现,迸发出新的求知火花。⑶拓宽深化。针对学生求知欲强烈的特点,在课堂即将结束时的总结评析中,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宽深化,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种拓宽深化,可以激励学生课后深入地研究和探索,用课上所学知识进行自学和实践。即巩固了当堂所学,又激起了课后钻研,并且为下一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总之,好的课堂结束语应如撞响的洪钟,不仅响亮警策而且余音袅袅,使人回味。当然做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或像孔子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那将是更高的教学层次和境界。如果真有这样的时侯,它将长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里。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特点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激趣 导思 引探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