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摘 要】翻译的本质和翻译各因素之间的视域差导致文化缺失在汉英翻译中出现的必然。本文以《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本为例,从文化空白、语汇空缺及翻译策略三方面探讨了文化缺失在译文中的体现,并指出文外解释的方式对翻译中文化缺失的补偿。
【关键词】汉英翻译;文化缺失;《天堂蒜薹之歌》[1]英译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翻译不单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还需要传达很多隐含的超语言信息。语言所传达的意义是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生成的,意义是文化中的意义,当出现超语言信息差别时,要在翻译中把一种文化传递出来是翻译面临的难题。
一
伽达默尔认为,翻译的本质就是解释,任何翻译活动首先必须以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为基础,而这种理解是译者按照其前理解对原文本进行阐释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译者利用目的语把所理解的原文意义进行加工,这也是译本形成的过程[2]。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导者,他因具有历史性而不可避免地具有前理解,包括他的思想认识、文化背景及作者的翻译知识、对待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和翻译标准的态度等都构成了译者的前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视域会不断变化发展,译者视域“不仅包括译者在译前的全部前见,而且包括译者在译中获取的全部信息”[3]。源语文本是译者的翻译对象,既具有未定性和开放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源语文本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源语的语言、思想等信息,也从深层上反映了源语存在的文化特征。目的语读者也是译者翻译活动中不可避免要考虑的因素。在译本生成的过程中,译者会假定一个目的语读者群,并对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期待做出预测。这时,假定的目的语读者也拥有特定的视域。译者在形成目的语译文的过程中,目的语文化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目的语本身就是目的语文化的积淀,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密不可分,也同样具有特定的视域。朱建平认为,译者与源语文本的视域差直接影响着翻译中“实际的解释度”,而“译者与源语文本的视域差”和“译者与目的语文化的视域差”之差则是导致实际解释度偏离理想解释度的根本原因[3]。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视域差的存在,各翻译因素之间总会存在信息对接的误差,完全对等的翻译只是一种理想境界。不同的语言存在于不同的文化框架内,由于文化自身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就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
二
翻译的本质和翻译的过程决定了文化缺失的必然。在汉英文学翻译中,文化缺失问题也是一个不断被讨论的难题。中西方受各自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也甚是明显。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也指出地域差异会拉大文化差异,比如,相对于中译英或日译英小说来讲,美国人对于西班牙文翻译过来的小说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会更加熟悉,因为“英文和西班牙文本来就有相似的地方,而且同是西方” [4]。因此,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势必造成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
语言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并为他们服务的,其词汇必然要反映该民族的社会现实,受该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道德价值和政治观念所制约。贾德江指出,当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称之为/词汇空缺现象[5]。中西文化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词汇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我们来看葛浩文先生在《天堂蒜薹之歌》[1] (《 The Garlic Ballads 》[7])的翻译中对汉语独有词汇的处理:
(1)人家说往白酒里滴上点'敌敌畏',那酒就有一股茅台酒的香味。
They say a little DDT makes it taste like real Maotai.
(2)大哥进屋去调了一碗粉子水,蹲在她面前,要替她敷头上的伤。
Elder Brother went into the house to mix some noodle paste for her injured head.
在例1 中,译者采用了直译的方式,把“茅台酒”直译为 “Maotai”。茅台酒是中国知名的白酒品牌,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讲或许会有所了解。译者直接用汉语拼音的方式来直译“茅台酒”,且未进行加注或解释性翻译,在形式上做到了对原文的忠实。译者在上下文对“茅台酒”是普通百姓消费不起的含义虽有所指涉,但茅台酒作为中国名酒的文化内涵并未能体现,因此该译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缺失。
在例2中,“粉子水”是中国用来治疗伤口的一种土办法,中医把锅底灰当成一种药材,把锅底灰加水,涂在伤口上,有止血的作用。这在西方文化中属于空缺词。译者把“粉子面”译成“some noodle paste”,虽然表明了是治伤的一种办法,却也造成了文化缺失。
人类学家泰勒(E.B.Tyler)曾指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虽然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能力本质上是相同的,各民族的文化也具有同一性,但不同民族和国家却有着多样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这些独特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译文的文化缺失,很难真实反映原文的思想。《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先生反映中国八十年代农村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力作,文中有很多文化信息是描写当时中国农村带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与英语文化对比,就出现了很多文化的真空地带。例如:
(1)高马翻身爬起的动作又笨又拙:屁股撅得高高的,四個爪子着地,很像刚会爬行的婴孩在"支锅"。
The linked actions were clumsy: with his rear end sticking up in the air and his feet and hands clawing at the ground, he looked like a baby that has just learned to crawl.
(2)"站住,不许动!你这个拒捕的反革命!"
"Stand right there and don't move! You'll only make things worse by resisting arrest!"
(3)"你不情愿,刘胜利四十五岁了,还有气管炎,连担水都挑不了,你愿意嫁给个棺材瓤子?"
"No, it's not. Liu Shengli is a forty-five-year-old man with an infected windpipe. He's too sickly to even carry a load of water. Are you telling me you'd marry coffin pulp like that?"
在例1中,“支锅”是河北唐县的方言,意思是躺着用头四肢等把肚子给支起来,像一个锅的样子,也是一个幼儿游戏。作者此处把此处高马跌倒爬起的姿势比喻成“支锅”,并在紧接着的文章中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儿童玩“支锅”的一个纯真温馨的场景,与高马仓皇逃走的情景进行对比渲染。在葛先生的译文中,对“支锅”的翻译则采取意译的方式,并且漏译了原作中对儿童支锅游戏的场景描写。“crawl”有“爬行”、“匍匐前进”的意思,并不能表达出“支锅”的文化内涵,且译者未在文章进行加注或适当的解释,并有意漏译了一整段描述此文化信息的段落,体现了译者对这一部分的文化信息的不重视,这也加剧了译文的文化缺失。例2中,译者对“拘捕的反革命”采用了意译的方式,并未对“反革命”做出解释或加注。“反革命”一词的文化背景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造反派的称呼,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正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几年时间内,因此这样的意译方式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缺失。例3中,“棺材瓤子”是中国北方方言,是对老得快死的人的蔑称。虽然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得知“coffin pulp”是指身体病弱的人,但是方言的文化内涵并不能表现出来。
文化真空造成的文化缺失现象是汉英翻译中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汉英习语中负载的深厚的文化信息,很难在彼此的文化中找到对应的语言去描述,尤其是对于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的目的语读者来讲,翻译中的文化缺失势必会导致理解的偏差。
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Venuti 认为,归化翻译应“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 [8] “归化策略下的译文通顺易懂,能够很快地被译语读者所接受。” [9]钱锺书也提出“化”境论,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为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的痕迹,又能保持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10]在翻译的过程中,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文化缺失,但相对而言,归化造成的文化缺失更为普遍,归化翻译技巧如意译、替换、增益和简化等在很大程度上会涂抹掉原文本的文化信息,导致文化缺失。例如:
"毁人家婚事,也真是可恶!"刘家庆说,"宁拆三座庙,不毁一家婚。他这一插腿,差点 就毁了三家婚事。"
"Interfering with people's wedding plans is nasty business," Liu Jiaqing said.
译者对文中的表达进行了简化翻译,只是把作者的意图表达了出来,省略了文化负载意义的习语翻译。虽然译文更简洁更易懂,却未传达出原文的文化信息,出现了文化缺失。
Venuti指出,主导文化社会“習惯于接受通顺易懂的译文,把外国文本中的价值观隐匿在本国的价值观之中,令读者面对他国文化时,还在自我陶醉地欣赏自己的文化” [8]。对Venuti来讲,归化是带有贬义的,因为归化“盲目自大地使用单语,把外来文化拒于门外” [8]。归化翻译的这些特点势必会导致文化信息传递不畅,并最终导致文化缺失。
三
文化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文化向英语世界的传播,理论上讲是有违汉英翻译目的的。然而,文化缺失在汉英翻译中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翻译的本质和翻译过程都决定了文化缺失的必然性。以上我们通过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先生翻译的《天堂蒜薹之歌》为实例,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缺失的表现。那么,如何尽量弥补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呢?有学者提出使用加注法或者在文中进行解释性翻译。文内解释是指“在重复、音译或直译的基础上在正文内添加解释性的词,在译文中明示原文的文化内涵” [11] (殷召荣,2008)。但是这样会在原文中会增加很多言外信息,使译文显得累赘,也违背了忠实的翻译原作。对于文化色彩浓厚的文本来讲,文外解释的翻译方式不失为一种文化传递、弥补文化缺失的途径。文外解释是指通过音译或直译的方式传译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并在文中加入脚注、文内注、尾注等对其进行解释。这样,不仅保证了译文形式的简练和对等,译文读者也可以通过注释较为准确的获取译文的文化信息和原文思想。
【参考文献】
[1]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2]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朱建平.视域差与翻译解释的度—从哲学诊释学视角看翻译的理想与现实[J].中国翻译,2009(04).
[4]http://www.chinawriter.com.cn/
[5]贾德江.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2).
[6]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1).
[7]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Howard. Goldblatt.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2011.
[8]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New York: Routledge,1995.
[9]李正栓,贾晓英.归化也能高效地传递文化──以乐府英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1(04).
[10]钱锺书.林纾的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殷召荣.论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与处理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