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田间溪边,处处是盈盈的绿意。冬去春来,味蕾仿佛也苏醒了,很自然地想要寻觅一些滋润的、清新的绿色食品。
民间有“芹菜马兰头,姐妹嫁在后门头”的俗语,是说芹菜与马兰相约萌生,亲如姐妹,同迎春天。这些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小家伙,是春天的第一批使者,真正察觉到春天到来,应该是从这些早春的野蔬开始的吧。
初春的嫩芹菜,用来包饺子那是最鲜香不过的了!将芹菜剁得细碎,和肉末以及油、盐、味精一起拌匀。擀面杖儿轻轻地推,饺子皮儿也出来了。菜场里虽然有现成的机器压出的饺子皮,但总不如自家手工做的糯滑适口,不要也罷。大锅里的汤水“噗噗”地唱着,芹菜饺子一个个圆鼓着肚子浮在汤里,那香味儿,早就一丝一缕地从锅里溢了出来,满屋子乱蹿。
马兰要择出嫩头,洒上一小勺麻油,碧绿的菜末中点缀碎玉似的香干末,散发出一阵阵香气,再加上咀嚼中唇齿间四溢着的春天的汁液,仿佛把春天都留在了舌尖。
还记得小时候,立春这一天,我们常常会吃春饼,习俗上称之为“咬春”。用开水和面,擀成薄薄的小圆饼,饼中裹上豆千丝、豆芽菜、韭菜等,小火油煎,一口咬下,外酥内软,而豆干丝、豆芽菜、韭菜也因为有充分的油脂,清香的味道愈发凸显。
我想,“咬春”的意义,就在于留住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