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景林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精神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充满着挑战和机遇的信息时代,是立足现代,走向未来,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教育创新时代。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只有充分暴露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挥出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才的主阵地。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营造氛围,唤起创新的勇气
有句名言,崇拜权威就等于扼杀智慧。然而,在传统的课堂中,权威无处不在,书本权威、教师权威、“优生”权威,他们无不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创新更是无从谈起,要唤起学生的创新勇气首先重要的是要营造“爱”的氛围,“没有爱的教育是贫乏无力的”。就课堂教学来说,从步入课堂开始,教师就必须精神焕发,情绪饱满,从言语到动作,甚至眼神,都要充满着对学生的信任,对历史学习的激情。教师神采奕奕、笑容可掬的神态、教师一声有力且充满激情的“上课”,教师对学习探索成果的热情鼓励都将感染学生,引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良好感受。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讨论“对秦始皇做一个简单评价”。当我指导学生用课本知识进行概括分析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他接着罗列了一些如坑儒活埋知识分子,役使几百万人修筑长城、阿房宫等例子说明。课堂气氛瞬间的沉默后,几个学生发表了支持意见,但更多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当时我鼓励了这位学生,同时与大家一起讨论了为什么是“暴君”的含义,又指导他们一定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察、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并进一步就“暴君”还是“一代枭雄”展开辩论、深入探讨,最后达成一致认识,即“秦始皇应是一代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讨论,既增强了学生探讨问题的争鸣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综合归纳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新结论,还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思维方法。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创新的勇气。
二、飞扬个性,唤起创新的才气
教育专家如是说:“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个性。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课堂是最好的生长个性的土壤!”因此,我们的课堂应因人而异,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才气。历史课堂教学是一门有动有静、有张有弛的节奏感极强的艺术,急时像瀑布,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缓时似清泉,绵绵不断,涓涓流淌。比如,《重庆谈判》这一事件,其关键之处就是要揭露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是个阴谋,可设计出下列问题: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蒋介石对中共的态度是什么?当时的实际行动有何表现?毛泽东赴渝否?谈判结果怎样?抓住关键层层递进,不仅可以激发思维兴趣,还可更好地理解重庆谈判的意义。另外,从教材的疑难处发问。如,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学生不易理解之处在于政策的内容,可以这样设计:有人相信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保持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完整的。应怎么看这个问题?在讲授这些知识点时,我鼓励学生质疑并积极探索答案,重视和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和别出心裁的念头。学生各抒己见,个性在课堂里得到充分的张扬,从而唤起学生创新的才气。
三、放飞想象,唤起创新的灵气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海阔天空地想象,让他们的思维纵横千里、任意驰骋,在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例如,在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提问:这一时期的民族事例有哪几种途径?其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较宽的时代范围内从诸多民族事例的历史现象中,归纳知识,总结规律,从而认识民族事例这一进步现象,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历史客观规律。在秦始皇建立郡县制问题的教学中,首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一提问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借鉴历史,不重蹈覆辙,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所在。在提问、思考、做答过程中,學生的历史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获得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中问题的能力。两宋是“积贫积弱”、政治腐败的历史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却空前发展,其原因何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难题。面对这求异思维的提问,学生竞相张开思维的翅膀,在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空间内,自由想象,多向思维。在回答问题时,他们各抒己见,充分显示各自思维的新颖和独创,在他们对这一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的同时,激起了学生去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唤起创新的灵气。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历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创新型人才而服务,相信,只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让学生的个性飞扬,打开想象的大门,放飞想象的翅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作者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学校)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