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峰
摘 要:当前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广,学生学习难度大,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学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起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的热情,课堂效率有了很大改善。
关键词:机械基础;学案;应用
《机械基础》第五版主要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材在修订过程中融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意将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体验和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缺少一个系统、科学的课改平台和抓手。这些问题和矛盾在教学中的具体反映就表现为课堂教学的低效。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一、“教案”和“学案”的区别
传统的教案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很好地传递教师的授课目标和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它可以指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对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能力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案”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学案”的编制大体应遵循自主性、导学性、问题性、层次性和探究性的原则,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又要根据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进行必要分层,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同时兼顾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案”的具体内容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指导,同时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还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三、“学案”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每一个“学案”的内容应灵活把握
“学案”设计原则上是一次课的内容,不要将整章内容设计成一个“学案”,而降低学习效果和学习效果。如,轮系的讲解中,最好能够分成轮系的类型和特点、轮系中齿轮转向判定及传动比计算和任意从动轮转速计算三个“学案”效果较好。但是在教链传动和带传动时就适合将整章内容进行集中处理和导学,方便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梳理,同时还可以设计专向“学案”,如,机械传动部分讲完后,为了能够尽快让学生弄清楚各种传动的异同,就可以设计专题“学案”,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探究各种传动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整个传动部分的认知,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做好“学案”中问题的创设
“学案”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创设是否能够充分体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如,“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带传动中为什么要设置张紧装置”“已知四根杆的长度,能否设计不同的铰链四杆机构”三个问题分别针对的就是三个不同的层次。我们在问题的创设中应尽可能多提“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学案”教学的可持续性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在起步阶段,教师工作量很大,要组编整套“学案”,面临的困难也很多;学生要借助“学案”自学,可能一时不适。但经过一阶段实践适应后,教师备“学案”只需在新模式下稍加调整,工作量减少。学生借助“学案”,而不拘泥于“学案”,可以从老师、同学的教、学中,吸取先进经验,又可以发挥自己的思维个性,通过教学互动,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经过教学实践、总结的不断反复和提升,进一步优化“学案”结构,优化课堂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学会了使用“学案”,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学会高度概括技巧,可以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减轻了学习负担。随着实践的深入,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就更为融洽,以后的教、学就更为轻松自如。
4.“学案”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的互补性
“学案”教学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弱、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困境,但是“学案”教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内容还存在理论性强、学生缺少实践经验、不好理解的状况。针对具体的内容,教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模型、多媒体课件、视频等直观教学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巩固、加深学生对相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在机械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熟练运用学案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带有竞争的学习气氛中参与学习,并在实践中提高技巧能力,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孙大俊.机械基础[M].5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技师学院)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