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立新
鸡腿菇又名毛斗鬼伞,因其形如雞腿肉质肉味似鸡丝而得名。属真菌门,伞菌目,鬼伞科。因为鸡腿菇肉质细嫩,鲜美可口,常食用有治疗痔疮、糖尿病和增加食欲有助消化的功效,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鸡腿菇袋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较高,易于栽培,特别适合中国农村种植。探索出了一套鸡腿菇栽培技术。现将鸡腿菇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季节安排
鸡腿菇适应温度范围较为广泛,但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低,子实体生长越慢,品质越好,越耐贮藏。人工栽培一般安排在春季3月或秋季10月栽培。在10-20℃的温度范围内为最佳栽培时间。
二、栽培场所的选择
鸡腿菇室外栽培可以在空间地、果园、草地整理畦田搭建塑料荫棚栽培,也可在普通平房、普通塑料棚、半地下普通塑料大棚、小拱棚、温室大棚内进行栽培管理。室内栽培可以利用蘑菇房床架进行栽培管理。一般屋架宽140-150厘米,两边不设置通道的屋架宽不超过70厘米,以伸直手能操作为宜。每层相距50-60厘米,每排层架之间要设通道。
三、栽培方法
鸡腿菇是一种土生菌,草腐菌、粪生菌,对苔养要求不严,可以利用农村的各种作物如秸秆、杂草、棉壳、畜粪来栽培。
1.培养料配方
培养料应为:玉米秆88%、麸皮8.5%、尿素0.5%、石灰3%。培养料含水量以60%-70%为宜。
2.温度和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菌丝生长适合温度为20—28℃,以24-27℃生长最好。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低温刺激,培养温度降至20℃下后,子实体原基就会很快形成。出菇温度范围为9-28℃,但以12-18℃为宜,20℃以上菌柄伸长很快,并开伞。在16-22℃下子实体产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鸡腿菇菌丝抗寒能力相当强,在零下30℃条件下,土中的菌丝可安全越冬,而在35℃以上菌丝会自融。一般低于8℃,高于30℃,于实体难以形成。
3.光照和通风
鸡腿菇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定的光照,微弱的散光可以促进子实体的生长,过强的光照又可进行自然杀菌。菇蕾分化需要300-500勒克斯的光强,并要求氧气充足。夏季一般要选择晚上通风,也可根据温、湿度的情况随时进行通风,合理进行调节。
4.菌袋制作与菌袋接种
根据生产所需要的数量与比例,进行合理调配,原种和栽培种可放较多的麸皮,菌袋中加入1%左右的白糖或木屑。麸皮、杂草、杂木屑等要预温闷堆12-24小时,或直接用石灰水喷湿均匀后再加辅料拌匀,pH值调节为7.5左右。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中有水而不滴水为宜。然后选用22厘米~39厘米聚丙炳塑料袋制作栽培种菌袋。每袋装5层菌种4层料,先装1层料,然后装1层菌种。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的块,尽量不要把菌种掰碎。就这样1层料1层菌种装起来,然后用大头针封口。装袋要注意松紧度适宜,菌袋两头封口后,用直径3厘米的木棒在两头各打1个孔。
5.发菌期管理
10月份以后,在地面上排3层,12月份以后排4-5层,形成菌墙,行与行之间留10厘米宽的空隙,菌墙上面盖10-20厘米厚的麦秸。菌袋中插几支温度计,每天早、晚各记录1次温度。发菌期袋内温度控制在20-30℃,若温度高于35℃就有烧菌的危险,达到40℃时持续2小时菌丝就会全部被烧死。可利用揭盖塑料薄膜和调节通风口的方法控制菌袋温度。
6.菌袋覆土
装袋后2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根据鸡腿菇不沾土不出菇的习性,菌丝长满袋后3-5天即可脱袋覆土。覆土前,先给菇棚的地面浇透水,然后下挖15厘米,将发好菌的菌袋脱去塑料袋,竖排在挖好的畦内。如菌袋过长,可从中间切开。畦宽1-5米,长度不限,随排随向间隙中填土,最后上面盖2-3厘米厚的覆土,土的湿度掌握在用手握成团,触之即散为宜。覆土时加2%的石灰,覆土后盖上地膜,温度保持在14-25℃,经过15天的培养即出现菇蕾。
7.出菇管理
菌丝发育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管理上以调温、增湿、通风为主,并给予适量光照。出菇温度控制在12-22℃为宜,每天洒水通风,保持菇棚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并保证空气清新,促使菌丝扭结并形成菇蕾,一般子实体成熟需7-12天时间。
8.采收
当子实体菌盖边缘菌环刚开始松动,还紧包菌柄时就要及时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菌柄下部,轻轻旋转即可拔起,采收后整理料面,清除菇根。采收后应及时进行整理和管理,整平畦面,凹洼处补土、整平、喷水,整个畦床亦须补水,补水量以喷透土层为好,补水后要将畦面上露出培养料的地方用土补严。之后进行保湿、通风、温差刺激管理经7-10天后,第二批菇就相继长出。鸡腿菇一般可采收3-5茬菇,因菌株和培养料不同,产量上有很大差异。
9.加工
采收后的鲜菇应顺头放人塑质或木质容器内。然后用净水淘洗干净迅速沥水或太阳下晒干水分约两小时,及时进行加工。
四、鸡腿菇栽培中易发生的病虫害及防治
发生在鸡腿菇上的病害主要有石膏霉,胡桃肉状菌和叉状炭角菌,其中以叉状炭角菌为害尤为严重。鸡腿菇棚内的害虫主要为线虫、螨虫和蚊蝇类,偶尔可见跳虫。
防治方法为:
(1)培养料在发酵前各种成分都要打碎、磨细、曝晒3-4天,尤其是有些配方中要加入畜禽粪类,这些粪类原料不经过充分曝晒是不能使用的。
(2)栽培场地要施行轮作。
(3)浇水要清洁。
(4)通风要平稳。
(5)昆虫要使用纱窗隔离。
(6)合理使用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