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创设精彩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 语言形象描述。教师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诱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如,教學“小学数学第三册中的运动会”这一课时,教师把运动会的场面用特别激动、高兴、亲切的语气进行描绘:运动场上有24名运动员赛跑,每4人一组,分几组跑完?为了祝贺获胜者小明准备了4组气球,每组5个,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吗?此时老师配以生动的画面。这栩栩如生的场面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也在兴趣盎然中熟悉了此情此景,并有一种继续求知的强烈欲望。
2. 画面生动展现。图画是形象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如,在数学课上讲:图形的旋转一课时,让同学们结合生活中旋转的实际例子理解什么是旋转,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图片的直观形象使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表演深刻体会。设置表演情境,可使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在身临其境中发挥心理暗示的作用,深入体会教学内容的内在意蕴;通过表演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表演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提高表演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取得超出预想的教学效果。讲小学数学《乘车》一课时,让8名学生扮演车上原来的人数,到站后有2名学生下车,又有4名学生上车,使现在车上的人数在整个表演中体现出来。这种环境氛围产生的感染力是教师的讲授无法比拟的。学生也在兴趣盎然中熟悉了乘车的有关规定,掌握了求现在车上人数的解题方法:如果有上车的,用原来人数加上车的人数;有下车的,用原来人数减下车人数。在《小小商店》这一课时,可由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来表演买卖东西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知识。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付钱有多种方式,会根据商品的价格知道怎样付钱,怎样找钱,而且充分发挥了同学的表演力。
4. 多媒体参与整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注意听讲时间短,持久性差。多媒体教学可将绚丽色彩迷人的画面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简单、生动、形象的动画能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学《时、分、秒》时,课件显示钟面,上面有时针、分针、秒针,通过老师的介绍和画面显示,学生很容易就能区分时针、分针、秒针。通过简单的动画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学生很容易就能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以及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等等。而且印象较深不易忘记。媒体恰当地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极易掌握新授的教学内容。
5. 生活真实展示。数学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在教学《旅游费用》一课时,有旅行社推出A、B两种方案:A方案景区一日游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B方案团体5人以上(含5人)每位100元,一组是4个大人1个小孩,另一组是4个大人2个小孩。两组游客选择那种方案省钱,同学们要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创造性思考。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具有好奇、求趣、喜新、厌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在教学中精选内容,注意知识与趣味性相统一,寓练于乐,练中生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以学为趣的心理习惯。例如,教师指定书中几种常见物品价格,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购物游戏,让爸爸妈妈扮演售货员,学生当顾客,可以购买一件物品,也可以购买多种商品。这里巧用了小学生生活中常见题材。这一游戏学生通过趣味性、思考性,自己动手、动脑、动眼,把抽象、难理解、掌握的人民币方面的内容,也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