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美的女神

2014-04-29 03:45姜彬范传南
理论观察 2014年1期

姜彬 范传南

[摘 要]《米罗的维纳斯》创作于公元前1世纪,属于希腊化时期希腊本土雕像的典范。她的发现过程,充满了争斗;她高贵端庄的姿态,将真、善、美集于一身,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蕴含美的法则;她神秘莫测让人更加的关注,她残缺的美存在人们的想象之中,震撼观众。

[关键词]米罗的维纳斯;发现经过;艺术解析;不解之谜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118 — 02

《米罗的维纳斯》俗称《断臂的维纳斯》,创作于公元前1世纪,属于希腊化时期希腊本土雕像的典范。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的米罗斯岛。次年这件雕像被作为礼物赠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八,之后路易十八将其寄存在罗浮宫博物馆。自此这件雕像声名远播,被誉为“黄金时期的缩影”,它浓缩了古希腊艺术所具有的一切精华。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之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在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芙洛狄忒”。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维纳斯形象给不同的欣赏者带来意蕴迥然的审美体验,它的变迁既是每个时代爱与美的表现,也是各个时期观念的碰撞。希腊化时期艺术开始成为满足少数贵族统治者自我炫耀和粉饰现实的手段,神在艺术中的地位降低,人和人的生活成为艺术家关注的重点,表现女性美的雕塑日渐增多。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解析《米罗的维纳斯》。首先,介绍其曲折的发现经过;其次,对雕像各个部位进行艺术的解析,建构出女神的整体美;最后,探索围绕雕像所引发的猜想。

一、《米罗的维纳斯》发现经过

1.源起

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上,一个农夫在挖地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尊女性雕像。雕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散落在周围的还有一些残片,基座上面书写着铭文。当时,米罗斯岛上的法律允许雕像的发现者可以自行的处置雕塑。农夫认为雕像应该能卖上好价钱,于是报告了岛上的法国领事。领事认为这尊雕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便付给农夫少许的定金,而后通知了常设于君士坦丁堡的法国大使。

当时一位热衷于古希腊艺术的法国海军军官鸠尔·丢孟·都尔维尔恰巧也看到这座雕像,并断定雕像就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他随后也赶到君士坦丁堡,向法国大使详细的诉说了雕塑的艺术审美价值,并极力促使大使尽快派人前去购买。他在整个发现的过程中起到了最为突出的作用,以至于后来被误认为是第一个发现米罗维纳斯的法国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女神像成为法国国家宝藏有着极大的贡献。

2.雕像命运的角逐

米罗斯岛上发现维纳斯像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开来。英国人自然也得到了这个消息,随即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即派出“荷兰号”驱逐舰迅速开赴米罗斯岛,想要抢在法国人之前得到雕像。出乎英法掠夺者预料的是,米罗斯岛的长老针对出土的维纳斯像召开了全体岛民大会,最终从本岛居民集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认为农夫将雕像卖给希腊庙宇总管是最好的选择。

就在雕像即将装上土耳其军舰离开米罗斯岛的紧要关头,英、法掠夺者匆忙赶到海边。三方势力都想得到维纳斯,相持不下。法国人借此机会多方周旋,软硬兼施,终以8000银币的价格收购了这尊稀世珍宝,而后又赠送金钱,得到岛上放弃雕像的誓约书,最终将雕像顺利运到巴黎。

3.女神最终的结局

维纳斯雕像的发现正处于拿破仑战败时期。因为战败,之前被拿破仑收罗来的很多艺术品都被送归原主,使得卢浮宫的藏品少了许多。所以卢浮宫尽力从世界各地搜集艺术品,以补充馆藏。这也是为什么法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收购维纳斯的原因之一。1821年3月2日,雕像被献给法国路易十八国王,成为法国的国家财产,被陈列于罗浮宫特辟的专门展览室中,成为镇馆之宝,举国欢庆,被认为时古希腊最伟大的艺术奇迹,为世人所瞻仰她的魅力。

二、《米罗的维纳斯》艺术解析

《米罗的维纳斯》的美是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美,是希腊化时期雕塑的典型代表,她的美蕴含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面部、身体、腿部、衣裙等等,下面让我们来详细的分析组合成完美雕塑的各个构件的艺术性。

1.面部:维纳斯的面部特征是典型希腊妇女形象,美丽的椭圆形面庞,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发髻刻成有条理的轻波纹样式,这些面部特征无不显示希腊的神是希腊人按照自己的形体进行塑造。安祥的眼神和觉察不出肃穆的笑容,给人以矜持而高雅的感觉,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一切都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

2.腿部:雕像左腿自然弯曲并向前迈出,与左上半身较为单调的“直线”相呼应,形成转折有度的弧线,富于变化。右腿直立,厚厚的衣褶使右腿变得更加厚重,从而支撑起整个雕像。双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遮住,仅露出精心雕刻的脚趾。腿部肌肤因为有衣裙的遮掩,更加迷人,而雕像的上半部分则显得更加的秀美多姿。

3.“S”形曲线美:维纳斯整个身躯充满了起伏转折、强弱交替、形成错落的“S”形曲线美。从正面看,左面半边线条变化丰富,弯曲幅度较大,头至胸为一个“S”线,胸至脚又呈一个“S”线,充分体现着女性身体的柔美;而右半部分则呈轻微的起伏,看似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和右边两个“S”线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显示出人体形式美的对比美。但是从侧面来看,向前弯曲的腿部与右上半部分结合,又变成了“S”的弧线。整个雕像拥有多个视觉角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存在“S”形的扭转,使整个身体充满起伏转折的旋律感。

4.衣裙:雕像的下半身被滑落于胯部的褶皱衣裙遮掩,舒卷自然的衣褶有疏有密,富于变化,显示出人体的动态结构,仿佛可以感受到维纳斯跳动的肌肤。衣裙自然下滑使整个雕像的中心下移,下半身成为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与上半部分相呼应,上简下繁,上轻下重,形成鲜明地对比给雕像增添了丰富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

5.身体比例:维纳斯之所以有如此令人倾倒之美,显示出永久的魅力,是与其体型结构符合黄金分割率分不开的。古希腊女性的理想身材比例是头略小而臀较阔,维纳斯雕像的各部分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头部的长度和身长的比例正好是1比8(即头1身8),从头顶到肚脐的高度与从肚脐到脚底的高度比为1比1.618,从肚脐到脚底的高度与全身的高度比也是1比1.618,这正是我们所说的“黄金分割”比例,体现了美的原理和数学理念和谐统一的典范,黄金分割率也成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

作为一座高于真人的大型圆雕,不论从哪个角度来欣赏,她都具有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美,都能给观众带来震撼。维纳斯犹如一座崇高、典雅的纪念碑,矗立在观众眼前;同时又将成熟的女性美展现出来,端庄秀丽的身材,丰满的胸脯,浑圆的双肩、柔韧的腰肢等,无不透露出女性的温柔与妩媚。

三、《米罗的维纳斯》上的不解之谜

《米罗的维纳斯》如此让观众倾倒,这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神秘性是分不开的。首先,关于雕像的作者的猜测就有不同种说法;其次,关于雕像断臂的猜想,断臂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这无疑使雕像更加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及增加雕塑的神秘感。

1.作者的猜想:雕像的作者历来是专家争论的焦点,归纳一下,主要有三种推测:其一,雕像在出土的时候,基座是同时出现的,有的专家认为基座正是维纳斯雕像的基座,根据雕像基座上的铭文可以判断出雕塑的作者。铭文上清晰的显示:“美安德罗河畔、安屈克亚的阿历山德罗斯作”,所以认为这座雕像是希腊化时期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的作品。但是,随后有的专家鉴定基座与雕像无关,那么作者也不可能是阿历山德罗斯;其二,根据雕像的面部表情、发型及玲珑曲线的精细刻画来看,与希腊古典后期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的雕像风格相近,他擅长于以世俗的眼光雕琢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面部的表情自然淡定,脸部的轮廓匀称柔和,颀长的身躯婀娜婉转,整体风格优美细腻。这些特征我们都可以在《米罗的维纳斯》雕像上得到印证,所以认为雕像的作者是普拉克西特列斯;其三,根据人体的比例和人体各部位的和谐程度来看,又和古典时期列西普斯的雕像《刮汗污的运动员》的身体比例类似,所以认为《米罗的维纳斯》的作者是列西普斯。以上三种推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时至今日,关于雕像的作者也没有统一的定论。

2.断臂的猜想:关于维纳斯断臂原因的推测,历来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在雕像还没有被掩埋的时候,雕塑家本人主观认为残缺的维纳斯更加美丽,便将原有的双臂敲掉,认为没有双臂的维纳斯是最美的女神;其二,在雕像出土的时候,就没有发现手臂,可能仍然埋藏在地下,有待考古进一步发掘;其三,在雕像发现后,英、法及土耳其三方势力为了得到维纳斯发生了武力争夺,在混战中双臂不幸被砸断。

直到2003年,才终止了以上的各种猜测。手臂在克罗地亚南部的一个地窖中被发现,而惊人的是神秘的断臂竟是一双丑陋的“男人手”,并且与罗浮宫内维纳斯的断臂处能十分吻合的拼接一起,而碳元素的测定也证明了手臂是真品。艺术界用“难以置信”来形容这次发现。如果把手臂安装上去无疑会降低雕像的审美价值,而保持原状又违背了艺术品完整性的特点。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罗浮宫方面最终决定还是让维纳斯保持原状。人们不仅没有因为女神断臂而感到她的不完美,反而充分领略到它的完整无瑕,且似有跳动的生命。她“虚无”的双手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无尽的思考,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这就是残缺之美。

《米罗的维纳斯》高贵端庄的姿态,将真、善、美集于一身,是睿智女性的代表,是人体美的理想化身,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显示出希腊化时期雕塑美的原则,庄严、崇高、典雅的美学风格为世人所震撼。尽管她双臂残缺,但仍然给人以完整的美感,并且吸引观众展开无穷的想象,无形的双臂存在于观众的脑海中,完美形象存在于观众的心目中,她永恒的魅力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直到今日依然绽放光彩。

〔参 考 文 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 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美〕弗雷德·S·克莱纳.加德纳世界艺术史〔M〕. 诸迪,周青,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3〕〔英〕保罗·约翰逊.艺术的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英〕修·昂纳,约翰·弗莱明.世界艺术史〔M〕. 吴介祯,等,译.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谭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