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4-04-29 00:44刘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数字化区域

刘东

《基于小学区域联盟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是我校承担的“十二五”全国教育技术重点课题。该课题从小学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入手,依托学校业已形成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在具备基本的互联网访问功能的联盟学校内进行深度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提高了区域联盟内各校的办学效益,构筑了均衡发展协同体系,营造了和谐的教育均衡环境。

● 构建区域学习联盟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区域学习联盟体是在不同自然行政划分区的学校之间结成一个联盟,通过互联互助达到互促互进,进而提升各自的办学水平。这种形式的校际联系和传统的手拉手学校有着本质区别,手拉手学校从组织结构上来说是线性的(如图1)。而区域学习联盟内的学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不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相互联系,取长补短,共享特色地域资源,还可以向自己的结对学校示范辐射,因而从组织结构上来说,区域学习联盟是以点带面而构成的一个网状结构(如图2)。

在这种结构中,每所学校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不仅有利于区域间特色地域资源的互补,也有利于每所学校找准自身发展特色,因此,各自优秀教学资源的利用应该是最大化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成本较低,这对促进区域间校校协作,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 构建应用通道,体现教育效益

随着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的推进,互联网进校园,多媒体设备到班级,我市各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得到全面的配备,各校独立的网络环境得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资源的缺乏成为限制各校发展的瓶颈。作为联盟体的核心学校,我们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学校的数字化资源平台,通过互联网把各校连接起来,形成了基于资源应用的便捷通道。该通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已有的远程视频教学系统。该系统在数字化平台的支撑下,可支持多点的同步课堂教学。时时的课堂教学资源可实现资源访问教师和授课教师的互动、受益学生和课上学生的互动及视频课堂资源的时时录像和延期点播。②以附小在线为教研平台,构建由联盟内相关教师组成的、分学科、分主题的研讨机制,采取定期研讨、时时按需请求的方式在教师间进行教学研讨互动。③通过信息平台的特色空间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思想交流及学生对有效主题资源的获取。

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区域学习互联,实现数字资源共享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较高的教育效益:①把联盟内优质的教师资源传播出去,发挥名师优师的作用,让更多的教师受益;②在联盟内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降低教学资源的单位成本;③让全市多所学校已建立起来的网络环境运转起来,使互联网的网路上有“车”有“货”;④减小校际间、区域间的差异,增强社会、家庭对学校的关注。

● 深化资源应用,促进均衡发展

自区域学习联盟组建以来,我们在本市六区一县分别建立了近20所联盟互助学校,定期召开联盟学校之间的研讨会,在校园网上开辟了区域性学习联盟板块,制定了《区域学习联盟体实施计划》,广开了区域校际间联系的渠道,并采取多种方式给予联盟内的学校以极大的支持,带动了部分学校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教育区域性均衡的良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中,我们从小学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入手,依托学校业已形成的数字化应用平台,以我校“十五”、“十一五”期间形成的课题成果为基础资源,在实现班班通功能的联盟校内,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经课题组的多次论证,我们根据研究需要,细化实施内容,确定主要围绕以下八个方面,展开信息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实践性研究:①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技能应用案例研究;②数字化视频德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③区域联盟内家校互动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④人教版小学3~6年级同步作文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其教学应用案例研究;⑥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复习数字化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⑦区域联盟内网络环境下的少先队社团建设与应用研究;⑧区域联盟内课题研究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每个子课题在联盟内各校之间协同开展研究,分步骤按照计划实施,立足于联盟内各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基于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校际间的实践研究,力图通过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循环推进,建立健全在我市范围内小学各学段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形成一批基于小学学校教学与管理实践的研究成果,推进教育均衡工作在我市的顺利进行。

● 扎实信息化试点工作,共筑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局面

2012年12月,我校成为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我们及时调整研究思路,把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将研究的内容具体化,学科分类及资源类型明确化,以“应用先导、无线扩展;数字空间、能力拓展;联盟互助、均衡发展”为总体目标,把“三通两平台”的资源建设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积极融入淮南市政府“智慧城市”的云海战略,进一步深化学校的现有基础,以教育教学的应用为导向,扩展无线网络的功能,为师生在校园内提供无线学习环境;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的分类建设,为师生搭建终身学习的数字空间,着眼于师生的共同成长,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互联网及区域联盟各校的办学优势,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共筑均衡发展的新局面。

2013年初,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同时为落实“三通两平台”重点工作,学校结合联盟校资源应用的需要,积极搭建淮师附小E梦家园,为全体师生提供个人学习、工作的个性化数字空间,该空间集数字身份认证、资源应用、研讨交流、学习记录、好友互动、话题管理等于一体。同年8月,学校对淮师附小E梦家园平台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教师作为开展试点工作的人力基础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使用者,提升他们对信息化空间和资源的应用能力非常重要。8月27~28日,我们首先在洞山校区开展了全员培训,为每位教师开通了基于资源应用的个性化空间。教师在熟练掌握平台功能之后,相继注册开通并形成了网络社团,围绕一定主题内容开展了信息化的应用工作。9月,学校投资近20万元,购置了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扩增了24T的存储空间,为每位开通空间的师生提供了1G的空间,满足了淮师附小E梦家园的需要。同时,学校还选配了中央电化教育馆的优课数字化资源库,满足了联盟内教师的日常备课及教学研讨需要,为个性化空间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推进了学校教学应用的数字化发展,为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物质应用基础。

运用信息技术,从点到线,由线到面;从示范到辐射,由辐射到引领。我们在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同时,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积极地实践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被上级有关部门誉为淮南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师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带动者”,受到人民群众普遍的赞扬。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数字化区域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分区域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